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酷刑女王”被揪出 她会不会是布什和切尼的替罪羊?

美国媒体集体指认一名中情局女官员应该为强化酷刑承担责任。屡屡让这个情报机构蒙羞的女高官会是前届政府对付舆论的挡箭牌吗?

 |  陈升龙
《猎杀本拉登》剧照。图片来源:东方IC

《猎杀本拉登》剧照。图片来源:东方IC

奥斯卡提名电影《猎杀本·拉登》还原了海豹突击队追踪并射杀“基地”组织头目的事件。片中主人公CIA探员玛雅认为,为获取情报而使用酷刑审讯无可厚非,该机构对这种方法所起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

“玛雅”确有其人,但据媒体的调查,她在现实中是一个负面人物形象,职业生涯充满污点,能力和品行也遭到内部的质疑。

在CIA酷刑报告公布后不久,独立调查记者Glen Greenwald和Peter Maas决定公布这个人物的真实身份。两位记者在参与斯诺登棱镜门曝光事件的网站Intercept上刊文指出,随着更多的细节浮出水面,几乎可以确认就是现反恐部门负责人Alfreda Frances Bikowsky。她的身份已经不是秘密。

中情局深陷舆论漩涡。图片来源:网络
 

上周,NBC新闻就进行了相关报道,细节非常详尽,例如这位官员“参与了对恐怖嫌疑犯Abu Zubaydah的水刑,还下令引渡一名后来被证明为清白的基地组织嫌疑人。”

随后《纽约客》的一篇报道标题直接称之为“酷刑女王”。作者Jane Mayer称,这位官员“目前还在该机构的反恐部门担任要职”。

综合两篇报道可知,在相当长时期里,这位情报官员一直积极参与虐囚行动。由于她对情报的错误理解和判断,CIA闹出多起乌龙事件,例如她根据错误情报派人到蒙大拿州缉捕基地组织成员,结果什么也没发现,无功而返。而随后她又误导国会,告诉监管海外情报的官员强化审讯的效果很好。

“这两个新闻机构都没有直接写出这名官员的姓名,但她在圈内记者中间家喻户晓,一提起她的名字,业界就会联系到她在CIA的糟糕表现密,”Glen Greenwald和Peter Maass在文章中写道。

一直到今年1月,没有媒体公布她的姓名。当时《华盛顿邮报》在报道中给出了这位官员的中间名Frances。文章这样描述她,“与关键的情报分享失误关系密切,尤其是对9·11情报的误判,以及对一名无辜囚犯的强化审讯。”

2003年,黎巴嫩裔德国公民马斯里(Khaled El-Masri)在马其顿被绑架至中情局设在阿富汗的黑监狱。马斯里在那里经历了4个多月的严刑拷打和审讯。最后,中情局意识到他们将他错认为另一位嫌犯,才将他释放。Bikowsky的误判致使当时CIA在美国海外的形象大受影响。

2013年10月14日,被误当做恐怖分子的马斯里出席庭审。图片来源:东方IC
 

2011年,美联社就此事评论,“这位情报官员把美国置于反恐外交最尴尬的处境”,尽管备受争议,她仍匪夷所思地被提拔到了“反恐战部门的关键职位”。

同年,Intercept时任主编John Cook在Gawker刊登文章称,“长期以来,该机构最糟糕的丑闻都和这位官员有关。”在2001年“9·11”袭击之前,两名基地组织成员已于一年多之前就进入了美国本土,她未能把这一关键情报上报给联邦调查局。

《华盛顿邮报》用“Frances”指代这个人物。另外,她在Wikipedia上的个人介绍是,“一生投身于中情局的官员,目前负责全球伊斯兰圣战分部。”

在参议院的酷刑报告公布之前几个月,奥巴马政府主张不要使用化名。而CIA则声称,为了这些官员免受打击报复,要求进行特殊的处理。最终参议院做出了让步。

报告出来后,外界所能看到关键信息,包括人名,都做了特殊处理。正如《纽约客》的文章里所说的,读报告的人难以从这些碎片拼凑出一个完整人物。这就是CIA在8个月里争取到的成果。

除了这位女性官员,很多监管和执行这个项目的CIA高官已经被确定身份,新闻机构已经给Jose Rodriguez等高级官员足够的曝光度。这位中情局前局长曾下令销毁“水刑”录像。Bikowsky协助执行了这项任务。

在Intercept发表报道之前,两名记者与CIA进行了反复沟通。“按照目前形势,我们强烈反对使用任何人的真名。”CIA的发言人Ryan Trapani在给该网站的电子邮件中强调,“这个世界疯子太多了,我们要尽量少给自己找麻烦。”

但Glen Greenwald和Peter Maas最终还是公布了这位官员的姓名。Greenwald曾公开批评奥巴马政府不按法律程序起诉酷刑背后的主谋。他和Mass的联名信中说,至少Bikowsky应该为此负责。

酷刑报告出来后,美国前副总统切尼不仅力挺CIA,更称自己会“毫不犹豫的再次采取那些做法”。对此,《纽约时报》呼吁就阴谋实施酷刑和联邦法律及国际法禁止的其他罪行问题,对切尼和布什政府其他成员进行刑事调查。

Bikowsky会不会是幕后主使抛出来的替罪羊,只有等时间去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