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亿元的理财产品被上市公司买走了 大康牧业靠这个就能不亏损

界面新闻统计发现,有4家上市公司今年购买理财产品涉及资金累计超过50亿元,这四家公司分别是大康牧业、双汇发展、紫金矿业和招商轮船。

 |  雷易之,苏颖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市场上,总有这样的上市公司:即便主业不怎么挣钱,他们也不太担心公司业绩,因为他们有足够多的理财产品收益来计入利润表。问题是,这样的公司,你会信任它吗?

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25日,A股市场上共有377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共计持有3259个,累计认购金额达2534亿元(今年以来购买过理财产品的总金额,一笔资金滚动多次购买短期理财产品的重复计入总金额,下同)。

认购理财产品的377家公司中,中小板公司是理财产品的购买主力,达到209家,累计认购金额1202.48亿元,占比近五成;其次是沪市主板上市公司113家,累计认购金额979.43亿元,占比近四成;深市主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各有32家、26家购买理财产品。

从认购金额看,有4家上市公司今年购买理财产品涉及资金累计超过50亿元,这四家公司分别是大康牧业(002505.SZ)、双汇发展(000895.SZ)、紫金矿业(601899.SH)和招商轮船(601872.SH)。今年以来公司认购理财产品汇总金额分别为159.10亿元、71.70亿元、65.38亿元和53.75亿元。另外,持有理财产品达十亿元规模的上市公司共有63家,合计认购金额约1496亿元,占总金额近六成。

上市公司纷纷以自有或闲置募集资金抢购理财产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无可厚非,但值得注意的是,扎堆理财带来投资收益与业绩拉升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主业不振的信号。

以159.1亿滚动认购金额高居榜首的大康牧业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1448.34万元,净利润554.08万元,其中购买理财产品获得的投资收益3064.73万元;今年前三季度大康牧业净利润为1059.36万元,同比飙升逾50倍,而通过投资理财产品带来的投资收益高达6510.65万元,超过净利润的6倍,业绩贡献之大可见一斑。

大康牧业今年一季度的投资收益为-2.27万元,当期公司的净利润为亏损447.14万元。同样在无理财产品投资收益贡献背景下,2013年大康牧业净利润仅为285.51万元,2012年更亏损达1897.67万元。可见,没有理财产品的巨额收益,大康牧业今年再次亏损没有悬念。

累计认购规模紧随其后的双汇发展、紫金矿业和招商轮船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均逾亿元。三季报显示,招商轮船2014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2.52亿元,约占公司同期净利润的八成。

理财产品的业绩贡献,对这些上市公司似乎显得尤为重要。

从产品种类看,多数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安全性、流动性较高的短期银行保本理财产品。今年以来,大康牧业合计共购买23个理财产品,预计最低收益率从3.80%至5.70%不等,产品期限最短30天,最长91天。

界面新闻发现,热衷购买理财产品排名前二十的上市公司多集中于有色金属冶炼、煤炭、农副食品加工、运输、化工等产能过剩的行业。

行业产能过剩,实业不景气,此时若将冗余资金加大主业投资,势必会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上市公司转投理财产品,实则也是无奈之举。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上市公司一手豪赌理财,一手谋划融资圈钱。

2013年,大康牧业定向增发50亿谋求公司转型。但公司似乎并不满足于此,2014年6月17日,大康牧业再次公布定增预案,拟向十名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不超过25.1亿元,用于收购大股东鹏欣集团新设的香港公司的股权。但与此同时,公司却滚动投入160亿变身银行理财“大户”。

与之相似的是招商轮船,2014年认购理财产品滚动投入逾50亿,而11月18日发布增发预案,拟募资不超过20亿元,用于购建“4+1”艘节能环保型VLCC油轮和6艘节能环保型散货船。

至于这些理财“大户”究竟差不差钱,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