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CA时代,思维能力才是我们最稀缺的能力

人的思维就是分类,就是对事物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过程。这个分类其实贯穿我们的一生,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对人对事进行分类、进行预测的一个过程。

 |  华夏基石e洞察

今天这个分享从题目来看是很空或者说很水的一个概念。我们在听讲座的时候特别希望听演讲者多讲干货。有时候我们也需要换个角度度想,干货听多了之后,是不是适当的听点水货,调剂一下,否则是否会噎着。也就是说,我们埋头苦干一段时间之后,是否也要去找机会吹吹牛,天马行空地畅想一下。

首先解读一下今天分享的这个标题。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在政治上叫做新时代;在经济上,引用了一个军事概念叫VUCA时代。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说它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是因为这个时代给了我们每个人一份宝贵的资产——用陈春花教授前几天的一篇文章所说的——“改变,是你最大的资产”。当然,资产的属性就是逐利的,是追求被运用的,如果你不能用它,它就会离你而去,就是所谓的会被这个变革的时代所抛弃,那它对你来讲就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在这样一个变革时代,社会在转型,企业在转型,个人也需要去转型。所有的转型最终都要通过思维转型来实现,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深刻变革”(deep change)。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深刻转型,前面所有的转型成果都会付诸东流。

这个思维转型,就是通常所说的改革进入深水区的那个“深水区”。表面上,各种斗争是利益群体之间的斗争,本质上,其实是信念的斗争、价值观的斗争、路线的斗争。用明朝“一哥”王阳明一句话来说,就是“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王阳明所说的“心”,不是心脏(heart),而是心灵(mind),也就是今晚要讨论的思维(thinking)。为什么要讨论思维的问题?在讨论前,我们可能还需要区分两个概念:思想和思维。前者通常来说是thought,后者是thinking,这样就做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区分。Thinking,用哲学上的一句话来说叫,“我思故我在”,是一个“思”的概念,也是孟子所说的“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中的“思”。

为什么思维很重要?前几年雷军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然后,有人马上跟了这样一句话:“风停了,怎么办?”当然,雷军本人是谦虚,其实中间有过风停,但小米还是一直在发展。回头再看这句话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风不可能一直吹,总有停的时候。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有很多人,不管风停还是风起,都一直在飞,比如海尔的张瑞敏、华为的任正非,30多年的企业一直在飞。这么多年企业一直在持续发展,那就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是否站在风口上了,这其中的根本原因还是领导人的思想。当然,我们也许马上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们背过了任正非、张瑞敏等人的一些讲话或者书籍,是不是会像他们一样做出一番成绩来呢?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刚才所区分的两个概念上:思想和思维的问题。我们如果只是记住了他们的思想,其实很难做出他们那样的成就。要想做出他们那样的成就,最重要的是像他们一样去思考(thinking)。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重要的是知道他所处的时代,知道他所处的情境,知道他思考问题的方式,即思维方式。

书归正传,今晚的分享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你的思维,大概会包括三个内容——什么是思维?思维有什么特性?思维模式和商业模式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关系?第二部分是今晚分享的正题——思维如何转型?《易经》有句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后来演变为一个成语叫穷则思变,很多人其实只是看到了那个“变”,也知道不管身穷还是心穷,要想脱穷只能去变,但这个成语中关键的一个字,其实是“思”而不是“变”,所谓饥不择食、慌不择路,许多人在途穷时往往因为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而陷入到更坏的处境中。

认识你的思维

1.什么是思维

因为当老师当习惯了,总是喜欢从概念出发去探讨问题,碰到任何事情都想要给它下个定义。实际上,我们碰到任何事物,如果你不能给它下定义,它就可能是镜中花、水中月,你就抓不住它。人本质上是观念的动物,就像苏格拉底所说的“人是理性的动物”。如果一个人在一些关键概念上不清晰,他的人生可能就会没有明确的方向,就会无所依着,生活就没有根,所以我们要对那些重要的概念进行清晰的定义。今天晚上分享的是思维转型,那么首先对思维进行定义。

思维,可能大家都很重视,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时髦的概念,比如换位思维、内省思维、前瞻思维、积极思维、成长式思维、发散思维、复合思维、分析性思维、综合性思维等;还有一些说法,比如上帝思维、司马光思维、孙子思维、拿破仑思维、老子思维等;还有一些,比如互联网思维、共享经济思维、量子思维等。我们在讨论这些概念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很时髦,很炫,但其实很少会去问,到底什么是思维,思维的本质是什么。如果我们不能知道思维的本质或思维的定义,前面所加的那些形容词只会让我们眼花缭乱,但却无法进行实践。

