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盛顿邮报》被收购后,《纽约时报》成为美国唯一仅存的家族大报,其背后则是奥克斯·苏兹伯格家族坚持不懈的价值取向和信仰,与其他家族企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传承的不单是财富,而是一种“报业贵族”的精神。
文 | 立佳
编辑 | 玲子
《纽约时报》已有165年的历史,有过风光,也有过低谷,经历过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面临过金融危机的冲击,曾经获得过112次普利策奖荣誉。作为一个传承百年的家族报纸,《纽约时报》以其“刊印一切适于刊印的新闻”的独立而勇敢的品质,被誉为“档案记录报”。“灰色女士”是公众对《纽约时报》的戏称,源于其古典严肃的风格和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纽约时报广场
在《华盛顿邮报》被收购后,《纽约时报》成为美国唯一仅存的家族大报,历百年而不衰的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其理想化的新闻信仰。一百多年来,《纽约时报》始终追求新闻质量,坚持“公正报道新闻,无所惧,亦无所私,摆脱两党偏见,摒弃宗教分歧,不受利益所获”的言论原则,坚持“公众知情权”,坚持“刊载一切适宜刊载的新闻”。其背后则是奥克斯·苏兹伯格家族坚持不懈的价值取向和信仰,与其他家族企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传承的不单是财富,而是一种“报业贵族”的精神。
在特朗普参观视察《纽约时报》总部,亲切热情地与员工交流,称《纽约时报》是“世界的瑰宝”,表示“我希望我们可以好好相处”,《纽约时报》对此反应冷淡,并毫不留情面地发表了名为《特朗普,我们决不可能好好相处》的文章。当然,《纽约时报》并非第一次与总统对着来,比如庞奇时代的“五角大楼文件案”,针对的就是时任总统尼克松。《纽约时报》这位“灰色女士”高傲地表示,撕总统,我们是专业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报业贵族的家族故事吧。
特朗普曾到《纽约时报》参观
1851年,雷蒙德(Henry Raymond)创办《纽约每日时报》,意在创办一份纯正、议论平和的报纸,来打破当时在纽约盛行的花花绿绿的新闻报道方式,没过几年,《纽约时报》成为当时美国杰出的报纸。
阿道夫·奥克斯
雷蒙德去世后,《纽约时报》开始走下坡路。1896年,报纸背负30万美元债务,濒临破产的边缘。同一时间,犹太裔小伙儿阿道夫·奥克斯为了解决家族报纸《查塔努加时报》的财务危机奔赴纽约。得知了这一消息后,接近身无分文的阿道夫决定破釜沉舟,收购这家濒临破产的报纸。
阿道夫通过自身良好的诚信和口才,一方面多方贷款,另一方面为“自身财力”虚张声势,巧妙应对债主——最终,他向JP·摩根举债7.5万美元收购了垂死挣扎的《纽约时报》。
阿道夫·奥克斯头像的邮票
在接掌后出版的第一期报纸上,阿道夫刊登了他对《纽约时报》的未来期许:“公正报道新闻,无所惧,亦无所私,不分党派、地域或任何特殊利益,刊印一切适于刊印的新闻”。在当时喧嚣、浮躁却充满活力的纽约,新《纽约时报》无疑是一丝清新的风。
阿道夫在新闻上舍得投入巨资,追求新闻的品质胜于利润。通过提升报纸质量,调整版面内容,增加商业报道,降低报纸售价,阿道夫成功增加了报纸的订阅量,塑造了版面清晰、特点鲜明、格调高雅的《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早期的总部大楼
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得中,《纽约时报》总是遥遥领先;在报纸篇幅上,它又有“货色齐全的新闻超级市场”之称。《纽约时报》在阿道夫的经营之下,取得了巨大成就。与其他报社不同,阿道夫将利润再投资,将《纽约时报》精心打造成可信、全面、客观的媒体形象。
印刷厂一角。《时报》头版一般在午夜印刷,凌晨两点开始装车运送。
