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韦斯·安德森的新片《犬之岛》。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韦斯·安德森的新片《犬之岛》。
继《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之后,“强迫症”导演韦斯·安德森的第二部动画长片《犬之岛》于4月20日和中国观众见面了,与前作相比,这部以汪星人为主角的电影更具现实批判意义。
《犬之岛》的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日本,一场犬流感让整个城市陷入恐慌,本就是猫奴的市长小林趁机下令将城市里的所有犬类都流放到一座名叫“垃圾岛”的孤岛上(导演称“垃圾岛”的原型为日本著名的无人荒岛“军舰岛”),连自己侄子小林中孝的爱犬点点也不放过。为了找回点点,中孝偷偷驾驶一架小型飞机前往“垃圾岛”,在五只性格迥异的汪星人的帮助下,中孝救回了点点,还戳穿了市长的阴谋,让流离失所的狗狗们重返家园。
在影片的美术设计层面,安德森再次展示了他的迷影情结和对细节的精雕细琢,黑泽明、小津安二郎和宫崎骏等日本电影大师的作品都是他的灵感来源。然而,影片也因大量“堆砌”相扑、樱花、寿司、俳句等日本文化元素而被诟病为一种“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在故事层面,影片对日本历史和现实政治的影射,及其“以犬喻人”对种族问题进行的反思引发了许多讨论,甚至还有评论将影片与二战期间美国政府非法关押日裔美国人的历史联系在了一起。
韦斯·安德森的电影一向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对对称构图“强迫症”般的苛求而闻名,《犬之岛》也不例外,观众最期待看到的,就是导演如何以他的方式来再现独树一帜的日本文化。《三联生活周刊》的评论认为,从《穿越大吉岭》到《布达佩斯大饭店》再到《犬之岛》,充满异域风情的空间设计一直是韦斯·安德森电影的特色之一,这部分源于他本人的迷影情结,世界各国的伟大电影都是他创作的灵感来源。《穿越大吉岭》是致敬印度电影大师萨蒂亚吉特·雷伊,《布达佩斯大饭店》是对那些以中欧为背景的好莱坞电影的再现,《犬之岛》则受到了黑泽明、宫崎骏等日本电影人美学风格的启发。除了安德森作为影迷的私心,《犬之岛》的故事中透出的那种人的孤独感和生活的秩序感似乎也格外适合在日本文化的语境中呈现。
韦斯·安德森并不讳言黑泽明对他的影响,但在他看来,这种影响并不体现在影片中某个具体的场景或情节,影响他的,是黑泽明电影中对钝感的日本人和黑暗的现实世界淋漓尽致的刻画。如果说《犬之岛》的整体气质源于黑泽明,那么其中的空间和建筑设计则来自另一位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小津对战后日本家庭生活的描摹细腻而深刻,那些亲情故事大多发生在传统的日式建筑里,局促的空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日本人的家庭关系。在《犬之岛》中,人与人、人与狗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导演对空间的运用,艺术指导保罗·哈罗德认为,与其说是安德森借鉴了小津,不如说是他们本来就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擅长使用对称的元素,以及对角色进行结构性布局。
尽管如此,《犬之岛》中的日本与真实的日本仍有一定距离,在影片的美术设计埃里卡·多恩看来,这是韦斯·安德森故意所为。就像当年的《布达佩斯大饭店》,观众很容易从安德森使用的视觉元素中识别出电影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但影片却不戳破,可以营造出一种疏离、架空的效果。
但在一些西方影评人看来,韦斯·安德森在《犬之岛》中对日本文化的处理难逃“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之嫌。在一篇“澎湃新闻·有戏”的评论中,作者韦伊列举了一些西方影评人的观点。首先对安德森发难的《洛杉矶时报》的是亚裔影评人Justin Chang,虽然他大体上肯定了影片的艺术水准,但也指出,导演在塑造片中的日本人角色时,落入了种族刻板印象的窠臼。随后,日裔影评人Jen Yamato也在推特上表示:“本片号称是在致敬,实际却以多种方式故意无视、挪用、排挤了日本文化和日本民众,这真的很丑陋。”
所谓“文化挪用”,指的是处于强势地位的某种文化,从弱势文化那里借用一些元素,这种借用并不是平等的文化交流,由于殖民主义和不平等权力关系的存在,它往往被认为是对弱势文化的一种冒犯和消费。同时,判断“文化挪用”的标准,也相对模糊,是不是所有借用了异国异族文化元素的行为都可以被扣上“文化挪用”的帽子,真诚的欣赏和致敬又是否存在呢?