思维到底是什么?从概念上来说,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非常简单的一个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对我们非常有用。我们在理解概念的时候,首先知道思维有很多工具,比如言语、表象、动作等,这都是思维的工具。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工具知道什么是思维的本质。

思维的本质就是对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这个定义说明了人的思维就是分类,就是对事物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过程。这个分类其实贯穿我们的一生,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对人对事进行分类、进行预测的一个过程。

在企业里面,对管理者来说,员工可能有很多种分类方式,可以有表面上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的分类;可以根据跟自身或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分为自己人和外人;可以从绩效角度来说,分为卓越员工、达标员工和不合格员工等,当然也可以用字母来代表,比如A类、B类、C类员工等。每一个分类,都代表着我们要解决的不同的问题,也即人在不同的情境中所隐含的那个质是不同的。

这是对人的一些分类,当然,也可以对事物进行分类。对抽象事物的分类,比如能力的概念、领导力的概念、幸福的概念、自由的概念等。相对而言,对事的分类尤其是对抽象事物的分类,对我们的影响可能会更大一些。因为人是观念的动物,我们对一些事物的观念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就拿上次黄师仪老师在分享的过程中提到的能力这个概念来说,什么叫能力?其实每个人对能力都有自己的理解。通常的概念可能是这样一种理解,比如说“在企业里面能够把卓越员工和一般员工区分开来的一些可测量的或者内在的特征”,我们把它叫做能力,或者说胜任力(competency)。这是一个分类,其实只是区分性的概念,或一种表现性的概念,但这个概念与其说在帮我们预测结果,不如说它其实就是在用结果来做的分类。这样的分类或定义,对我们做管理工作确实是有效的一个分类,因为我们特别善于用结果来进行管理。但是从个人的发展、从个体的生活指导来说,我们会发现,很难用这个概念有效地指导自己的生活。对能力这个概念,我个人可能更喜欢另外一个定义,就是“顺利完成某件事的心理条件”。这个概念,它给我们指出了,其实能力不是是否可以做这件事情和能不能做这件事情的一个前提,而是说能力本身更应该被看作是一个结果,因为对我们很多人而言,是否能顺利地完成某件事情,你只能在做完了之后才知道。

既然做完了之后才知道是否具有这个能力,让我们回过头来,那就要在做事情的时候,更应该关注如何把这件事情做好,如何把注意力全部投入到做事情当中,而不是总是去问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

顺利完成某些事情的心理条件,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条件?都有哪些心理条件?结合我们自己的一些经验就可以看到,大概就是这几个心理条件,比如愿不愿意做这件事情,能不能用脑、用心去做这件事情,能不能坚持去做这件事情。比如我们回头来看自己一生发展的时候,许多事情都是事前可能觉得很难完成,但又不得已而为之,或者说只能硬着头皮去做的时候,当你全力以赴了,咬牙坚持了,并且用心、用脑地去做了,最后可能就做成了。这时候,你才能说你其实是有这种能力的。

再比如,我们生活当中会经常讲到“自由”这个概念。很多时候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自由到底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我们常会为这样一个相对的自由还是绝对的自由争论不休,这都是无谓的争论,因为这种无休止的争论最终不能让他们更好地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另外的分类方式,比如,我们在行动上不能为所欲为,这时候自由是相对的。但是在思想上,我们可以浮想联翩,可以想自己所想,从这个角度来说,思想的自由就是绝对的。自由到底是相对还是绝对的,可以合在一起来说,就是在行动上自由是相对的,但是在思想上自由是绝对的,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绝对的思想的自由。当我们不去争论这个自由是绝对的还是相对地,而是努力的去实践着自己所享有的思想的绝对自由的时候,把绝对的思想的自由充分施展的时候,慢慢地,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动,就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这样的分类,可以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可以做的、我们可以改变的是什么,不能改变的是什么。当然,能够区分这些可以改变的和不可改变的,用美国一位神父的话来说,这就是智慧。所谓的智慧就是能够区分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能改变的。我能够把自由区分为在行动上自由是相对的,受各种约束的,但在思想上自由是绝对的,拥有完全的自由。当我们把能够去改变的或者拥有完全自由的思想充分运用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的行动的自由就会越来越大。

