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官集体缺席巴黎反恐游行 奥巴马被批评太稚嫩

法国发起反恐大游行,然而反恐先锋“美国队”的高官却集体缺席,尽管评论认为此事不会对美法关系造成影响,但奥巴马政府仍遭到口诛笔伐,被批评缺乏伟大政治家的素养。

 |  陈升龙
尽管在位已6年,奥巴马仍被认为缺乏政治技巧。图片来源:东方IC

尽管在位已6年,奥巴马仍被认为缺乏政治技巧。图片来源:东方IC

美国白宫终于罕见地放低身段,承认没有派出高级官员前往巴黎参与反恐游行,是一次失误。

周日在巴黎的100万人反恐大游行中,包括法国总统奥朗德、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卡梅伦、以色列总统内塔尼亚胡、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等在内的40余位国家元首和政要参加了游行,连有大量穆斯林人口的马里、土耳其和约旦的元首也出席了这次活动。

作为西方反恐战的主要力量,美国总统、副总统、国务卿等白宫高官集体缺席,在场最高级别的是到任仅4个月的驻法大使简·哈特利(Jane Hartley)。

白宫发言人厄尼斯特12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如果情况允许,奥巴马总统会很乐意前往巴黎。但是时间过于仓促,以及出于安保的考虑无法成行。”

而据白宫网站信息显示,奥巴马当天并没有公共事务的安排,副总统拜登在特拉华州的老家里待着。情报官员Brian Leary称,“临时行程安排调整”在奥巴马任内就出现过,例如2013年12月临时前往南非参加曼德拉的葬礼。

一名白宫官员向彭博社专栏作家Josh Rogin透露,“白宫不想外界聚焦美国,而是希望由法国来唱主角。”

CNN电视节目主持人Jake Tapper说出了普通美国人的心声:“我并不想批评奥巴马政府,但身为美国人,我还是希望在这个壮观的队列里,能看到更高级的美国官员在场。”

1月11日,各国政要在巴黎参与反恐游行。图片来源:NDTV
 

而同一天在华盛顿的国际新闻历史博物馆前进行活动的小规模游行里,美国也没有高级官员参与,只有负责欧洲事务的Victoria Nuland携同国际货币基金总裁拉加德和法国驻美大使Gérard Araud出席。

当参与其中的Sean McCrohon被问及如何看待美国高官不参加在巴黎的游行时,他说,“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我希望有人去。”

而奥巴马的政治对手抓住了把柄,反应更为激烈。

“总统去哪了!副总统去哪了!国务卿去哪了!司法部长人在巴黎怎么提前回国了!”共和党“大嘴”参议员泰德·科鲁兹(Ted Cruz)在传统基金会演讲时抨击白宫:“9·11时,法国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看看我们这次是如何‘回报’的。”

宣布将第三次竞选总统的共和党人佩里称,“奥巴马应该亲自到法国,捍卫西方的价值观。”

相对于美国国内,来自巴黎的反应相对比较温和。奥朗德内阁的一名高管称,奥巴马从一开始就和法国人民站在一起,事发后第一时间就致电奥朗德总统,第二天就前往法国驻美大使馆。

法国媒体对这个事件也没有太多的解读。事实上,来自白宫的多个消息来源向彭博社透露,国务院、司法部、中情局和国土安全部的官员上周一直在与法国的同行进行沟通。

这一事件反应出了法国和美国正于两国关系最平稳的时期。10年前,美法因伊拉克战争产生分歧,当时有美国人提出把炸薯条(French Fry)改名为Freedom Fry。当时还在参选总统的克里由于过于亲法而被对手嘲笑。

当奥巴马放弃轰炸叙利亚的计划,第一个表示跟随的就是法国,当美国打算对ISIS展开空袭,法国也很快表示加入。

作为美国曾经最紧密的盟国,英国面临着巨大的国防经费压力,以及公众对海外战场的反对声浪中。对美国来说,英国反恐投入缩小的真空,在一定程度上正被法国所弥补。

美国和法国的外交家一直在伊朗核挑战上密切合作,推翻卡扎菲行动,也是由美法两国所引导。

在巴黎暴恐事件中,法国和美国就《查理周刊》编辑部凶手Kouachi兄弟的行进路线和背景上进行情报通力合作。

华盛顿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的负责人Heather Conley认为,这不会对两国关系造成影响,“只不过错失了一次机会向法国人证明,美国非常重视与法国的关系。”

尽管奥巴马已在位6年,而在分析人士看来,奥巴马还不够老练。美国中东前谈判专家Aaron David Miller说,奥巴马作为政治家经验不足,未能意识到这是个绝佳的外交良机。

“伟大的政治家,不会放过任何充满意义和造势的机会,”他对CNN说,“如果奥巴马觉得巴黎街头的安全系数太低,大可以委派拜登,或者前总统克林顿,这些外交高手都可以被派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