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成都成功从全球引进外国人才2262名,累计引进创新创业海归达1.6万余人。
4月27日,外籍“蓉漂”葛燕希(Daisy)与成都老公举行婚礼 博文/摄影
4月28日,成都首个“蓉漂人才日”,5个主场活动,22场区(市)县专场活动点燃“蓉漂”热情。
已在成都生活4年的资深外籍“蓉漂”葛燕希(Daisy)尤其忙碌,前一天刚刚和成都老公举行了婚礼的她匆匆赶到“蓉漂人才日”系列活动现场,和“老外HERE”团队一起给100个外国人做分享——讲述成都的利好政策。
同样忙碌的还有易冲无线的潘思铭,这一天,他要接待9拨客户参观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工厂,“两拨是外国客户”,回国近2年,为了把无线电芯片技术做到世界领先水平,他变得争分夺秒。
中国已经充分融入全球化浪潮,正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眼光长远的城市把选才的视野从全国的“13亿”转向世界的“70亿”,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力资源,让人才由“数量时代”转向“质量时代”。
成都肩负着向西向南开放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使命,其城市发展潜力、产业优势、对外开放格局以及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着来自世界的人才。
这些全球化人才带来的国际视野、高端技术、跨文化沟通能力,在成都融合、碰撞,生发出新的创新力和开放力,正加速成都走向世界。
“我完全没有想到,随手翻译的出入境管理新规会如此受欢迎。”来自英国伦敦的葛燕希讲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她是老外HERE的合伙人之一。
她和任丽娟以及另外5名来自四个国家的朋友一起创立了专注外籍人力资源服务的中介机构——老外HERE。在成都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推出“成都出入境改革创新十五条”后,老外HERE在自有新媒体平台上推送了英文翻译稿,“一天就产生8000多的浏览量,甚至有其他城市的外国朋友来咨询。”
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家人可申请在华永久居住、在华高校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在蓉创新创业可申请最长5年签证……除了停居留新政之外,外籍“蓉漂”可享受与国人同等的成都市“产业新政50条”“人才新政12条”“蓉城人才绿卡”制度,高新区的“金熊猫”计划等政策待遇。
“利好政策非常多,因为语言障碍,很多外国人搞不清楚,来找我们咨询。”葛燕希跟成都高新区申请在国际人才中心设立专门的咨询台,还将在“蓉漂人才日”当天,邀请政府工作人员为100名外籍人士做政策讲解。
近两三年来,葛燕希和任丽娟都很明显地感到在成都各级党委政府的助推下,掀起了一股海外“招人”风。
根据“成都人才新政12条”,成都对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引进的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给予补贴,对于帮助企业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机构给予奖励。
成都甚至将触角伸到国外,对接欧美当地资源,帮助企业“走出去”“招人”,吸引海外人才来蓉创新创业。
2017年,成都市海外人才工作站在美国、德国之外新增加拿大,建设20个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瞄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发达城市和全球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最为集中的区域,全面开启了成都市海外引才战略。
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成都成功从全球引进外国人才2262名,累计引进创新创业海归达1.6万余人。
但是,这个数量远远不够。目前,我国国际人才占常住人口比重0.06%,而世界一般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3%,发达国家的比例则达到10%。此外,海外高层次人才缺口依然很大。
“人才是绝对自由流动的,我相信只要有好的政策、机制、产业,人才的流动比货物会更容易做到。”智联招聘CEO郭盛在第16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会的演讲中说道。
创新发展之地从来都是人才汇聚之地。和成都一样,目光长远的城市纷纷探索多种形式的海外招才引智工作模式,很快,海外将成为下一个城市“抢人”的前沿阵地。
4年多前,学习东亚关系学的波兰人马杰从罗兹来到成都寻找机会,跟大部分外国人来中国做教师不一样,他看中的是中国的贸易前景。
他选对了地方,4年间,他见证了从成都开往罗兹的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开通、成都与罗兹建立友好城市关系、罗兹在成都设立经贸办事处、波兰驻成都总领馆正式开馆。
利用交通和政策便利,他帮助所任职的AGC公司把波兰的高品质食品卖到成都,又为中国引进了多家波兰企业。