再比如,我们生活当中可能还听说过这样一些说法,比如这个世界上只有懒女人没有丑女人,这个说法其实也是一个分类的问题,女人可以分为美和丑、勤快和懒惰。两种不同的分类对我们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为美和丑相对来说是很难改变的,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陷入自怨自艾或者自卑当中,但如果我们把它区分为勤快和懒惰,每个人都可以想我可以变得更勤快一点,而不是懒惰,当我们一直保持这种勤快或者说努力工作,许多东西,甚至美丑都可能有所改变。

从上面这些提到的“能力”和“自由”这两个概念来说,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有很多种分类,但是不同的分类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什么是好的分类,什么是不好的分类?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样:我们的分类,如果能够让人看到他的主观能动性,看到可以改变的地方,看到希望,它就是一个好的分类。这样的分类,它产生的作用是无限的,就是思想或者概念的积极力量。比如,中国革命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共产党提出的概念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个概念就是能让人看到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概念,是一个无限延展的概念,至于它所产生的力量那是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相对而言,当年国民党提出的另外一个概念叫做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回过头来比较这两个概念的时候,一个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们就会发现可团结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力量越来越大。但另外一个概念,攘外必先安内,这时候每个人都要追问我是不是你的内,当我不能确定的时候,可能就会先保持一个观望的状态。所以,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中国革命成功的经验时,最根本的还是那些概念的力量,或者叫思想的力量。

关于概括,其实是给概念下定义的过程。再看思维这个定义,它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的概括性是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作为一个管理者,有一种能力特别重要,尤其在战略决策时,叫做洞察力、概念技能或观念技能,有时候把它叫做抽象能力。我们现在所说的思维的本质,恰恰就是洞察力的本质,就是一个分类的过程,就是概念产生的过程。

所以,对管理者来说,对领导者来说,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分类的问题。我们不是简单地从表面上进行分类,从那些一目了然的外在特征比如生理特征或者社会特征上进行分类,我们要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要用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去分类,那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所谓的内在的分类、心理特征的分类、思维品质的分类。当我们能够内在特征进行分类的时候,原来感觉到很难放在一起的两类人,就可能放在一起。比如哈佛有个教授,他认为那些忙忙碌碌的企业高管和有钱没时间的小商小贩是一类人,并通过他的系列研究来说明了为什么他们是一类人,最后他提出一个概念叫智力带宽,尽管从外在特征来看,有人缺钱,有人缺时间,但他说这两类人的功能共同特征是把他们的注意力都在动词“缺”上,所以成了一类人,这也就是现在人们经常说的,长期太忙或太穷都会变傻。

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或最终就体现在对人对事的分类问题上,当你用那些相对客观的外在特征进行分类,比如说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这些通常也是很难改变的东西,那就很难激发出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也可能用内在特征进行分类,比如思维品质、胜任力或者内驱力等这样一些分类,当我们用这些内在特征进行分类的时候,就很容易看到他们的可变性以及变化的幅度,就能够看到事情的可能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一个领导者来说,重要的是激发员工未来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不是过去的或者外在的特征,而是内在的特征,当然,首先你得看得见,然后才可能把它给激发出来。

2. 思维的特性

关于思维的特性,有三点要注意。首先,思维是一个过程,是在过程中存在的。是过程,那就有个套路的问题,比如说模型、框架、定势、习惯,等等。

其次,思维是问题引导的。有问题才有思维,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所以我们做白日梦不叫思维,我们读书,如果只是在读,没有思考,不叫思维。只有当你问一个问题,问自己简单的问题,或者说用5W1H来引导自己读书行动的时候,这时候才有思维的问题。就像斯图尔特·克雷纳所说的“管理没有最终的答案,只有永恒的追问”,我们要做好管理工作,其实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不停地问问题,问一些对企业、对自己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问题。

第三,思维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思维的品质其实就是决策的品质。所以说,如何提升决策的品质?最重要的是提升我们思维的品质。

3. 思维模式和商业模式之间的关系

前面讨论了思维的定义,对管理者来说,我们还关心一个概念叫做商业模式。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商业模式有时候也叫做商业逻辑。前些天,美团收购摩拜,在网上有篇文章,我觉得说得非常有道理——“不要谈什么商业逻辑,其实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也就是说,你在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之前,首先要搞清楚你到底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当然,在企业实践中,从商业模式到思维模式不是直接联系起来的,中间从管理的角度来说,还有两个模式,分别是:

