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第一个拥有私家车的人

首块沪A-Z0001的私家车号牌被当时上海嘉定的首富王嘉华拍得,被他用在了一辆进口的凯迪拉克之上。

 |  新汽车志

现在的车贵吗?真不贵,单单10万元以下你就能买到轿车、SUV、MPV各种车型,相比30年前一两桑塔纳20万的售价,现在的汽车简直就是自行车的价格。

中国的汽车从解放牌开始

中国在真正意义上自己生产的汽车应该是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所自主生产的解放牌载货汽车,于1956年正式下线。当然了,在这之后中国只允许政府、企业拥有汽车。因为计划经济时代物资紧缺,像汽车这类产品自然被当作重要的生产工具,虽然后来的上海汽车厂、第一汽车制造厂也生产过上海牌、东风牌、红旗牌轿车,但那些车型并非是正儿八经的推向市场去卖的,更多的是被用作政府公务用途,私人想拥有汽车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私家车的前身“自备车”

直到30年后的1986年,中国才首次允许私人拥有汽车。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发展喜人,沿海城市的确有不少人先富裕了起来。并且在当时有大量的外资与合资企业不断诞生,整个社会对于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国内首家合资汽车厂上海大众也在1985年正式挂牌,也间接的促使政府放开政策。

另一方面,对于私家车热切的期盼再加上80年代上海不完善的道路资源,迫使上海的交管部门采用了拍卖的方式来出售首批私家车牌。并且特地为当时的私家车牌设立了独特的车牌号段“沪A-Z”(由于当时的上海市民把私家车称为自备车,所以采用了Z这个首字母)。而首块沪A-Z0001的私家车号牌被当时上海嘉定的首富王嘉华拍得,被他用在了一辆进口的凯迪拉克之上,而现在这块车牌则在一辆宾利车上,至于车主是谁我们无从得知。

1986年:桑塔纳20万

说回价格。1986年,桑塔纳作为最初的一批合资私家车车型,价格在20万元。20万元在80年代算什么水平?在网上有流传过一个故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的称,80年代初的万元户,相当于现在的255万元!”如果按照这位教授的算法,1985年的一辆20万元的桑塔纳的放到现在应该价值超过5000万。当然了,完全按照货币的通货膨胀来推算车价并不准确,但至少可以说明一点,30年前的私家车肯定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而桑塔纳在那时候依然基本还是企事业单位的专属,而当时的富豪们可能更愿意购买进口车。

1996年:桑塔纳13万

往后跳10年,在现代化流水线和汽车零配件行业相对成熟后,国内汽车的价格也不断下降。从这张当时刊登在书报上的车价表格来看,当时带空调的奥拓售价7.1万,虽然7万块钱对不少家庭依然是个不小的数目,但相比10年前,私家车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除了最早进入中国的大众系和日系车外,市面上还能从正规渠道购买到不少高端进口车,从宝马5系7系,到奔驰S600,只是动辄上百万的售价导致进口车只可能与有钱人挂钩。

2006年:桑塔纳7万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正式步入了高速增长期,特别是汽车行业,大量涌现出合资汽车品牌。这些合资品牌进入国内后推出的首批产品都是瞄准了中国的新车主们,像别克的赛欧、丰田的花冠都是经济型家用车,而赛欧当时的售价也保持在7至10万元之间,上海大众在2006年时也推出过桑塔纳经典,维持了车辆一贯的外形售价最低7万多元,这点花费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已经不能算多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后自主品牌也开始崭露头角,2004上市的奇瑞QQ上市后就凭借4至6万元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第一款汽车,也迅速收获了不少二、三线城市的车主。从数据上来,2000年全国私家车保有量为625.3万辆。仅三年后的2003年,这个数字翻了一番达到了1219万辆。而再过三年的2006年,达到了2333万辆几乎又翻了一倍。可以看到也就是从2000年开始,我国私家车的保有量基本以每三年翻一倍的规模在递增,简直势不可挡。

合资品牌的降价要感谢自主品牌

私家车保有量成倍的增长一方面和居民收入的提高直接挂钩,另一方面还要归功于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但其中,我们需要特别提到自主品牌在降低车价中所起到的作用。

初期,自主品牌实力整体落后,只能通过低价、低级产品换取三、四线市场。不成熟的设计、落后的技术以及堪忧的整体质量,这样的自主品牌自然不会成为当时的合资对手形成威胁。但随着时间发展,现在的自主品牌中涌现出吉利、奇瑞、长城这些精品,拥有现有的车型在各方面都有不输国外品牌的实力,并且在价格上更亲民,迫使国外品牌降低车型价格,进入地面战。所以除了工业整体水平提升、市场不断成熟之外,也是合理的竞争让我们可以用更少的钱开上更好的汽车。

或许还有人会说相比美国我们的汽车依然是天价,但两国差异明显的税收制度,发达的汽车市场以及结构完全不同的政企制度,让两国人民在看待汽车这种交通工具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实不用羡慕他人,我们见证了中国私家车30年的发展史,而此时正处在传统汽车与未来汽车过渡的阶段,中国不会再错过这个机会,更合理的汽车价格以及更优质的汽车将在下个30年内来到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