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岸人和西岸人相互鄙视,北方人瞧不起南方人,中部人被所有人可怜。歧视和偏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忌。涉及这方面的话题,一不小心,就会引火烧身。
30年前,笔者刚来美国时,同班同学,一名时尚的白人姑娘,说自己来自华盛顿州的一个小镇,那里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相处亲切和睦。不像在费城这种东部大城市,人们不仅冷漠,而且坏。她特意强调了“坏”(英文mean)这个词,意思是在这里遇到过不太友善的当地人。在美国也存在地域偏见和歧视,说白了就是不同地方的人相互看不上眼。这折射出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历史演变和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与经济发展等情况。
美国不同区域间的相互歧视,大致有几种情形:东岸人和西岸人相互鄙视,北方人瞧不起南方人,中部人被所有人可怜。美国东北部集中着最早的新移民,有举世闻名的常青藤大学和世界经济中心纽约,他们含着银钥匙出生,眼中的西岸是偏远之地,那里的人们成长在大麻烟雾中,土了吧唧。
东海岸人们眼中的西岸四季阳光明媚,大家成天在海边冲浪,四肢发达。那里政治倾向一片蔚蓝,同性恋泛滥。即便有高科技富豪和影视明星,也不过是没有底蕴的新贵暴发户。
西岸人认为除了住在西海岸,在任何地方待着都是一种痛苦,且自我感觉温良和善。
西海岸人们眼中的东岸人虽然很聪明有文化,但是嫉妒心强,好斗易怒。他们生活节奏很快,整天绷着脸紧张兮兮,有点神经质。此外,他们认为东岸的人被阴冷灰暗的天气折磨得整天抱怨,动不动气急败坏,开车急躁不懂礼让行人。
中部因处荒僻之地,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因此被东西海岸的精英们一致瞧不上眼。他们认为美国中部集中着一群保守落后的白人,政治色彩一片猩红。那里的人们笃信宗教,政治意识淡薄。他们不反对民众拥有枪支,喜欢军工等大企业,而且盲目爱国。
中部百姓长期处于鄙视链的底部,农民们日子不好,工人们因为煤矿、石油等大企业的衰落,生活更加困顿,于是对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充满热切期望。他们群情高涨奋起反抗精英力量,居然团结起来打败“蓝州”(支持民主党的州),把特朗普推上了总统宝座,让东西海岸的精英们恨得牙根痒痒。
美国的地域偏见,最严重的就是北方人对南方人的歧视。南方人长期被称为“红脖子”。红脖子特指南方乡下白人,意思等同于白人垃圾。红脖子在媒体和主流文化中被定义为贫穷落后、肮脏没文化、种族主义倾向的白人。红脖子其实只是贫穷的农民们因为在地里劳作,脖子被太阳晒红了而已。但因为南北战争,南方北方的相互仇视,结果被北方人拿来作为对南方人的冒犯性称呼。
红脖子在20世纪也偶尔被用来称呼煤矿工会的成员,因为他们戴红头巾来表明自己的团体组织。后来这个词也慢慢演变成指代偏执、传统,超级保守的人。不过它仍然主要被北方的大都市人用来攻击南方的保守白人,尤其是劳动阶层和偏远乡下的白人。红脖子出现在很多歌曲影视作品中,近来也被南方人接受,作为值得自己骄傲的身份标志。
除了几大区域之间互相的地域偏见和歧视,各大区域内的州和城市,也相互歧视。比如纽约人和新泽西人就相互看不上眼。纽约人认为新泽西人粗俗狭隘,新泽西人则认为纽约人蛮横无理,目中无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偏见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英国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通过对50多万美国人的五大性格特质(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亲和性和情绪不稳定性)的测试,发现相同特质的人趋向于聚居在同一区域。道理其实很简单,人们喜欢住在跟自己有相同价值观的人附近,住在一起后又相互影响。结果就是:路易斯安那州的人跟马萨诸塞州的人就是不一样。与此同时,居住的自然环境也会对人的性格产生影响,比如炎热的环境让人更有攻击性,人口密集的都市让人更容易紧张和抑郁。
在美国,歧视和偏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忌。涉及这方面的话题,一不小心,就会引火烧身,轻则公开道歉,重则官司缠身,但地域偏见和歧视却例外,因为它虽然涉及某个群体,却因为现代人流动性大,所指群体松散而无明确伤害目标,在电视节目和日常谈笑中依然可以作为调侃的话题,有时人们也以此作为互相抱怨、攻击的武器。
不过,当今的美国人口流动相当频繁,人们往往因为学习、工作而天南海北地四处迁移,一个人一生通常住过不少地方。因此,地域的刻板印象也会越来越模糊,地域偏见或许逐渐成为历史,最后可能只存在于影视剧中,作为引人们开心一笑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