(1)管理模式。采用什么样的一些具体的管理体系去解决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尤其是内部整合的问题,如何把人组织起来。这样一些管理模式,通常是在企业员工尤其是领导者所信奉的人性假设的基础上建构起来。比较经典的,比如麦肯锡的7S模型,就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分析框架。

(2)行为模式。行为模式,就是我们在各种情景里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行为特征,可以认为是做人的方式,也可以认为是做事的方式。我们现在经常有一种说法叫做“要做事先做人”,或者说“在大企业做人,在小企业做事”。前几天还在微信文章里看到过这样的观点,我的观点是:这种把做人和做事区分开来,尤其强调在大企业中先做人后做事的观点,其实就是所谓的犬儒主义,这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大企业,本身就很容易染上大企业病,所以更应该强调做事,而且他们也有责任和条件做大事。其实,做人和做事本来就是一回事,是无法把它们给区分开来的,因为我们要真正地认识一个人,总是通过他做的事情来认识这个人。

人生逻辑、思维模式或者心智模式,实际上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关于我们自己、别人、世界等一个抽象的假设或观念,这种观念决定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一些看法,也决定了我们对环境的应对方式,即行为,以及与什么样的人联系和怎样联系,还有就是要做什么样的事情。所以说,思维模式、行为模式、管理模式、商业模式,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内在的逻辑关系:商业模式是企业跟社会之间的关系;管理模式是企业内人和人之间、人财物的关系;行为模式是个体所展示出来的一些外在的可观察的行为;思维模式是个体不可观察的、内在的心理过程。这四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一圈套一圈,我们可以用同心圆模型来看待它。

这四个概念就是我们在企业变革的时候所包含的四个层面的变革。可能许多时候会关注商业模式的变革,但如果商业模式的变革没有管理模式的变革作支撑,这个商业模式的变革也不会实现。同样,管理模式的变革,如果没有通过员工的行为习惯体现或者塑造员工新的行为习惯,这个管理模式的变革也最终无法落地。当然,所有的变革最终都要通过改变人们的思维习惯才能够最终实现我们变革的目的,即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我们要做”。

如何实现思维转型

我们都会说“穷则思变”,但是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许多人只知道要去变,忙着去变,但没有思考,病急乱投医。我们中国有个“身穷心穷”的概念,“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所谓“心穷”就是没有任何的想法,思维没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屁股决定脑袋,用脚投票”等等,都是“心穷”的典型表现。

当我们遇到困难、挑战、挫折的时候,如何实现转变?不仅是遇到挫折和挑战的时候,其实生活当中我们的现实和理想总是有所差距的。如何在现实当中慢慢地实现自己的理想?这都是改变和转型的问题。如果上面一部分是讨论“境由心造”的问题,这第二部分其实就是讨论“境随心转”的问题,如何通过思维转型带动周围情境的转型。对这样一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如何来思,可以用一个比喻,思维就是搭建此岸和彼岸、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桥梁。

为了更好地去把握转型的要素或途径,我用勒温的一个理论来解释如何实现思维的转型,这个理论叫场理论。思维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内在的行为,就是B,即行为(behavior),它是环境E(environment)和个人P(person)的函数。从公式B=f(P,E)可看出:B是P和E交互作用的结果。

我们可以把P分为两个部分,就是主体我(I)和客体我(me),E分为他人(other)和整个环境(environment)。这样,我们就建构起四个部分,主体我I,客体我me,他人other和环境environment。要解决思维转型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主体我(I)和这四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就是I和I之间的关系、I和me之间的关系、I和other之间的关系、I和environment之间的关系。

刚才我们提到了思维的特性,思维是问题导向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我们要去做思维的转型,就要在遇到挑战、挫折、危机的时候能够去思而不是没有思地去转变。首先要学会问问题,按照刚才介绍的勒温场理论的框架,可以问自己四方面的问题:

(1)I与I即“我”和“我”之间的关系。我到底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理想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所说的,“不要只顾低头拉车,还要及时地抬头看路”中路的问题,也是哲学家王尔德所说的,“即使是生活在阴沟里,也要仰望星空”,最终把我们从“阴沟”里拯救出来的,就是这种对星空地仰望,而不是对阴沟的厌恶。这个问题也是四个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现实世界来说,几乎一切事物都是他因的,如果非常找一个自因的事物,唯一能找到的大概就是这个主体我,“我”想成为什么样的“我”,这是“我”的选择问题,是个自由意志的问题。

(2)I和me即“主体我”和“客体我”之间的关系、“自由意志的我”和“生物学的我”之间的关系。我到底在干了些什么?我怎样跟自己相处?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内心的感受是什么?feeling是什么样子的?我是否能够调动一些身体的能量?是否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内心是否有一种充实感和踏实感?是否跟着感觉走?

