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唯一的公立三甲医院,如何搭建医联体发力城市互联网医院?

“我们连接的这40多家医联体,自上而下的远程会诊都接通了,如果没有达实智能的资金支持,很难做到全部统一。”杨立新如是说。

 |  动脉网

安徽省淮南市位于淮河之滨,不仅是二十四节气出自淮南,也是成语之乡。

在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它的医疗市场是民营医院占主导地位的市场,民营医院占70%的市场份额,公立医院却相对较少。

根据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民营医院集团50强,其中淮南市占三强,艾力彼发布的2017年度全国非公立医院100强,淮南仍占三强,分别为:淮南东方总医院、朝阳医院、淮南新华医疗集团,这三家医院都是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

建于1952年的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是淮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设置床位1162张,该院的医院数字化建设成绩显著。

新HIS系统全面上线,通过电子病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缩短了患者住院日,降低了医疗费用,提升了信息化水平。

在国家卫计委“十二五”建设成果展中,医院以信息化建设为亮点,在全国255个地级市医院中脱颖而出,并位列地级市医院建设成效显著的9家医院前列。

此前淮南市人民政府和达实智能签订的淮南市智慧医疗大数据平台,选取落地的医院便是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要求信息互联互通,达实智能提供技术。

为此,动脉网记者专访了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院长杨立新,希望了解这家医院的信息化特色和医联体建设。

医联体靠信息化建设,以慢病管理和“联、通、统”为切入点

先来看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医联体建设这部分的内容,它是分级诊疗的核心内容。如果没有医联体建设,那么分级诊疗是纸上谈兵。

但是现在分级诊疗非常难行,不可能再搞第二次的对口支援,杨立新认为,信息化建设是分级诊疗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而现在医联体信息化建设非常麻烦,不仅各家医院信息化建设技术不统一,而且水平不统一,都是数据孤岛。

同时,医联体的建设还面临三大困境,一是缺资金,二是缺技术,三是缺顶层设计。

针对这些困境,杨立新主导的医联体建设,顶层设计是这样:加强以信息化委主导,以慢病管理和“联、通、统”为切入点,完善具有淮南特色的医联体建设,使其成为安徽省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亮点。

其医联体实践是这样的:

“联”是指,行政、管理模式、运营模式(集团模式、专科模式)。在淮南市是民营医院居多,这一轮医疗新改革的三个主题词是“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安徽省是试点城市之一,跟福建省相比,走在前面。

“通”是根本和关键,特别是在现阶段,基层医疗机构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外,其他地区医疗技术相对较弱,单靠自己发展很难,唯有通过三级医院把医疗技术下沉到基层。

统:主要是理念和诊疗模式,慢病药品目录(高血压、糖尿病等)和动态急诊的管理。

在资金和技术方面,淮南市人民医院选择和达实智能合作,通过PPP模式,由地方政府与企业牵头,在打造区域智慧医疗整体的构架下,把医联体建设作为其中一部分,投资1.63亿元,帮助基层医院和本院做改造,这样一举解决了基层医院没有技术和资金的问题,基层医院不用出钱,达实智能建完以后,地方政府10年内分批支付,这个模式非常适应现在的医联体建设。

医联体构架:3(PACS、LIS、远程心电)+1(远程会诊中心)+N

杨立新表示,目前,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靠信息化建设,已连接了100多家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具体的做法是3(PACS、LIS、远程心电)+1(远程会诊中心)+N,并把慢病管理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根据杨立新的设想,凡在医联体系内的联盟单位要全部统一,包括信息化、检验、影像等。如果不统一的话,即使专家到下级医院就诊,患者也会因检查设备不同质化,药品不同质化等原因而涌向上级医院看病。

如此一来,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联体建设成效很显著,杨立新列举了这两个方面:第一,数据中心建设:在中国移动(淮南)数据中心建设淮南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铺设了到每个村的专有卫生网络,累计安装调试1380台各类设备(服务器、存储、核心交换机等等)第二,搭建了3个区域协同系统,包括影像远程诊断中心已上线10家,会诊病例1086人次;区域心电系统已上线5家,累计服务9200人次,会诊病历3981人次;区域检验系统已上线14家,累计服务病人2797人次。在互联网医院建设方面,移动APP,微信端注册人数达14195人,预约挂号1644人次。后续,城市医联体互联网医院上线运营后,将会有更多的老百姓先手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联体取得两大效益,三大创新成果

“我们连接的这40多家医联体,自上而下的远程会诊都接通了,如果没有达实智能的资金支持,很难做到全部统一。”杨立新如是说。

此次医联体的搭建,在达实智能的帮助下,尤其是在智能化建设上,他们的技术比每个单体医院有更多的经验和顶层设计。

2017年3月28日,已完成了田家庵去朝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域影像系统上线,为下一步与第一人名医院做远程影像诊断打下基础;4月11日,朝阳社区服务中心检验系统上线,为下一步与第一人民医院做医学协同检验打下基础。

也就是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使没有心电师和技师,只要有护士能够上传检查结果,上级医院的专家也能通过远程问诊患者。目前已实施覆盖潘集区,田家庵区、大通区、八公山区、山南新区全部医疗机构,到凤台县卫计委信息中心主干网络。

这种创新的就医体验,让老百姓在就医体验上有了改变:多种预约挂号模式,复诊现场预约,帮助患者精准找专家,能够有效降低老百姓就诊三长一段就医痛点,每名患者平均节约了1个小时的候诊时间。城市医疗综合支付平台上线运营后预计为每位患者节约2个小时的就诊时间。另外,这也是一种创新服务的手段,帮助医疗机构改变诊疗方式,如异地远程医疗。它搭建起淮南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之间会诊通道,有效开展疑难病例讨论等远程会诊业务,实现了“小病不出现(县),大病不出市”。

杨立新在谈到未来医联体项目的运营规划时,其中一个重点是城市互联网医院。

根据4月2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文件,互联网医院建设将有章可循,还可以第二人称命名,同时明确规定必须要依附实体医院。 

但是,“我们的医联体建设有淮南特色,目前刚刚起步,还没有向社会药房开放,正在准备招标。后续药房接入医联体后,患者便可以在社区拿药,这样更加方便。”杨院长说道。

他希望,在当前践行“大健康”理念的大背景下,新医疗体制下的现代医院管理方式逐渐多样化,医院可采用信息化建设主动提高医疗信息化水平,突出信息技术第一支撑,推进智能医院上精准发力、持续用力。

充分利用智能化、信息化、远程化技术手段,加快推进“互联网+健康”建设。为医院的医疗事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满足医院综合业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