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630“断直连”大考已不足10日。因为这柄高悬于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网联、银联两大清算中心和银行、支付机构们已经紧张备战了大半年。
距离630“断直连”大考已不足10日。因为这柄高悬于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网联、银联两大清算中心和银行、支付机构们已经紧张备战了大半年。
两个月前,在经历了大半年拉锯战般的合作谈判后,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已经签字的合作协议送到了银联总裁时文朝的案头,却被搁置了下来。
一位接近央行支付司的人士向十字财经透露,银联与支付宝的合作在仅差临门一脚之际横生变数,非不愿也,实不能也。
2017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下发。文件规定,非银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并要求截至2018年6月30日,所有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从文件内容来看,网联无疑已经成为了承接这项政治任务的第一责任人。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银联自认在断直连上的定位较为尴尬,所以还是由网联率先承接与A/ T(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合作任务。”上述人士表示。
1“断直连”进度
十字财经从银联、网联及来自银行和支付机构的多位人士处了到,“630”大考将至,然而迄今为止,“断直连”的进度并不乐观。
“整体看来,中小支付机构对于断直连工作的配合程度更高一些。”上述接近央行人士称,“断直连最重要的攻坚难点在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巨头。”
“断直连”工程分为收单侧和发卡侧。
在两大巨头与两联的合作模式,目前提出的方案中,清算链路是“收单机构-银联/网联-A/T-银联/网联-发卡行”。但事实上,直到目前为止,这一模式并未完全落定。
一位参与两联与A/T谈判的人士告诉十字财经,现在这样发卡、收单两段交易、两段清算的模式只是过渡方案,并非最优方案,如何统筹发卡、收单两侧的清算方案。这一点,两联和AT 还在谈。“客观而言,由于该方案链条较长且需要重新开发对接,因此各行各机构进展较慢。更重要的是,非金机构原从事直连银行通道开发、运维团队面临着转型、分流的问题。以财付通为例,微信支付没有牌照,合规性来讲需要借助财付通的牌照。但对财付通自身而言,由于并不实际掌握账户、产品和下游渠道,因此会存在沦为仅存牌照价值、被‘空壳化’的担忧,因此在与两联谈判中的态度相对消极。”该人士表示。
此外,十字财经了解到,尽管今年4月,银联与财付通官方宣布,正式就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展开合作,但目前为止,该合作的进展仅仅局限于收单侧,而作为支付领域拥有最大市场份额的支付宝,无论是收单侧还是发卡侧,整体清算路径依然处于扑朔迷离之中。
今年5月,网联与支付宝双双发布合作消息。然而,仅仅几个小时之后,支付宝和网联便双双撤下了公告。有接近监管人士透露,支付宝方面曾提出在代理清算模式上做独特安排,但并未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可,这可能是最终导致5月11日合作公告发布又撤回的重要原因。
综上而言,就发卡侧而言,银联目前未签约A/T,以后是否会签,暂不得而知,在此情况下,网联在发卡侧断直连的工作中,已然一家独大;而收单侧来看,上述参与参与谈判人士称“目前微信支付切量给银联日均2000多万笔,切量给网联100多万笔”,较微信支付整体体量而言,显然相距甚远。而支付宝切量情况暂不可知。
2 银联PK网联
值得一提的是,在支付宝和微信的断直连进度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与核心的同时,同为央行下辖清算机构,在“断直连”过程中,网联和银联的竞合关系也十分微妙。
今年3月,银联和网联相继在自己的官网和公众号上对外发布了双方高层会面的消息。同样作为承接着“断直连”任务的清算机构,当时的公告内容称,双方就为市场提供安全高效的清算服务,进一步密切协作,加快落实央行系列监管文件要求,共同推动支付市场健康规范发展、防范金融及支付领域风险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若干共识。不过蹊跷的是,该信息在公布不久后就被两方先后删除。
较之合作关系而言,两家机构的竞争意味则更为明显。
十字财经采访接近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业务人士,双方对于“断直连”均有着不约而同的担忧——“用户体验”。
此前,一直有市场声音质疑双联无法承受两大平台的峰值交易量。2017年“双十一”,支付宝官方公布当日支付峰值达到25.6万笔/秒。
今年4月,网联方面曾公开表态称无惧“双十一”峰值考验,并透露数据称,剔除通过余额宝、花呗等通过支付宝内部闭环处理、无需与银行“交互”的交易数后,支付宝涉银行账户交易(需通过网联平台进行转接清算)的交易峰值约7万笔/秒,而微信支付的财付通在春节红包时也是类似峰值。网联技术负责人强群力则公开表示“目前,网联平台在平稳运行状态下可处理12万笔/秒交易峰值,再加上6万笔/秒的冗余处理能力,完全可以经受住双十一以及春节红包高并发极值考验。”而从银联2017年业绩报披露的数据来看,其系统卡扩容项目上线之后,交易性能达到9万TPS,日清算交易达5亿笔,参考对比“支付宝涉银行账户交易(需通过网联平台进行转接清算)的交易峰值约7万笔/秒”的数据来看,亦能覆盖无虞。
但在一位第三方支付机构副总裁看来,仅仅比较峰值数据不具说服力。“客观来讲,网联在一年的时间里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不容易。但清算体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需要经历一个完备的建设周期,峰值不是唯一考验系统的因素。系统的稳定性在日常的服务中更为重要。清算业务除了考验系统强韧性外,日常运行维护、差错处理等软实力也是包括A/T在内的支付机构比较两联的重要方面。”
十字财经了解到,微信支付目前分别送银联、网联,曾经一度每日系统干预、差错处理峰值达到数百笔,这些都需要人为进行运行操作处理,因此,清算中心的运维团队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毕竟整个网联也就不到200人,且大多数都铺在了发卡侧的协议支付业务上,收单侧做条码业务的人员可能还不到10人。相较而言,银联的行业基础深厚许多,运营能力和系统稳定性都会强很多。”
然而,从价格层面来考量,网联的优势则明显很多。“发卡侧来讲,银联要保证发卡行和自身的利益,在快捷支付的费率问题上价格要高出许多,并且能够让步的空间非常小。而网联只是作为清算的技术服务方存在,并不负责费率定价,费率是两大巨头和银行们自己定,因此也便宜许多。网联前半年是免费的,但银联已经和微信签订了合作协议,并没有采取这样的价格策略。如果和支付宝合作,公平起见,应该也不会有这样的价格策略。”上述第三方支付人士表示。
距离630不到一周的时间,无论是收单侧还是发卡侧,断直连进度上的尴尬如何化解,着实考验监管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