(3)I和other即“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我跟身边人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如何去建构这样一个关系?谁先谁后?如何与他人相处?当你对他人的期望落空,付出的热情没得到回报,你如何处理?在这个问题上,孟子有很好的建议,“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4)I和environment即“我”和整个“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否做到了与时俱进?如何与时俱进?我是否关注到了环境变化的信号,是否得到了大自然给我的启示,思维是否一直保持开放的状态,是否与周围的人和事融为一体?

逆境中,或压力情境中,我们的负面情绪反应是本能性的,是自然的,但也是这种情绪化的反应,挤占了正常思维的资源,湮没了人们的认知理性,出现了一些脑子短路的事情。如何在逆境时刻在高压面前重建理性,重启思维,最关键的就是从问题开始,有问题才有思维,有思维,才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好的决策,都是深思熟虑、绞尽脑汁后的成果,而不是拍脑门拍出来的。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这个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但前提是,你能先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

这样4个问题,对应着我们刚才在讨论思维的定义时所说的四个概念,分别是思维模式、行为模式、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问自己到底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其实是一个思维模式的问题;我到底在干些什么,我有什么样的行为,我在做这些行为的时候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这是行为模式的问题;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尤其在企业当中,在管理当中,实际上就是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的问题;最后一个实际上是商业模式的问题。

就像前面给大家推送的同心圆模型一样,这几个模式之间或者这几个问题之间,它的内在逻辑关系是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个过程。这四个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刚才所说的四个模式之间的关系,回答了我们中国古人一直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内圣外王”的问题。

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内圣外王”其实一直是一个文化的谜题。通常的一个研究课题是:“内圣”如何开出“外王”?好像更多地强调我们的思想是如何影响了我跟他人的关系、我跟世界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我的思想的发展也受他人影响,也受我跟这个世界互动的影响。这种只强调由内而外、只强调“内圣工夫”的观点,很容易陷入到主观唯心主义、虚妄论中。这四个模式之间的关系或者这四个问题之间的关系,它不是单一方向的,而是相互交互的过程。所以我们说“内圣外王”的过程,不是“内圣”开“外王”,而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这个过程也可以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些概念比如自我建构、社会建构等去解读,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个从自我建构到社会建构、从社会建构到自我建构循环往复的一个过程。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转变过程是如何展开的,我用心理资本理论解释一下:心理资本(我是谁),“我是谁”这个概念是由我的目标、我的理想来定义的;作为人力资本(我知道什么),实际上是通过我的行为所展示出来的;社会资本(我知道谁)实际上就是我跟他人之间的关系;经济资本(我拥有什么)指的是财富和金钱。对这样一个模型,我们可以用刚才的话来说;它就是一个从自我建构向社会建构的过程,单方向是从“内圣”到“外王”的过程,但是现在来看,这样一个单方向是不够的,它其实是一个互相促进、循环往复的过程,其实也是“对外”影响了“对内”的过程,就是社会建构也在影响着内在的自我建构,就是反馈也是系统发展的一部分,它既是果,也是因。

我简单总结一下今天晚上的分享,其实回过头来看确实还是蛮水的一个分享,就说了几个空洞的概念和理论。

第一,主要说了几个概念,比如思维,什么是思维,这个概念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分类的问题,我们如何来通过分类产生一些有成长性的或者说能够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或者叫生成性的分类。

第二,我们探讨了思维模式、商业模式之间的关系,我们用了四个模式联系起来,比如思维模式、商业模式、管理模式、行为模式。

第三,我们用勒温的场理论做指导,建构了思维转型的策略。思维的特性是问题引导,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思维的改变也是在问题当中通过对问题的回答和追问不断实现转变的。我们可以通过问自己四个问题,从而引导自己思维的转变,这四个问题是:你到底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到底在干些什么样的事情?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样子的?你跟他人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去重建这种关系?你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如何能够做到思维保持开放的状态?

关于这个主题的分享,我就先说这些。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者说有什么建议,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于广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根据华夏基石e洞察【思享会】总第182期于广涛教授主题分享整理而成(文字整理/编辑吴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