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两场船戏、实拍打飞机,我们把诺兰“活剥”了

虽然有许多槽点,但《敦刻尔克》仍然是一部可被载入影史的伟大作品。

 |  关灯拆电影KTL

对《敦刻尔克》期待已久的观众朋友,洗洗碎吧。

这并非10亿诺粉所熟悉的诺式烧脑大片。

陈小姐在洛杉矶看第一遍时就睡着了。

关灯主编MAX,诺兰亲爹粉,还巴望我在美国看完就扔一篇文章给他,那段日子,我淹死在了他比太平洋还深的鄙视中。

我差点就不能在他手下做一枚安静的写手了,直到国内上映第一天伊自己去看。

完美。

第一遍睡着又怎样?

你和男朋友第一次很完美么?

这片子槽点很多啊。

男人全部穿一色一样难看的军装,没故事、没情节、音乐没旋律。

好比一群女人全部穿线衫线裤逃难你们直男要看吗?啊要看吗?!

救援船只说来就来,高潮戏没铺垫,就像做爱没前戏。

一架没油的飞机优雅地在敌区滑行了一首诗的距离也不被击落,爱国情怀说煽就煽,我睡着了也有太多细节要吐糟好吗?

但是。

有些男人不是为了跟你恋爱而活着。

有些电影不是为了让你只看一遍而拍摄。

在我仔仔细细看完第三遍,为此文思考了不下五个标题以后,请注意,我要真诚地说一句:

虽然有许多槽点,但《敦刻尔克》仍然是一部可被载入影史的伟大作品。

关灯特约,请勿转载

作者:陈黛曦

诺兰的制片人和老婆都可以换成我

首先,让我拿出初中作文“先抑后扬”的人物刻画技巧。

我们先来看看诺兰的敦刻尔克海滩。

陈小姐实在忍不住……

哥哥,排队领海鲜耗?

蛤?对美术没感觉吗?

那给你看一下别人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时的海滩。

英国影片《赎罪》

从画面细节里就可以看出,《赎罪》的这个影史著名长镜头在美术上下了巨大的功夫。

残败的摩天轮,疲惫的马匹,精神涣散的战士们……

被德国军队打得溃不成军,落花流水的军队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才叫吃了败仗好吗?

就一个海滩的场景刻画,可见诺兰拍《敦刻尔克》重点不在将观众带入一个战败气氛的真实现场。

难怪导演无数次在媒体上强调,宝宝没有做一部战争片,宝宝做的是一部有关生存的悬疑片。

他对这场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诠释从场面到主题并没有新意。

战争在《敦刻尔克》中如逃婚的新郎一样尴尬地缺席。

全片最抓人的几场肉戏都做在两组人物的“海难逃生”这个点上。

一组逃生小队是几位英国新兵。

另一个逃生主角聚焦了迫降海面的空军。

海难逃生的桥段让观众产生强大的代入感,剧中人物与死神争分夺秒地赛跑。

战争成为影片海难逃生的背景式的原因,就如同著名海难片《泰坦尼克号》中,撞冰山的意外是海难的原因一样。

我们来看一下这两部影片中海难段落的编剧技巧有几种相似性。

首先的相似之处是“被锁船舱”。

船要沉了,海水涌进船舱,一群人被锁在舱门里,眼睁睁看着自己即将淹死。

第二点相似处是“沉船时刻”。

船即将沉没,有人迫不及待地跳海,有人拼死在船上留到最后一刻,有人在海水里不幸被螺旋桨的吸力卷进了死亡。

第三相似处是“争夺逃生艇”。

因为海面上还有空袭,《敦刻尔克》中有一场海面燃油的惨烈桥段,水中的士兵们一旦浮出水面,就被烧死。

但是除了微弱的战争因素,单把这些海难逃生桥段抽离出来,你会看到海难片编剧技巧的固化手势。

难怪有的影评人认为,《敦刻尔克》不是一部战争片,更接近一部灾难片。

如果不了解这部影片对于影史的两大“革命性”意义,这部影片是真的很容易看睡着,尤其是女生。

因为对于女生来说,这两点都超“催眠"的。

后退,文科女陈小姐要甩技术知识点了!

第一点重大意义在于清晰度。

这么说吧,wuli诺兰有为革命保护视力的清晰癖。

满足对清晰度无止尽追求的大直男,IMAX公司无疑是最佳拍档。

诺兰简直是为大片而生的,不,为IMAX公司而生的。

有女生到今天还会扇着睫毛问,为什么你家诺兰要用胶片拍电影呢?数字技术不是已经高到16K了吗?

宝宝你怎么不说18K?不是金戒指好吗?

wuli诺兰钟情于胶片,不是他有什么对于古典电影的怪癖。

陈小姐告诉你,在顶尖胶片的成像面前,数字技术并没有超越胶片。

顶尖胶片至少可以呈现6K画面,甚至可以达到8K,而数字成像,哪怕拍《比利林恩》的索尼120帧设备,顶多达到的画面解析度也只是4K。

所以,是的,如果用IMAX胶片放映机放映70mm胶片格式(拍摄用65mm,放映时拉伸)的《敦刻尔克》,这么跟你说吧,你就会真的有进入了电影场景中的感觉。

所以,真正超高清质感的2D电影,是比3D电影更让你身临其境。

这是诺兰不哈3D的原因。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大直男要把观众带进电影场景的决心。

很多报道都写过,《敦刻尔克》中有大约70%的片段是用15片孔的65mm IMAX胶片摄影机拍摄。

余下的约30%是使用5片孔65mm Panaflex HR Spinning Mirror Reflex摄影机和System 65 Studio摄影机拍摄。

记住,世界上只有IMAX公司生产的65mm的胶片是15孔的,不管它对你意味着什么概念,你只需要记住结论,那就是:

IMAX的65mm 15孔胶片,比世上任何一种65mm胶片都更为显像清晰。

而且,IMAX的胶片只能用IMAX自己的摄影机拍,冲出来只能用IMAX自己的放映机放,与其他品牌的设备都不兼容。

陈小姐觉得IMAX就是胶片界的,苹果。

IMAX内心独白:老子不跟你们兼容。

世上又有几个导演能够租得起IMAX公司只租不卖的摄影机拍片啊?