在一些西方影评人看来,自称对日本文化充满感情的韦斯·安德森,在《犬之岛》中植入了大量西方人眼中最具特色的日本文化元素,如相扑、动漫、樱花、寿司、太鼓、俳句等等,在营造异国情调的同时,也暴露了创作者的刻板印象。《滚石》杂志的影评人David Fear就认为,“向外国文化致敬,和把从外国电影中捡拾来的各种元素堆砌在一起,当做某种富有异域情调的背景板,根本就是两回事,不可混为一谈。这正是《犬之岛》的问题所在。”
另一个争议点在于影片中的唯一一个白人角色,美国交换生翠西。许多影评人在这个角色身上看到了“白人救世主”的影子,是她在日本民众还被政府蒙在鼓里的时候,第一个揭竿而起,声讨阴谋家市长,并最终伸张了正义。因此,有批评者认为,安德森所谓“《犬之岛》是写给日本的一封情书”不过是个幌子,日本只是影片的背景板,故事仍然遵循了标准的“美国白人拯救世界”的叙事套路。
有趣的是,在批评《犬之岛》的声音在西方社交媒体上最猛烈的那几天,批评的始作俑者Justin Change接受了英国《每日电讯报》采访,他表示自己并没有被《犬之岛》冒犯到,也无疑对它宣战,是网友误读了他的影评。与此同时,供职于《纽约》杂志的日裔影评人Emily Yoshida采访了几位看过《犬之岛》的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他们大多表示很喜欢这部电影,认为其中对日本文化的呈现并无不敬之处。
一边是西方影评人(少数几位为亚裔,大多数是白人)为日本文化和日本观众鸣不平,另一边,日本本土观众自己却表示并未感到冒犯。事实上,早先关于《奇异博士》中的蒂尔达·斯文顿一角、《攻壳机动队》中斯嘉丽·约翰逊一角以及《长城》中马特·达蒙一角涉嫌“洗白”(whitewashing)——即用白人演员扮演亚裔角色——的争议,也都是西方媒体和欧美吃瓜群众炒得火热,而亚洲观众反而无动于衷、见怪不怪。
评论认为,这种现象一方面是西方长期文化强势的结果;另一方面,西方媒体在反思自身的同时,也有意无意地扮演起了“白人救世主”的角色,对于东方主义的批判,本身又呈现出某种东方主义的色彩来。
《犬之岛》的故事灵感来自安德森的上一部定格动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在创作《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过程中,安德森偶然看到伦敦泰晤士河岸边的一块路牌上写着“犬之岛”,据说这里曾经是国王猎狗的地方,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片工业区。于是安德森想到了一个关于一群狗和孤岛的故事,这就是《犬之岛》的雏形。
在“澎湃新闻·有戏”的评论《犬之岛:藏在温情想象中的种族灾难史》中,作者兔恰恰认为,比起《布达佩斯大饭店》对二战历史的匆匆一瞥,《犬之岛》中对日本政治和历史的影射则要具体得多。例如,小林中孝坠落到流放狗狗的荒岛上时,岛上升起了一团“蘑菇云”,让人联想到美军在日本投下的第一颗原子弹的名字就叫“小男孩”(little boy);此外,影片还讽刺了日本的“世袭”政治世家,甚至五位狗狗主角的名字,也对应着《华族令》中所划分的五种贵族爵位。
兔恰恰认为,《犬之岛》是一部以犬写人的电影。导演对日语、英语两种语言的安排体现了这样的用心。片中所有的狗狗都讲英语,而几个人类角色(日本人)则讲的是日语,他们的对白既没有英文配音,也没有英文字幕,英语世界的观众只能通过人物的表情、手势来猜个大概。这种设计营造出一种有趣的效果,那就是由于语言的区隔,(除了少数能听懂日语的观众之外的)大部分观众都自动与狗狗站到了同一阵营,仿佛大多数人都变成了狗,而只有少数人还是人——导演借人与狗的关系讨论人类社会内部种族问题的意图呼之欲出。
在几乎所有评论都聚焦于《犬之岛》与日本历史、政治的关系时,豆瓣网友Kaka2011却认为,尽管安德森用大量日本元素为《犬之岛》定制了一件华丽的和服,但在这件和服下面还隐藏着一段“美国往事”,那就是二战期间日裔美国人被关押的历史。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反日情绪,甚至出现了在美生活的日本人正在帮助日军发动进攻的谣言。罗斯福总统于1942年2月19日下达行政命令,将国内部分地区划定为战区,军方有权对战区内的居民进行限制,甚至强制他们迁出战区。由于战时的紧张局势以及罗斯福本人极高的威望,他治下的美国政府权力之大,在美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于是,美国西海岸的11万日裔美国人在西部防区长官约翰·德维特(John L. DeWitt)的命令下,被强行遣送至位于深山荒漠之中的集中营。
德维特在这次“撤离”行动的最终报告中称,日裔美国人的种族特征使“我们”无法判断其对美国是否忠诚,德维特无视大量日裔美国人拥有美国公民身份的事实,仅基于所谓的“种族特征”,就对他们进行“流放”,与《犬之岛》中小林市长驱赶犬类的做法如出一辙。而在现实中,身处集中营的日裔美国人也像影片中的狗狗一样,乐观地面对凭空降临在他们身上的灾难,他们坚持每天升美国国旗,学习知识、勤于锻炼,为日后自由的生活做准备。
在美国正式参战之后,以日裔美国人为主力的422军团战功卓著,是美国历史上受到嘉奖最多的军团。422军团最早由夏威夷的日裔美国人整编而成,后来开赴欧洲与德国和意大利的法西斯英勇作战,以牺牲将近800人的代价,救出了200多名被围困的德克萨斯军团士兵。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仍有亲人被关在集中营里(夏威夷也设有日裔集中营,但相对美国本土而言关押的人数较少),但他们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对美国的忠诚,让种族歧视的当权派编造的谣言不攻自破,为自己和族群赢得了自由和尊严。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