阿道夫用自己坚守的理念成就了伟大理想,以严肃、客观、权威的笔调书写着《纽约时报》的传奇。《纽约时报》成为当时美国第一大报纸,与隔海相望的《泰晤士报》被并称为“报纸中的报纸”。为此,《美国新闻史》给予阿道夫这样的评价:“《纽约时报》的历史就是这个男人的历史。”
奥克斯-苏茨伯格家族
当然,作为家族事业的创始人,阿道夫曾为谁来继承他的衣钵纠结许久:是他的外甥朱利叶斯·奥克斯·艾德勒,还是他的女婿阿瑟·海斯·苏兹伯格,而他的女儿伊菲吉涅从不在考虑范围内。
当然,掌门之争绝对是残酷的,两位候选人损失惨重:1932年,阿瑟因压力过大导致心脏病,左手落下了残疾;一年后,艾德勒因精神衰弱,在精神病院呆了六周。因此,阿道夫打算让两人一起担任下任发行人,但是阿瑟强烈表示,“一个公司里,boss只能有一个。”
1935年,阿道夫在临死前把问题抛给朱利叶斯、伊菲吉涅和阿瑟。兄弟和丈夫,应该选谁?伊菲吉涅最后选择了丈夫,同时也让家族陷入了无法修复的分裂和矛盾中:艾德勒一系和苏兹伯格一系从此决裂。1959年,朱利叶斯被迫离开《纽约时报》。
家族图谱
阿瑟1935年执掌《纽约时报》,在面对经济利益与新闻报道的权衡时,阿瑟坚持了岳父的价值取向,推崇品质胜于利润。
二战期间,美国开始对新闻用纸进行限制,每家报社有固定配给。面对过量的战情新闻,很多报纸开始利用战时信息版面大发广告财。而阿瑟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几乎砍掉了所有广告以弥补新闻版面的不足。《纽约时报》对战争的报道远远超过纽约任何一家报纸,这看似荒谬的运营策略却无意中牢牢抓住了读者和广告商。战争结束后,已经产生严重依赖感的读者和精明的广告商很快成为《纽约时报》的忠实“粉丝”。
家族第二代:三姐朱迪斯、四弟老阿瑟、二姐露丝和大姐玛丽安
由于二战期间的卓越表现,1950年代《纽约时报》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报纸。阿道夫力求严肃的新闻报道方式,成为《时报》的传统。《纽约时报》的保守气质与1950年代的社会风尚一致,成为了舆论权威,“新世界的唯一发言人”。
在阿瑟在任期间,《纽约时报》的“自由新闻之声”更是刺激了全美的新闻媒体业,也鼓舞了报社内的记者和编辑们对身为《纽约时报》的雇员而深感自豪和骄傲。
《纽约时报》编辑部,摄于1942年
1961年,阿瑟在一次旅途中中风,之后逐渐隐退。阿瑟和伊菲珍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病中的阿瑟不放心把发行人的位子交给儿子阿瑟·奥克斯·苏兹伯格,反而信任有着永远令人愉快的性格和处事干练作风的奥维尔——阿瑟大女儿玛丽安的丈夫。遗憾的是,奥维尔因病早逝,最后家族的重任还是交到了小儿子阿瑟·奥克斯·苏兹伯格的身上。
1962年12月纽约时报的会议室。
1963年,阿瑟·奥克斯·苏兹伯格(小名庞奇)掌舵《纽约时报》。1971年,《纽约时报》刊登了一份美国国防部关于越战的秘密报告,揭露了美国政府在越南战争期间对公众的谎言与阴谋。
阿瑟·奥克斯·苏兹贝格
文章刊登后,时任总统尼克松极为愤怒,援引《间谍法》以危害国家安全为名,要求《纽约时报》立即停止刊发7000多页的系列报告。倔强的庞奇拒绝妥协,“我们不是为了政府的利益而写稿,而是为了读者,他们有权知道真相”,冒着可能锒铛入狱的风险,继续刊登全文。最终,庞奇引用《宪法第一修正案》绝地反击,坚持对于事实真相,以宪法所赋予的新闻自由和美国公众的知情权为理由,力争公开发表所有一切新闻事实,最终化险为夷。
此次事件成为了庞奇个人的里程碑,使其获得普利策公共服务奖。敢于打破常规的魄力和从不妥协的家族基因,成就了《纽约时报》“庞奇时代”的辉煌。在庞奇的领导下,《纽约时报》获取了三十多个普利策奖项,开展公司的多元化经营,走出经营困境,并促使公司上市,平稳过渡了“五角大楼报告”危机,将公司年收入从1963年的1000万美元带到了1992年的17亿美元,成功得以跻身全球最具影响力报纸的行列,成为一家让对手望尘莫及的多元化上市媒体集团。
时报三代出版人:小阿瑟·苏兹伯格坐在他祖父阿瑟·海斯·苏兹伯格的腿上,身穿制服的父亲阿瑟·奥克斯·苏兹伯格在看着他。
1992年,庞奇去世,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悼念声明中称赞,“庞奇30多年来帮助改变了《纽约时报》,确保了它成为全球最成功和最受欢迎的报纸之一的地位。”
