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史箴图》:旷古至精绝,浪迹入英伦(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女史箴图》的原作已佚,现有两个摹本存世,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是最得顾恺之精髓的一幅,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  环球YOLO精英

文 | 周修文

编辑 | 馨羽

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 麦格雷戈,在一次采访谈及“四大博物馆”时,毫不掩饰骄傲地宣称,恐怕“没有一个能够与大英博物馆的收藏广度相比拟”,“而且只有我们是免费的”。其他博物馆将重点放在艺术品收藏上,“大英博物馆则有相当多藏品在展示全球社会的变迁历史”。在一幢建筑里看遍人类文明,可以说是大英博物馆最霸气的宣传口号。

尽管大英博物馆的一部分文物来自于掠夺和侵占,但在对文物妥善的安置和保护方面,从一定程度上使这些人类文明的载体避免了后来的战乱和侵害,实在很难用绝对好与坏的标准去评价。

无论如何,这里都是瞻仰整个人类辉煌文明的极佳窗口。我想,即使是中国最极端的国粹主义者到了大英博物馆,看到古埃及罗塞塔石碑、帕特农神庙雕刻群等其他古老文明的遗迹,也不能不稍稍谦虚一点。

具有全球视野与丰盛收藏的大英博物馆,无疑是一座迷人的宝藏。仔细欣赏每一件文物,在为人类卓越智慧和非凡创造力所叹服的同时,亦会生起身为人类种族的自我认同,它既是大英帝国傲立于世界的见证,更是一部人类雄起于自然的伟大史书。

作者:顾恺之

年代:东晋

类别:绢本绘画

规格: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

冯婕妤挡熊

《女史箴图》是东晋名家顾恺之根据西晋张华讽谏贾后的辞赋《女史箴》画的一卷插图性画卷,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开卷之图”,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

班婕妤辞辇

《女史箴图》的原作已佚,现有两个摹本存世,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是最得顾恺之精髓的一幅,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虽是摹本,但堪称神品,作为镇馆之宝毫不为过。另一幅为宋人临摹,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意色彩皆非上品。

崇犹尘积 防微虑远

此图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原文十二节,所画亦为十二段,现存自“冯媛挡熊”至“女史司箴敢告庶姬”共9段。笔法如春蚕吐丝,形神兼备,使得画面典雅、宁静又不失明丽、活泼。

知饰其性

女史们身着下摆宽大的衣裙,修长婀娜,衣裙陪着形态各异、颜色艳丽的飘带,飘飘欲仙,雍容华贵,线条勾勒循环婉转、连绵不断、悠缓自然。西方美术界也把它视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代表作,赞誉“一切都达到圆熟境地”的“完美无缺的佳作”。

出其言善

虽然作品蕴涵了妇女应当遵守的道德信条,但是对上层妇女梳妆妆扮等日常牛活的描绘,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贵族妇女的娇柔、矜持,无论身姿、仪态、服饰都合乎她们的身份和个性。 《女史箴图》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

微言荣辱

《女史箴图》是集教化与审美于一身的成功典范,并预示着中国绘画由重教化到重审美的转型,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穿越了千年的沧桑,依然绽放着迷人的魅力。

 

《女史箴图》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乾隆去世后,《女史箴图》一直被收藏于紫禁城建福宫花园,慈禧太后时期被移往颐和园。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荟萃历代国宝的圆明园在大火中熊熊燃烧,故宫、颐和园也遭到不同程度的劫掠,《女史箴图》亦在蒙难之列。

驻颐和园的英军第一孟加拉骑兵团的克劳伦斯 K 约翰逊上尉趁乱将《女史箴图》盗走,约翰逊上尉的家人后来辩称《女史箴图》是一个被约翰逊救过的贵妇的赠品。约翰逊1902年回到伦敦后,并没有意识到《女史箴图》的价值,反而觉得画轴上的玉扣应该很值钱。于是,他把《女史箴图》拿到大英博物馆想让馆员给画轴上的玉扣估价,大英博物馆绘画部的管理员Sidney Colvin(1845-1927)和他的助手Laurence Binyon(1869–1943)意识到了这幅画的价值,用25英镑买下了这幅画。从此,《女史箴图》落户91号展厅的一个特制盒子里。

如今想来,到颇觉庆幸,如果不是大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或许约翰逊卖了玉扣之后,画卷就会成为他眼中无用的垃圾,甚至可能会将其付之一炬,想想都后怕。从这个角度看,博物馆对于积累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的确是非常巨大的!

靖恭自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为感谢中国军队在缅甸解除日军之围,曾有意把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归还中国,与赠送中国一艘潜水艇二择一,做为谢礼。中国政府选择了潜水艇。

虽然这个故事没有具体的文献来支持,但人们所论往往是指责民国政府选择潜水艇的判断。为什么要潜水艇而不要《女史箴图》?但如果基于历史来看这一选择,也绝不为过。

八国联军侵华照片

国家的强大对于文化的保存和弘扬,对于文化的尊严和自信,都至关重要。没有国家的强大,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和艺术品,只能是流离失所,只能是无家可归,只能是任人宰割。国之不存,画能存乎?看看圆明园的遗迹,真的不难明白当时的民国政府之所以要留下潜水艇而放弃《女史箴图》的原因。

阿富汗文物这两年一直在我国展出,大家心心念念希望的是让这批文物能够远离战争,在和平的大环境中一直延续下去,因为只有我们才能够对没有国家强大,文化只能任人宰割的痛苦感同身受。

女史司箴

博物馆的专业水准决定了文物的命运,当《女史箴图》入藏大英博物馆之后,大英博物馆按照日本画并请日本技师重新装裱,“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被分为四个独立的部分。其中,画心部分是从前题记隔水和后题跋隔水中分离出来……装裱于镶板上……采用此类装裱方法的画绢,表面不易造成皱痕和断裂。相较于卷轴镶板上的绘画,却受到较少的保护,易于暴露于光线之下或受其他环境影响。”

大英博物馆对于《女史箴图》的装裱被其称为“日式折屏手法”。但这样的处理,使这幅画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入藏大英博物馆至今约百年,已经能够看到明显的开裂与掉粉的“病征”。而且去除了原画中明清时期的文人题跋,使原本可以表现出流传有序的递藏与鉴赏过程出现了历史断层,破坏了它的学术关系和价值。

《女史箴图》在大英博物馆的遭遇有其历史原因。20世纪初,欧美的博物馆里几乎没有来自中国的美术学者或书画收藏顾问,“日式折屏手法”的使用其中或许有当时来自日本的文物鉴藏与书画装裱者的误导。无独有偶,美国好几家博物馆,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几件约同期入藏的中国书画作品也有相同的割裂、装裱于木板上的遭遇。对于当时的欧美博物馆界来说,或许这只是一个失误,作用时间短暂,影响作品也有限,然而在中国绘画史上十分重要的《女史箴图》很不幸地受到了这种粗暴的对待。

大英博物馆方面本身也对大约100年前的这种错误表示后悔,2013年,大英博物馆重启了《女史箴图》修复展出计划,邀请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讨论如何修复《女史箴图》,最终由邱锦仙操刀,在原画的基础上进行加固,解决了此前存在的掉渣的问题。

出于保护的要求,《女史箴图》每年只展出八周,在一年中分三个时段展出,保证公众能有机会看到。这对于旅行到英国的公众来说,能够碰到展出的时间也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