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投公司已经沽清所持黑石集团股份。与此同时,中投公司入股逾十年,中资企业也借助黑石集团这艘大船得以完成一系列海外并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首发于《财经》杂志(ID:i-caijing),界面新闻获授权转载。作者:秦嘉敏 编辑:王东
近期,中投公司已经沽清所持黑石集团股份。中投公司的这笔投资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亏损而被屡屡提起。与此同时,中投公司入股逾十年,中资企业也借助黑石集团这艘大船得以完成一系列海外并购。
在3月1日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提交的2017年度报告当中,北京万德福投资有限公司(Beijing Wonderful Investments,下称“万德福投资”)的名字不再出现。而其2016年报显示,万德福投资持有公司约5447万无表决权的普通股股票。中投国际有限责任公司持有万德福投资100%的股权。前者是中投公司的子公司。
中投公司回应称,公司根据市场变化和组合调整需要,对该项目进行了正常的市场操作。黑石集团的年报显示,中投公司自2012年以来一直在减持其持有的股票。此前一次大规模的减持发生在2013年,当时中投公司减持了约2419万股黑石集团股票。
2007年6月,黑石集团(BX.N)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初始发行价为每股31美元。当时还在筹备中的中投公司斥资30亿美元在黑石集团上市之前入股,占黑石集团扩大后股份的9.37%。这笔投资的每股价格为29.605美元,即IPO价格的95.5%。不过此后金融海啸来袭,黑石集团的股价一度跌至每股2.06元的低点,中投公司亦被“套牢”。
这笔交易甚至被《时代》杂志评为2007年10大最差商业交易。2008年10月,中投公司耗资2.5亿美元增持了黑石集团2.5%的股权,从而降低持股成本。直到2014年,黑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才公开表示,在7年时间里“我们的股票为中投创造了35%的总体回报(包括所支付的股息)。”
中投公司原总经理、首席投资官高西庆对此的观点是,“黑石的投资总体从宏观角度讲是值得的,是可以做的。”此前他曾对媒体表示,从成本上的回收来说,事实上中投并没有赔钱。从另一个角度讲,中投作为一个新成立的主权财富基金,有很多知识经验需要学习,有很多信息需要得到。“我们投了几家金融机构,各家里面黑石对于中投的帮助在那几年里是最大的之一。”
有市场人士认为,该笔投资后黑石带着中投上国际市场,以及人员的培训和交流对中投是无比重要的。对于当时刚刚成立的中投而言,这比单纯计算收益率要更重要。
事实上,在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的许多交易中都闪现着黑石集团的身影,它不仅扮演着提供金融咨询服务的投行角色,很多时候它还扮演着标的卖方的角色。并购网站晨哨统计发现,包括万科、万达、恒大、安邦等大型民企和中国化工、华润等国有企业都曾与黑石集团有过交易。
与此同时,黑石集团也借助这一关系进一步涉足中国市场。仅在2007年9月,黑石集团就出资6亿美元购入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20%的股权。后者是由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管理的大型国有企业。
2007年12月,中投公司与另一家国外金融机构摩根士丹利签订协议,购买该公司56亿美元面值到期强制转股债券,期限为两年零七个月,期间按照年息9%按季支付利息,到期后必须转换为摩根士丹利公司上市交易的股票。
中投公司强调称,对黑石集团的投资已取得正收益。“经过十年的投资与合作,中投和黑石在多个方面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与协作。目前,中投与黑石还在泛行业PE/房地产基金、跟投和直投项目、对冲基金等多个领域,共同开展了一些投资。”
中投公司与黑石集团的最近一次交易是2017年6月。黑石集团将其管理的房地产基金持有的泛欧洲物流公司Logicor以122.5亿欧元的价格出售给中投公司。Logicor在17个国家拥有和经营总计1.47亿平方英尺的高质量物流资产组合,其中70%以上集中在英国,德国,法国和南欧。
中投公司承担着国家外汇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是中国唯一和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根据中投公司披露的信息,2017年中投境外投资收益率超16%。截至2017年底,中投的资产规模从2490亿美元增至超过9300亿美元,国有资本年化增值率达到14.38%,“相当于十年再造了3个中投”。
根据其年度报告,中投公司2016年境外投资净收益率按美元计算为6.22%,自公司成立以来的累计年化净收益率为4.76%。作为比较,2000年8月设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16年投资收益率为1.73%,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37%。当地时间3月16日,黑石集团股价报收于每股33.79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