庞奇有意识培养儿子小阿瑟,安排他从报社的最底层做起。在先后接触了驻外记者、广告部经理、出版计划部经理、发行人助理等诸多岗位后,小阿瑟熟知报社经营的各个环节,而且继承了父亲的果敢与坚毅,甚至更具开拓力。
小阿瑟·苏兹伯格
1993年,小阿瑟投资11亿美元,收购《波士顿环球报》,迅速恢复了失地,创造出赢利与发行的新记录。他曾面对数百位美国媒体大佬放言:“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可以创造未来。只有那些可以持续为人们提供知识的公司,才是21世纪媒体行业的真正赢家。”
与庞奇相比,小阿瑟多多少少有些生不逢时,他不得不面对互联网给报纸带来的巨大冲击。作为家族的掌舵人,他要对整个家族负责,“当我们日子不好过的时候,这是我们再投资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提升我们的新闻品质,我坚信这种投资必能有所收获。”
虽然小阿瑟力挽狂澜将《纽约时报》从危机中挽回,然而,传媒技术的变革和美国政治气候的影响仍使《纽约时报》面临极大的挑战。
从2010年开始,小阿瑟尝试逐步把《纽约时报》由印刷版向网络版转变,“我们最终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停止《纽约时报》的印刷,日期待定。”2010年9月8日,小阿瑟的这番表述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没有了每天早晨在地铁站花2美元买一份《纽约时报》的日子,很多美国人无法想象自己的一天将怎么过。
2013年,美国三大报之一的《华盛顿邮报》,以2.5亿美元价格被卖给了科技富豪贝索斯(亚马逊掌门人),至此,《纽约时报》成为美国唯一仅存的家族大报。同年,陈光标收购《纽约时报》的轰动新闻,让人们又将视线集中在奥克斯·苏兹伯格家族。小阿瑟代表家族声明:《纽约时报》是非卖品。
小阿瑟·苏兹伯格出席2012博鳌亚洲论坛
2018年1月1日,被称为“A.G.”的阿瑟·格雷格·苏兹伯格从将从父亲手中接棒,成为第五代出版人。在这之前,A.G.苏兹伯格于2016年10月被任命为公司的副出版人。他毕业于布朗大学,主修政治科学。在进入《时报》工作之前,苏兹伯格在美国几个地方报纸当过记者,2009年加入家族企业,2015年成为副主编。
A. G.苏兹伯格
奥克斯 苏兹伯格家族控制《纽约时报》120多年,但出身嫡系的A.G.苏兹伯格并非没有对手。之前被外界普遍看好的还有他的表兄山姆·多尔尼克和大卫·柏尔皮奇。大卫毕业于哈佛商学院,曾成功推出了《纽约时报》的电子订阅,在商业版颇有成就;而山姆·多尔尼是资深记者,新闻编辑出身,2014年被任命为移动端高级编辑。
A·G·苏兹伯格与两位堂兄弟兼同事——山姆·多尼克(左)和大卫·珀皮奇(右),摄于2016年。
来自不同分支却同样优秀的家族成员都想坐上《纽约时报》的第一把交椅,他们三人都在为未来接任《纽约时报》掌门做相应的准备,尽管外界并没有这三个表兄弟不和的流言传出,但私下关于继承权争夺战中的竞争和矛盾,绝对堪比一场宫斗大剧。
当然,对外他们必须面对纸媒的“凛冬”,必须尽快将公司转型,让活在过去的纸媒尽快适应甚至征服网络时代。而A.G.最终胜出,成为了转型路线的设计师。
在纸媒寒冬中,《纽约时报》一跃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标杆,为全球媒体所仰望。其中,年轻的A.G.功不可没,他积极推进数字化,发布《创新报告》、《2020报告》等。为了吸引读者,《纽约时报》在未来还将适当放下“灰色女士”的严肃风格,使用一些符合社交网络的标题和内容。作为美国最后一家由家族运营的大报,《纽约时报》历经百年风雨,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许多人都相信A.G.能够带领这份报纸走向新纪元。
声 明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转发推荐!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