前不久,他把公司搬进了新建成的位于成都高新区的中国欧洲中心,马杰记得,4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地,如今已经屹立起一栋大厦,成为“一带一路”地标性建筑,他的事业将在这里迎来新的发展。
不仅是波兰,成都已经成为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仅2017年,就开通1012列国际班列,联通境外14个城市、境内12个城市,构建起便捷高效的泛欧泛亚互联互通高速铁路体系;106条国际地区航线为4980万人次的国内外旅客提供了畅达全球的航空服务。
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用后,成都将形成年旅客吞吐量达1.5亿人次的“一市两场”国际航空枢纽格局。
除了区位优势,成都正在崛起中的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智能装备、食品饮料、休闲旅游、新型金融、现代物流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给全球人才创造了事业发展的机遇。
下个月,2018春季国际人才招聘会将首次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之外走进西部,设立成都专场。
成都企业对外国人才的需求力让“老外HERE”团队感到惊讶。“老外HERE”合伙人之一的任丽娟负责此次招聘会的具体筹备,她告诉记者,团队在决定降低教育类企业的占比之后,她非常忐忑,但是没想到高新区的企业反应热烈,一个月时间就超额完成了招募20家企业的任务。
长期以来,在华就业的外籍人才中,教育类占比最高,但是近两年来,这个比例正在下降。
以“老外HERE”2017年收到的18300份外籍人才简历为例,其中教育类占69.9%,研发类占21.1%、市场产品和管理类各占2.8%。
“相比前两年,教育类占比明显下降。不仅是游戏公司、互联网公司找我们挖海外市场和研发人员,传统家电企业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招聘外国人。”
随着企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海外直聘成为“老外HERE”的主打业务,2017年,“老外HERE”设立了英国办公室和南非办公室,与当地多所名校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直接将最匹配企业需求的人才挖回成都。
4月14日,在第16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成都首次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越来越多的全球人才已经在用脚投票。
成都是休闲之都,但在很多海归的眼中,它更是一个价值实现之地。凭借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前景,成都在海归吸引力上升最快城市榜单中排名第三。
在这里,不以安逸为目的、停不下来的“蓉漂”越来越多。贺大玮和潘思铭就是其中两位,他们同样毕业于清华电机系,并在美国读博深造、硅谷工作。2016年,他们回国在成都成立易冲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国外薪水高,但是挑战少,事业有天花板,相比,国内机遇非常多。”贺大玮说。
不安于安逸的他们,每天工作近20小时,两年时间就交出傲人成绩:5人的研发团队依托成都成熟的人才储备拓展至180人,他们基于共振耦合的无线电技术,推出国内领先的接收和发射芯片,芯片部分参数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
“易冲无线目前拥有50多个底层技术的专利,我们是中国本土无线充电行业的NO.1,放在世界上,我们也名列前茅。”贺大玮说,易冲无线还收购了无线行业的创始者——香港CP公司,将客户拓展至欧、美、日、韩等国,丰田汽车、Nexus、微软、索尼、LG、Verizon、Zens成为贺大玮团队的大客户。
引进的是海外高层次人才,走出去的是中国技术和世界品牌,像贺大玮和潘思铭这样的例子在成都并不罕见。
海归邹学明和他的团队研发制造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T大孔径超导核磁共振医学成像系统,打破了国外在这一领域长达25年的技术和市场垄断。
海归王先生促进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叶片项目落户成都,带来8亿元投资和配套项目,形成全产业链的“航空动力小镇”。
……
目前,聚集在成都市的海外创新创业海归达1.6万余人,仅中国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就先后引进2706名海归,创办1327家企业。
“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办一个企业,形成一个产业”,海外高层次人才带来的产业链效应已经成为共识,他们在自我实现的同时,带动城市产业的创新发展。
全球范围看,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人才新政”已经为成都赢得了先发优势,为新经济发展培育了土壤。
贺大玮说,易冲无线的目标是做无线充电领域的独角兽,而成都的目标是,到2022年新经济企业达到10万家以上,独角兽企业7家以上,潜在独角兽企业6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