在王石的人生坐标上,年龄的刻度仿佛已经失去意义,他只能用自己无休止的脚步去丈量生命的宽度与厚度。
“很佩服汪建的纯粹和高尚。” ——王石
8月4日晚,王石发布微博:“人生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华大2018年年会上,经华大集团董事会批准,我为华大集团董事会联席董事长。”5日早间,华大基因方面也发出了确认公告。6日,华大基因股价早盘高开,一路涨至74.30元的高点,涨幅最高达7.84%,最终收于71.09元,全天涨幅3.18%。
王石此时的加盟,无异于一位救火队长。因为就在上个月,资深媒体人伯通的一篇《华大癌变》,讲述了一位产妇受到华大集团的检测结果误导,最终产下畸形儿的家庭悲剧。一时间,华大集团从国内基因研究龙头企业的神坛跌落。
对王石来说,和华大集团董事长汪建的关系是“两个人好得恨不得穿一条裤子”,朋友落难,不得不帮。网友称王石加入华大集团是“趟浑水”,但王石自己觉得,风口浪尖为兄弟站台,值得。
虽近古稀之年,王石依旧登高望天。
王石和汪建是过命的交情。2003年俩人在登山途中相识,王石听说汪建是一位分子生物学的科学家,汪建听说王石刚登过珠穆朗玛峰,彼此间肃然起敬。因为血液中涌动着同样的少年野性,相识后俩人经常相约一起爬珠峰、徒步穿越罗布泊。
王石有个习惯,每完成一处探险,就会在当地捡块石头做纪念。2002年,一位名叫严庚华的珠峰探险者送给王石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很特别——石头的剖面藏着一个海螺,这证明了喜马拉雅山脉在三千万年前曾经是海底。严庚华与王石在珠峰大本营一同出发,王石在登顶7500米的章子峰后下撤,严庚华则继续前进,他此行的目的是登顶珠峰。
但随后传来了严庚华遇难的消息。
严庚华并非个例,就连王石自己的两次珠峰之旅也是险象环生:第一次因为缺氧产生幻觉,第二次出现暂时性双目失明。登顶途中充满危险:飓风随时可能撕裂挑战者的帐篷;在某些岩石区,人们只能靠严重弯曲的雪桩上的破损绳索来固定自己;甚至有时用相互击打的方式来保持体温。除了极度寒冷和疲惫会不断吞噬人的体力,攀登过程中看见的一具具尸体也令人毛骨悚然。“环境恶劣,就连你想把同伴尸体拉下山,也做不到。”
王石和汪建就是在一次登山过程中建立的“生死之交”:有一年登厄尔布鲁斯,汪建是最后一批登山的,刚上山就呕吐,只能下撤。王石注意到,汪建走了一段路就蹲下来,不再走。要知道,下珠峰的时候蹲下来不想走,是极度危险的事,于是王石冒着搭上自己性命的危险,硬是把汪建撑起来,拖着他走。
微薄的人生对于浑厚的山岩来说轻微渺小,但有时,一次奋不顾身的舍身相救,却能比山海更宽广。
王石事后回忆:“成功的爷们就应该互相敬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进步,互相不服气,这就是爷们之间的关系,从汪建身上体现就是这样的。”这是王石对好兄弟的深情告白。
吴晓波说,“全世界各国的企业家群体中,最爱爬山的一族就是中国的企业家。在欧美国家,董事会里的两个董事是不能坐同一架飞机的。我们倒好,整队整队去爬珠峰,就像一群敢死队。其实,潜意识里有一条,是郁闷,是悲愤,是荷尔蒙太旺盛了,实在被挤兑得没地方去了。”
这是基于中国企业家的生存环境视角所作出的独特评价,或许登山和管理企业有相通之处,爬上一座山与经营一家企业都需要攀登:遇险、无助、坚持与退出、挑战与妥协,每一步抉择都是生死考验。最终,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
经营企业就像在攀登一座山,企业家精神在登山过程中被具象化,正因为充满困难和危险,才让登山变得特别,才令“少年”王石欲罢不能。
热爱登山的王石,60岁的时候转而攀登另一座无形山峰——去哈佛大学留学。1951年出生的王石少年时期赶上文革,没正经上过大学,上学读书一直是王石内心的多年夙愿。
