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饮食男女》:食色性也,以食喻性

无论是饮食,还是男女,都含有特殊的关系。

 |  关灯拆电影KTL

每次电影里出现美食,小编心里那个苦啊,什么动作戏、爱情戏,统统都变得没戏,擦着嘴角的口水只想问:“这个哪里有卖的?!我好饿!”

因此当听说葛老师要讲这部小编最爱的美食电影《饮食男女》之后,心里乐开了花。

据统计《饮食男女》2小时的电影中共出现了84道菜,种类从淮扬菜,江浙菜,闽南菜到粤菜,川菜等……它把国宴级别的大菜、功夫菜端上了普通人家的饭桌。

鸡煲翅

刚出锅的鸡放进瓷盅,倒入另一锅鸡汤再炖。

扣肉

卤熟后油锅煎,过冰水,切片上蒸笼,勾芡。

还有小笼

这么多的馅竟然都包进去了?

这个厨师也太讲究了吧?!你和我说这是家宴?

作为一家人周末的家庭聚餐,这些菜显然是过于隆重了。到底为什么片中每一顿饭父亲都要张罗这些国宴级别的菜式呢?

下面葛老师就通过片中的四场家宴,为你细细讲来~

关灯特约,请勿转载

作者:葛颖

《饮食男女》是李安在美国拍完《喜宴》、《推手》后又回到台湾拍的,电影描述了一个年迈丧偶的父亲与三个女儿的家庭关系。

影片一开场,展示了一组父亲做饭的蒙太奇。

杀鱼的动作,是将手与脸的镜头分开交插剪辑的,因为这娴熟的做菜动作需要专业大厨来完成。一位鼎泰丰的师傅出演了这场戏的“手模”。

但是郎雄是一个非常好的演员,他表现老朱认真做饭的面部表情,与这双手配合的天衣无缝,让人感觉这双手就是他。

大厨杀鱼竟然是这样杀的,我当初也是看这个片子才学了这一招。

影片叫《饮食男女》,父亲的角色定位是一个国厨,所以一开场就出现各种各样的食材镜头,从色彩、刀工技法、烹饪方法上把中华美食表现得特别充分。

接下来描述他的三个女儿,分别赋予了三个女儿符号化的形象。

大女儿是个虔诚的基督徒。

二女儿是个高级白领。

幽默的是,老朱是个大厨,小女儿却是个快餐店的打工小妹。

四条叙事线索穿插进行:父亲在家做饭、大女儿听布道、二女儿“加班”、三女儿炸薯条。

每个星期天,父亲和女儿们团坐一桌的聚餐已经成为这个家庭的重要仪式了,所以老爹花功夫、花精力去用心准备,就连餐具也非常的精致。

食色性也,以食喻性

一桌丰富的菜,三个女儿都在,父亲似乎心事重重。

老朱:这两天我……

大家要注意,这句本要说出来的话,老朱从影片的第一顿家庭聚餐开始起了个话头,直到影片的最后一顿饭才说来,过程充满戏剧的曲折性。

打断老朱的,是二女儿异常的神色。二女儿发现了什么呢?

