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漫画家从上世纪70年代创刊时起就一直为《查理周刊》画漫画。在遇袭身亡的逝者中,80岁的沃林斯基曾说,他愿意手握铅笔像个艺术家那样死去,一如法国启蒙运动时伟大的戏剧大师莫里哀,死在舞台上。
在法国,很多人希望能提早退休。但有几位老人是如此热爱他们的事业,甚至在80岁高龄仍坚守在工作岗位。
1月7日,他们一早来到《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编辑部。殊不知,这将是几位漫画家进行创作的最后一天。他们一直知道,由于讽刺宗教极端主义,他们也许会在某一天在工作中手握画笔死去。他们认为这样的死法可以接受,“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活”。
《查理周刊》创刊于上世纪70年代,几位资深漫画家从第一期开始就一直为《查理周刊》画漫画,直到周三在一起针对《查理周刊》总部的持枪袭击中遇难。
《查理周刊》的前身是一本由弗朗索瓦·卡万纳(François Cavanna)创立的名为Hara-Kiri的讽刺杂志。1970年11月,由于对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去世表示不敬而被政府停刊。据《泰晤士报》报道,当时该杂志将戴高乐去世和一个夜店大火导致148名年轻人死亡联系在一起。
杂志创办者并没有因此放弃,很快就借用《花生漫画》(Peanuts)里主人公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的名字创刊了一份新的报纸《查理周刊》。
1981年,在出版580期之后,由于资金不足,《查理周刊》被迫停刊。后来在1992年恢复发行,当时的主编是菲利普·瓦尔(Philippe Val)。
作为一份极左翼出版物,《查理周刊》常因涉及各党派及宗教领域冲突的内容引发争议。这份报纸获得国际影响力是在2006年,当时它决定从丹麦报纸Jyllands-Posten转载有关先知默罕默德的系列漫画。
这些漫画引发了暴力抗议活动,但《查理周刊》的编辑们决定要和丹麦同行团结一致。《查理周刊》甚至还自己创作了先知默罕默德的漫画。
当期周刊重印了两次,共发行400,000份。两个穆斯林团体还起诉菲利普·瓦尔,但法庭判定这些漫画在其特定语境下并不对穆斯林构成冒犯。
12名遇害者中有两位年事已高的元老级漫画家乔治·沃林斯基(Georges Wolinski)和让·卡比(Jean Cabut)。《华尔街日报》援引索邦大学(Sorbonne)媒体史教授帕特里克·依维诺(Patrick Eveno)的话报道称,“沃林斯基和卡比都是高声倡导自由论的人物,他们希望建立最大程度的表达自由。”报道称,两人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展现法国媒体对公众人物和政治人物无底线嘲讽的传统。
沃林斯基和卡比于上世纪60年代就在《查理周刊》的前身Hara-Kiri开始了职业生涯。两位漫画家嘲讽一切权力和权威的作品成为法国的象征之一。
过去60年,两人曾在包括《查理周刊》及其竞争对手《鸭鸣报》(Le Canard Enchainé)在内的画报杂志中合作。政治家、军事和一切宗教题材都曾进入这些漫画家的视野。
80岁的沃林斯基是犹太人,生于突尼斯。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亲人的死亡。在他年仅2岁时,他的工厂主父亲就在开除一名工人后被杀。他的祖父是一位商店老板,沃林斯基就是用蛋糕包装纸开始练习绘画的。
他的妻子在一次车祸中丧生,此后他与两个女儿相依为命。1961年,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Hara-Kiri上,并加盟这家漫画杂志。他对欧洲一台(RADIO EUROPE1)说:“漫画拯救了我的生命,因为我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而我喜欢做的事又成了我的事业,这弥足珍贵。”在去年被问到是否将退休时,他表示不会。他说,画画是他的生命。
而对遇害者卡比,还有六天,艺名卡布(Cabu)的他就要迎来自己77岁的生日。
据《泰晤士报》报道,16岁时,让·卡比就在一份当地日报L'Union de Reims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批画作,并开始在巴黎学习艺术。
在阿尔及利亚从军27个月归来后,他带着激进的反战信念。他嘲讽从戴高乐到奥朗德的每一位法国总统。在2007年发表讽刺伊斯兰教先知默罕默德漫画的特刊上,也正是他创作了封面中的默罕默德形象。
伯纳德·维哈克(Bernard Verlhac)遇害时57岁。他被称为是使用有力而极度幽默的画面来记录世界的疯狂的漫画家。艺名为蒂戈斯(Tigous)的他曾说:“在报纸上做漫画很难成功,因为你必须把所有内容揉进一幅画面。这和连环画不一样。”
他在1999年出版的书《富人堆》(Pile of the Rich)中抨击了资本主义、股东和社会不平等。2008年,他发表了名为《迷雾中的熊猫》(Pandas in the Mist)的作品,为受到灭绝威胁的物种鼓与呼。
他说:“实际上,这源于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一则新闻,说全球仅存不足1,600头大熊猫。这让我有了想法。”他的最后一本书《萨科齐治下的五年》(Five Years Under Sarkozy)则汇编了他对这位前总统政权进行冷嘲热讽的作品。
68岁的伯纳德·马里斯(Bernard Maris)是另一位遇害者。他是一位反体制经济学家,于2011年成为法国央行理事会成员。左翼报纸Libération曾对此评论称,这项决定就像是让杰西·詹姆斯(Jesse James)当上富国银行的CEO,或是让碧姬·芭铎(Brigitte Bardot)身着一身用小海豹皮制成的外套。(编者注:杰西·詹姆斯是一位美国侠盗,而碧姬·芭铎则致力于动物保护事业。)
马里斯是《查理周刊》中的“经济先生”,他认为社会财富应被分享,民众收入应当增加。他一直与自由市场主义者争论不休。他在《查理周刊》的专栏中,以Oncle Bernard的艺名用简单的文字解释经济学。
遇害者中还包括47岁的出版主任史蒂芬·查波涅尔(Stéphane Charbonnier)。他自2009年5月起开始编辑这份报纸,并曾出版一系列描绘述先知的卡通漫画。
当评论员们都在嘲弄基督教而回避伊斯兰教时,查波涅尔很快指出了这一双重标准。他说,当他的报纸拿罗马天主教传统主义者开玩笑时,没有人会在意,但他们“不允许我们讽刺穆斯林强硬派。这是一项新的规定,而我们不会遵守”。
基地组织意在招募新成员的圣战主义杂志《激励》(Inspire)曾在一份黑名单中将他列为目标之一,“无论生死”。基地组织称,他对伊斯兰教实施了犯罪。
查波涅尔在《查理周刊》的专栏《夏尔伯不爱这些人》(Charb n'aime pas les gens)和另一家漫画出版物Fluide Glacial的栏目阿亚图拉·夏尔伯的指令(La fatwa de l'Ayatollah Charb)上发表作品。“阿亚图拉”意为安拉的显迹,是伊斯兰教什叶派别中的一个等级称号。
2011年,《查理周刊》此前的编辑部在一次故意纵火中被烧毁。2012年,查波涅尔在受到死亡威胁后获得警方的特殊保护。在1月7日的袭击中,负责保护查波涅尔的警员也遇袭身亡。
查波涅尔曾说:“这么说也许有点自大,但我还是要说,我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活。”
沃林斯基也曾说过,他愿意手握铅笔,像个艺术家那样死去,一如法国启蒙运动时伟大的戏剧大师莫里哀(Molière),死在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