当初有记者问汪建,他为什么佩服王石。结果汪建对着记者反问:“我为什么要佩服他呢?” 这一反问,记者就愣了。王石清楚地记着汪建的回答:“我为什么佩服他呢,他是著名企业家,我也是。他登上珠峰,我也上去了。我是科学家,他是吗?”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汪建的一句玩笑话,把王石多年的夙愿,送上了实现的快车道。几个月后,王石抓住了一次去美国访学的机会。就这样,一个有着同教授般年龄的学生,背起书包,穿梭在哈佛校园里。
嘲笑和奚落接踵而至,微博上有网友留言:“哈佛也有中文班吗?你听得懂吗?”还有更狠的:“哈佛也有老年班?”王石自己也觉得很累,但并不是因为冷嘲热讽感到累,而因为到了国外,语言是个大困难。王石急得上火,牙龈肿、牙齿痛,最后拔了三颗牙才能睡得着觉。
有时候确实很累,但王石明白,因为累而放弃后,就会发现原来人生最糟糕的感觉不是累。
有着强大自我约束力的王石,有着如青年人一般的学习热情与渴望。有时与众人聚会,相谈甚欢两个小时后,他会突然表示:“我要开始学英文了”,便戴上耳机开始学习,旁若无人,专注力惊人。女友田朴珺曾说在家里研读英文的王石,“烧水的陶瓷壶,壶嘴的哨子都快烧到融掉了,王石仍能不受影响”,颇有当年“书圣”王羲之吃墨的境界。
在哈佛学习两年半之后,王石渐入佳境。他选择了继续前往剑桥读书。年过半百的他推着自行车,经过康河旁的草地时,他好像与那些因和达尔文、牛顿和霍金走过同样的路而兴奋的少年一样了。他听到有人在吹口哨,是《九九艳阳天》。
仔细一听,原来是他自己在吹。
国外游学,王石实现了多年以来的大学梦,还收获了一份年轻而自由的爱情。这段与田朴珺的“意外”,看似巧合,但王石如少年般对自由爱情的渴望才是最原始动力。
田朴珺在认识王石之前,已经独自一人在房地产圈沉浮六年。2011年纽约游学期间,因为同是地产圈内的人,王石渐渐对社交能力极强的田朴珺产生好奇。为此,王石连续五天请田朴珺吃饭,但前三顿都没带钱,等到第三顿时,田朴珺火了,对王石发怒:“你太没诚意!”于是,王石诚意十足地再请第四顿,田朴珺抱着“一定要把请他的吃回来”的想法再次前往。第五顿饭时,王石终于向田朴珺表白。
王石在波士顿留学,田朴珺在纽约。那段日子,王石每个礼拜五下课后,都会风雨无阻地从波士顿搭乘5个小时的火车到纽约,周日再风尘仆仆地赶回波士顿,田朴珺强调,这个行程不曾因为任何理由而取消。
爱情不只是日复一日的梦想,还有平时常日中的柴米油盐。田朴珺说想家了,从不下厨的王石也会洗手做羹汤,用一下午时间做出一锅红烧肉。虽然红烧肉的卖相实在不敢恭维,网友看到照片后建议王石去技校学学烹饪。但这并不妨碍田朴珺幸福地感叹:“太好吃了!我一口气吃了半锅!”
平日里,两个人很享受在老公交车上慢慢悠悠的时光。漫天飞雪中拉着一木板车二手书回家的场景,被田朴珺深深定格在记忆中。
花甲之年的王石,依旧可以爱人如少年。
在爱情里年龄似乎从来不是问题,关键是势均力敌。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王石大可不必依靠田朴珺获得财富、名声、社会地位。王石也不会花费与前妻离婚的高成本,换得相貌并不出众的田朴珺。
作为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头脑,王石或许需要一种方式来保持他内心的创造力与激情。这是他习惯了一辈子的精神模式,就好像大部分人习惯了庸俗平常的精神状态一样。自由而热烈的爱情,或者说田朴珺本身所具有的年轻、朝气蓬勃的内心,正是他实现自我需求的一部分。
在王石的人生坐标上,年龄的刻度仿佛已经失去意义,他只能用自己无休止的脚步去丈量生命的宽度与厚度。是一个生命对真正自由的渴求,一种个体对无穷世界的念念不忘。
在他的生命长河中,67岁,或许还真的只是一个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