二女儿:煨鱼翅的火腿“耗”了

三女儿:还好嘛

大女儿:爸大概是忘了尝了

一个女儿揭老爹的短,另两个女儿帮老爹遮掩。

其实老爹已经没有味觉了。

这里“没有味觉”是个隐喻,一方面是老爹确实已经没有味觉了,但更深的隐喻是指“有待复苏的性欲”。

女儿们的恋父情结

又是一个聚餐日,菜色和上次完全不同。实在太丰富,连做月子的大补菜糯米膏蟹都端上了餐桌。

父亲用力砸着包着叫花鸡的泥外壳,这个动作略有些破罐破摔的味道,心理憋着的大事一直在找机会说,但是又被大女儿突然打断。

大女儿突然说:我有一件事要跟你们宣布一下,我们等不及了,他要…我又是个教徒。

“他要”,吃瓜群众们应该都懂了。有些事情虔诚的基督徒要等结婚之后才能做,所以大女儿等不及了。

姐妹之间虽然有一层亲属关系,但其实还是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

洗碗时,大女和二女在争谁对父亲更了解,谁对已故的母亲更了解。

大女:你懂什么,妈死的时候你多小啊

二女:再小也比你了解她

大姐仗着自己年纪最大“倚老卖老”,其实还真就是二女儿最了解。

从心理层面讲,女儿在这个家庭里实际上代行了母亲的地位,二女儿之前与大姐一直有争夺,就是两个女儿都想代行母亲之责,这之中同时也包括了对父亲的所有权。

团圆饭吃成了鸿门宴

又是一次全家宴,大姐紧贴着老公的后背,坐在飞驰的机车上,赶去赴约。

小妹也和老公精心打扮。

除了老爹和三个女儿,前来聚餐的还有女儿的同学锦荣(张艾嘉饰)和其母梁伯母(归亚蕾饰)。梁伯母倾慕老朱已久。

这一场的菜式格外丰富,老爹还精心雕刻了冬瓜盅,菜的摆盘都非常讲究。

宴席上,梁伯母完全把自己当女主人了。

老朱第一个给梁伯母盛菜,这个动作是多义的,梁伯母以为老朱对她有意思,其实老朱真正的用意她完全没想到。

席间老朱拼命喝酒壮酒胆,因为重头戏要来了,憋了那么久的话终于要说了。

老朱:我这一辈子怎么做也不能像做菜一样,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来才下锅。

说话间,镜头停在这样一个圆形构图的场景中,家庭成员都已经到齐,预示着一家人团圆了。

梁伯母:有话就说吧,菜都凉啦。

其实里面只有锦荣知道他要说什么,一直低着头,迎接着那个难堪时刻的到来。

老朱:我在关渡找到很好的房子,稍微旧了一点,要整修,那是很好的地方,个把月就可以搬进去了。

亲家:好哇,搬家是好事嘛,新人、新屋、新气象。

老朱:好!

说到这梁伯母低下了头,搞得自己很娇羞的样子。

老朱:梁伯母!

老朱这一叫出口,梁伯母就知道不对了,脸色大变。

老朱:我真的没有把锦荣照顾好,可是我可以对天发誓,只要我老朱有一口气在,我决不让她们母女挨饿受冻。我们家永远欢迎你来玩。

所有人都震撼了。

老朱:您看,这是我上个月在荣总做的健康检查报告,请伯母成全我们。

梁伯母两眼一翻,晕倒在地。

老朱:解开她的领子!

梁伯母:你不要碰我,你这个杀千刀的老朱……拐我女儿……

梁伯母的作用在此时充分显现,使一顿团圆饭吃成了一出闹剧。跟在老朱背后的摄影机用过肩镜头拍下了梁伯母被众人四仰八叉抬出走廊的混乱状态。

紧接着老朱站在走廊口,两眼含泪回望了同样靠在餐厅门边两眼含泪的二女儿。

这一眼,预示着这个男人终于要走了,离开这个家,过手给别人了。

亲情的救赎与味觉的恢复

闹剧过后,老爹也搬出了老房子,家中只剩二女儿了。本来约定好在房子卖掉前,一家人聚最后一次餐,不过最后只有老爹来了。

虽然是回自己家,父亲也买了礼物,进门还保持着老习惯脱鞋。

这就是“礼“,人情世故需要有点讲究的礼数,充分体现父亲对礼节的重视。

二女儿最后了成为老房子的主人,厨房间变成二女儿说了算。

当女儿在厨房忙着做菜的时候,完全做出了一番老爹当年的样子。

喝汤,这段很重要,揭示了味觉的恢复。

老爹喝了一口,迟疑了一下,二女儿马上追问。

二女儿:汤有什么不对啊?

老爹:汤里头姜太多了

二女儿和她爹一样,谁说菜做的不好,是要追根究底的。女儿说这道菜她是按照母亲的方子烧的,味道和从前一模一样。

这一追根究底,二女儿突然发现,老爹竟然吃出味道了?正如前面所说,味觉恢复了,象征意义大家也就懂了。

无论是饮食,还是男女,都含有特殊的关系。这对男女是父女关系,同时也有一层更深刻的关系。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亲情关系,里边既有可亲和被家人需要的一面,也有很多自私的、争夺的、用自己的意志去驾驭别人的一面。

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亲情关系当中的复杂面。

“影片好就好在通过饮食、通过家庭聚餐、以及父亲厨师身份的设计,给我们呈现了一种传统价值已经崩溃的年代当中,人们对于传统人伦亲情的固守和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