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严禁幼儿园“小学化”,“幼小衔接”要凉了?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焦虑是幼儿园“小学化”的源头。

 |  经济观察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吴秋婷

7月中旬,北京各小学的录取通知陆续公布。和许多家长一样,刘美越在女儿进入小学前,趁着暑期给女儿报了课外的幼小衔接班。课程内容以小学一年级知识为主,包括数学的两到三位数加减法,英语的26个字母和一些基本的单词,语文则学习汉语拼音和基本的认字。

让孩子在进入小学前提早接触小学知识,这已经成为城市家长圈中的普遍共识。然而如今,幼儿园“小学化”被列入了幼儿教育的“禁区”。

7月13日,教育部在官网登出《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幼儿园“小学化”现象,《通知》表示,要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

尽管如此,刘美越并不担心女儿的课程将受到影响。“培训机构的老师说类似的政策以前也有,但实际的影响不会太大。家长对幼小衔接课程的需求真实存在,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况且这次的规定针对的主要还是幼儿园。”

严禁幼儿园“小学化”

如今,幼儿园大班“空巢”现象在幼儿园中越来越普遍。

特雷新连锁幼儿园在深圳、北京等地有多所园区,幼儿园举办者郭小娜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位于北京的园区普遍出现大班“空班”现象。“大班的班级基本都空掉,因为孩子快要去上小学,家长把他们送到园外去学习幼小衔接课程。这种现象在南方、东部沿海地带较少,在北方和内陆地区比较凸显。”

7月13日,教育部在官网登出专项治理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一些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这不仅剥夺了幼儿童年的快乐,更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

《通知》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对幼儿园“小学化”进行限制。例如,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对于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

根据《通知》,“小学化”被定义为教育内容、办法和教育环境三个方面的幼儿阶段超前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提前教授小学课程知识;从教育办法来看,以小学的课堂教育取代游戏;在教学环境领域,缺少适合幼儿游戏需要的活动空间。

“我赞成禁止幼儿园‘小学化’,按小学的方法来教数字、拼音、英语,这不符合小朋友的成长规律。我的两个孙女在上幼儿园,家里人的共识也是不给他们提前进行小学式的知识训练。但如果用游戏化的灵活方式来传递知识,我认为是合理的。”郭小娜说。

实际上,这并非教育部第一次出台针对幼儿园“小学化”的禁令。2011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幼儿园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包括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等。

对于教育部两次出台的禁令,郭小娜认为:“主要区别在于过去行政督察的力度没有现在的强。”

根据《通知》,此次的专项治理行动将分为四个阶段进行。2018年8月底前完成全面部署,2018年12月底完成自查与摸排,2019年4月前完成整改,之后将由教育督导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开展专项督查。

挡不住的教育焦虑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焦虑是幼儿园“小学化”的源头。

刘美越告诉记者:“作为家长,我百分百反对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希望孩子能快乐成长。但是,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大部分小学,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把一年级的小学生当作在幼儿园已经学到了一定的文字和算数的知识。不提前学的话,可能甚至无法跟上小学的上课节奏。”

由于工作的繁忙以及秉持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刘美越曾一度对孩子采用散养式的教育方式。孩子每天准时去幼儿园,回家后就是无忧无虑地玩耍。作为2018级准一年级小学生的妈妈,她面对着铺天盖地的幼小衔接教育信息,无法继续淡定。“听过来人的意见,买了很多幼小衔接的书籍和教育工具,并且开始在课外报班。”

在家长交流社区“家长帮”的网站上,有一位家长提问:“孩子即将升入幼儿园大班,学校没有交具体的加减法和拼音。我该不该在暑期报个培训班呢?如果不上幼小衔接课,小学能不能跟得上?”而评论区的家长意见基本以“建议报班”为主。

在郭小娜看来,幼儿进入小学前,适当的幼小衔接辅导是必要的。“我们幼儿园在孩子毕业前半年,也会开始进行幼小衔接的辅导。主要是培养孩子独立性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孩子提前了解并体验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避免对小学的恐惧感。但如果是过早进行知识性的教育,对孩子而言弊大于利,甚至会损害孩子的学习兴趣。”

中国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储朝辉认为,知识上的幼小衔接只是表面的,深层次的对接是要遵从给幼儿的成长规律,依据孩子的发展状况,而非教材和课本要求进行衔接。

除了对小学课程内容高起点的担忧外,差异化的入学政策也使得家长不得不提早进入“小学知识准备期”。郭小娜告诉记者:“一些小学的入学需要进行考核和摸底,对孩子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英语口语等综合能力进行考察,这反过来倒逼家长让孩子提前学习。”

对于解决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郭小娜认为,除了加大幼儿园教学的督察外,还需从小学方面入手。

而此次的《通知》中也提及了相关的要求: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对于小学起始年级未按国家课标规定实施零起点教学、压缩课时、超前超标教学,以及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组织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或以幼儿参加有关竞赛成绩及证书作为招生依据的,要坚决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