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摄影  · 山水文化

郎静山,用相机重塑中国画的山水意境

在20世纪30年代,郎静山开创了一条“集锦摄影”的新路,以相机代替画笔,重塑中国画的山水意境,将绘画的高超境界融入摄影艺术之中,并因之驰誉于世界艺坛。

 |  私享艺术

「拿照相机就是我的生活」「相机比太太还重要」「我做集锦照片,是希望以最写实、最传真的摄影工具,融合我国固有画理,以一种善意的理念、实用的价值,创造出美的作品」

——郎静山

郎静山是一个有风骨的人物,他对传统文化精神属性的认同、延伸和再创造,构成了他作品的一种超然的气度和个性。在20世纪30年代,郎静山开创了一条“集锦摄影”的新路,以相机代替画笔,重塑中国画的山水意境,将绘画的高超境界融入摄影艺术之中,并因之驰誉于世界艺坛。

关关雎鸠 1950年 61cmx46.1cm

郎静山,1892年生于江苏淮阴,其自十三岁(1904年)起从事摄影,至1995年以104岁嵩寿仙逝,九十馀年从未间断,参与整个二十世纪中国及世界摄影之发展,历史地位无出其右;郎静山是一个有风骨的人物,他对传统文化精神属性的认同、延伸和再创造,构成了他作品的一种超然的气度和个性。在20世纪30年代,郎静山开创了一条“集锦摄影”的新路,以相机代替画笔,重塑中国画的山水意境,将绘画的高超境界融入摄影艺术之中,并因之驰誉于世界艺坛。郎氏毕生致力推广摄影,融滙东方精神,发展崭新技法,创造独有的摄影语言,不仅参展无数,接受国际奖项、荣誉更多达数十项。

云深不知处 1963年 36.8cmx30.5cm

少小离家老不回

乡音未改鬓毛哀

背影相见不知谁

雾中问客何处去

郎静山1963年作品《云深不知处》,完全脱离了黑白摄影作品对光影、层次与清晰度的要求。而用张大千的背影对着观者,并以茫茫大雾围绕着相中的主角。这可以是梦中的不知状态,可以是飘渺仙境,可说此人想要看清前路,亦可说此人觉前途迷惘,端看者的心在何种状况而定。以浓浓大雾衬托单调的人与树,更是别出心裁。

晓汲清江 1934年 61cmx43.1cm

中国古话论清淡虚灵谓之气韵。《晓汲清江》即是庄子所言“实景轻则虚景现”的表释。由原来的风光照我们更可见其创作之用心。1966年的《晓汲清江》,是郎静山从1934年起经过几次不同的改变而成的作品。

松荫高士 1963年 61cmx48.5cm

暗云春光凝不里

胸怀一片总是强

老树多姿环如宇

仰看虚空誓满志

云峰鸟语 1955年 61cmx49.2cm

晴山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曲径如通幽暮禽相与还

野郊临山角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仙山楼阁 1956年 61cmx46.4cm

归山深浅去

须尽丘壑美

终南阴岭秀

层层山外山

创作难在构图,但是气韵更难。气韵生动并非层层云雾与山峦所生。以道家思想而言,气韵是生命的升华,也就是生命的本质。或者可说是生龙活虎的能量,生命的力量。谢赫六法中所说的“气韵生动”,指的是活泼的绘画精神与生气,这和摄影讲究捕捉刹那间的神韵是雷同的。而郎静山所追求的就是这个。

春树奇峰 1934年 37cmx26cm

归山深浅去

丘壑雄壮美

前枝衬远山

不见桃源路

郎静山先生自己所满意的集锦作品《春树奇峰》,于世界国际沙龙得奖34次。当时并未在底片接合处做出完全的调和,远山与近景反差较强,但明确地传达了距离之概念。

无车运斧 1955年 39.6cmx29.8cm

以中国绘画传统元素的主题兰,并着重于光纤的变化,郎静山对于相同单纯的主题喜做不同的练习,融合创作者自己的精神。

从心理学、视觉美术的观点,往往观者可以把一幅作品分析得十分透彻。而最难的是能够参透作者的意念,及了解其中不可言喻的感受。这是创作者背后的东西。郎静山作品亦不乏此类,由意象暗示观者的作品。

香生九畹 1930年 40.5cmx29cm

晓风残月 1945年 30.4cmx25.2cm

1945年《晓风残月》描绘的是一对恋人,即将离别,彼此的感受如随风飘逐的柳丝般慌乱。恋人的心,于小舟中摇摆不定。踏实的田地也没于湖中,不再可靠。渺小的远山遥不可及,居高临下的柳枝,与几个简单的主体酝酿出感伤的氛围。这一丝丝、一丁点儿的韵味道尽了离愁。

湖山揽胜 1984年 11cmx40.5cm

郎静山先生之作品大多可以中国画理论来诠释,因为他的作品所表现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以传统中国文化思想为创作精神的郎静山,在他的作品《湖山揽胜》《群峰耸翠》及《百鹤图》,更以手卷的型式呈现出中国艺术的精华。

《湖山揽胜》是郎静山晚年的得意之做。这是山水集锦巨构,可说是郎大师将国画山水的构图方式,巧妙地运用在集锦作品上。郎静山先生的作品在于忠实于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将不同的景物按中国传统绘画的布局巧妙地组合在同一画面上,采用散点透视法,远近呼应、浓淡相见、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这幅美丽的国画山水景象,就如同郎静山一生胸襟开朗,宁静与世无争,是先生最后的作品及集锦摄影精华的完结篇,甚具历史与摄影艺术史上双重意义。

衬花云彩 1975年 61cmx51.3cm

迎客松 1933年 61cmx45.7cm

祥和月夜 1957年 61cmx45.6cm

湖滨秋色 1939年 37cmx50cm

隐隐小桥隔风姿

石矶西湖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烟江晚泊 1937年 30.5cmx40.5cm

树影湖光气爽 1960年 35.5cmx25cm

浙江灵隐寺 1945年 33cmx26cm

农舍幽情 1965年 61cmx48.8cm

皑皑白雪片满

虚实相生自然

零落阑珊有致

冬枝对应线山

--- END ---

私享出品

图片来源

自由殿堂

转载请注明

主编:王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