世上又有几个导演能在自己的影片里用IMAX65mm15孔胶片拍摄70%的镜头。

你知道那有多难吗?

他还让摄影师肩抗……当他的摄影师要有一身蛮力。

电影中那些上天入海的镜头,其实现在的数字技术完全可以棚里绿幕拍,他也不放过,把摄影机升到另一架飞机上,实拍!

陈小姐认为他肯定想:反正IMAX摄影机是去过太空的,上天算个鸟。

电影中飞机坠海的段落,有一个飞行员坠海的主观镜头。

为实拍这个镜头,我兰完全疯了。

器械师居然为IMAX摄影机制作了一个很棒的防撞外壳,可以承受重力冲击。

就这样,只租不卖的IMAX摄影机被他们扔了下去。(捂脸)

他们制定了很好的计划,打算在摄影机俯冲下海后,第一时间打捞摄影机。

摄影师范·霍特玛在采访中回忆说,不幸的是,飞机落水后瞬间就沉没了,还把摄影机连同套件一同拖进了海底。

潜水员把它们打捞起来时,摄影机在海底已经呆了超过90分钟。

水压已经完全损坏了防撞壳,摄影机和胶片匣中也都灌满了海水。

技术人员带着湿漉漉的胶片坐飞机飞回美国洗印,居然发现拍到的镜头安然无恙,色彩依旧、图像清晰。

尼玛不带这样玩的好吗?!

这样出来的一部影片,为的就是让观众“身临其境”。

告诉你们一个悲惨的消息,至少在上海,所有哪怕有IMAX厅的影院也都是IMAX数字放映机,而不是IMAX胶片放映机,所以无论你在哪里看,都不可能看到那个效果。

陈小姐仿佛顿悟诺兰这次的来华宣传根本没有来上海的原因。

陈小姐在和平影都看到的版本是用2个2K的IMAX数字放映机播放的。

不过其实真的也可以了,坐第八排我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好意思,我的身临其境点比较低,越清晰越晕。

没办法,大脑好的的女人小脑都不好,这是一条古怪的真理。

IMAX胶片放映机全上海只有上海科技馆有,给小朋友们看科教片用的,好想偷出来啊。

如果你不用IMAX胶片看,你其实永远没有看到真正的诺版原味《敦刻尔克》,也不曾细腻感觉到剧组的用心。

那为什么IMAX胶片放映机普通影院没有呢?

废话!为什么你不住湖南路小别野啊?

还有一个段子跟你分享。

要知道,IMAX庞大的摄影机根本放不进那种老式的二战喷火式战斗机,那么飞机里的镜头怎么拍?

陈小姐在国内拍纪录片,如果工作人员说设备放不进去,陈小姐多半说:

那放个gopro吧。

wuli诺诺说NO,老子就要IMAX摄影机进去!

结果你们知道发生什么事吗?

你们仔细看上图摄影机(会转弯)的镜头,我不想说下去了。

所以,这部电影的最大贡献在于,诺兰通过世界顶尖的技术,用一个导演执着而疯狂的野心,让你变成了海滩上的一个士兵,变成船上的一名救援者,变成空中的飞行员。

他让你进入电影,成为其中一个角色。

烧钱都烧那么帅,我真幸福。

《敦刻尔克》这部电影,的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诺兰式大片。没有英雄式的主角,没有超高的戏剧冲突,没有完整的故事。

甚至主题音乐都没有旋律,音乐成了音响、动效的一部分。

你以为汉斯·季莫写不出优美的旋律?

滴答节奏贯穿整部电影,三个不同时空的故事,完美地刻进汉斯·季莫的死亡脚步中。

据说不少影院经理夜观大盘,怕是再有几日,国内数字IMAX厅的《敦刻尔克》排片将会逐渐减少。

wuli诺宝的小追求都被你们这些紧急撤离的IMAX厅毁了。

这比敦刻尔克大撤退还要令我心酸。

看到这里,我才刚刚讲完影片第一点重大意义,已经凌晨2点半了,我要睡了,因为第二大重大意义是影片在叙事上的“革命性”突破。

电影的叙事太牛逼。中国如果有编剧写出一部这样的本, 也许也没有任何制片方敢这样拍摄。

也许许多观众都不一定看出来诺兰在影片中低调地为三条叙事时空都安排了交接点。

三个事件,在三个不同的时间纬度上作不同空间的交叉呈现。突破了平行蒙太奇的叙事概念。是一次叙事上的先锋革命。

我要很有心机地留给我们9月3日13:30杨超导演和葛颖教授两尊评论大神的同声评论场。(地址下方海报)

需要对着影片画面才可以完美地为你指出,三段时空不同的戏,隐秘的交接点都在哪里。

有些男人不是为了与你谈恋爱而生的,但是你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深深爱他。

有些作品不是为了让你看一次而拍的,比如《敦刻尔克》。

上文谨代表陈小姐个人活剥诺兰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