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日本国内上市企业无一家破产,为过去24年来的第一次。安倍经济学的效果已然显现,但安倍的新任期也有许多挑战。
来源:CFP
2014年,日本国内上市公司无一家破产,为过去24年来的第一次。安倍经济学的效果已然显现,但安倍的新任期也有许多挑战。
CNBC援引帝国征信(Teikoku Databank,TDB)的数据报道称,去年在日本不同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469家企业中,没有一家申请破产——这是自1990年来的首次。帝国征信的数据还显示,2014年的总破产案例为9,180个,同比下降11.1%,这一降幅是自2000年以来第二高的,仅次于2010年的12.4%,并且总破产案例八年来还首次低于10,000个。
另据日本东京商工延吉机构(Tokyo Shoko Research Ltd)1月13日发布的数据,2014年企业破产数同比下降了10.4%,达到9,731例,是1990年来的最少年份。
在日本经济整体陷入低迷之际,日本企业能够维持“不倒”,其直接的支撑来自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安倍经济学“三支箭”的第一支。
“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扩大了货币基础——鼓励了银行对小规模的、困境中挣扎的上市公司放贷。” 帝国征信分析师Takuya Ishida告诉CNBC。
为了实现两年内让通胀率达2%的目标,日本央行自2013年4月起实施了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承诺将其货币基础翻倍。去年10月,央行进一步扩大了货币刺激。
其结果就是,日本银行拥有了充裕的可动用资金。报道称,日本银行的短期资产加起来达11万亿日元(约4934亿美元)。巴克莱银行分析师Tamura Shinichi称其为“备用资金”,银行正在为这些钱寻找去处。
不仅如此,最近政府要求银行修改贷款条件,确保无法偿还贷款的小型企业可以存活下去——三菱UFJ研究和咨询公司(Mitsubishi UFJ Research and Consulting)首席经济学家Shinichiro Kobayashi把这类企业描述为 “僵尸”公司,并称其数目已经从2009年的不到40万增加到了2014年的超过500万。
安倍经济学的第二支箭——财政支出,通过增加了公共设施开支,极大提振了建筑企业。CNBC称,建筑行业的破产数量从2012年10月迄今,已经连续27个月下滑。
但这种状况并非无可指摘。
除了“僵尸”企业数量增加,更受诟病的是安倍经济学效果失衡——大企业得到的好处更多,小企业面临的风险却更大。
过去两年,安倍政府的刺激政策导致日元兑美元汇率贬值了超24%。汇率贬值提振了出口商和有海外业务的大企业的盈利能力,但同时也推高了进口成本,损及了国内公司和小型企业。
《彭博商业周刊》去年12月底曾报道,丰田、本田等大企业2014年利润或创下新高。彭博编纂的预测数据显示,2014财年,196家日本最大上市公司的净收入总额将达到创纪录的18万亿日元(1490亿美元)。但帝国征信数据显示,2014年,把日元贬值视为破产诱因的日本企业数量却增加了近两倍。
“大型出口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落差,”报道援引农林中金总合研究所(Norinchukin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经济学家南武志(Takeshi Minami)的话称,“安倍经济学的设计旨在创造一个强大的经济架构,在这一架构下,强者生存弱者逃亡” 。
安倍经济学的支持者认为,大规模宽松创造的通胀预期,可以减少实际利率,增加投资,帮助企业创造更多利润,最终演变成工资上涨、居民消费增加,通过“涓滴”(trickle-down)效应达到提升经济的目的。
不过,日本独协大学副教授Junji Tokunaga撰文称,最近几年,尽管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利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企业选择了保有利润作为内部储蓄,而不是参与投资,加大开支。
相关阅读:这家股价上涨574%的日本企业让安倍晋三松了一口气
在12月的提前大选中大获全胜的安倍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据《日本时报》报道,安倍晋三6日再次敦促商业领袖提高工资。安倍政府去年12月已决定,从2015年财年开始,将把实际公司所得税从目前的34.62%削减到32.11%,并在2016年财年再次下调至31.33%。安倍称,若此举能够帮助提升工资、刺激资本支出,政府将考虑继续下调这一税率。
作为安倍经济学的支持者,诺贝尔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曾在2013年表示,安倍经济学或帮助日本成为首个走出严重通缩的成功案例。安倍经济学的第三支箭——结构改革——已在弦上,克鲁格曼的预言和安倍晋三的诺言能否实现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