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孝道?父母子女关系应如何把握?
这两天一则“北大男生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还写万字控诉长文”的新闻引发了很多父母子女的探讨,什么是孝道、父母子女关系应如何……
(此文较长,但耐心看完对父母子女关系也许会有深思。)
我们先一边听歌一边看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再来聊聊父母子女常见的家常。
据了解,这位学生叫王猛(化名),从小成绩数一数二,是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而最近,他却写下一封万字书信,里面讲述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种种经历。
万字长信
相对于直面交谈,他更善于文字表达。他不避讳自己性格的“弱点”:“内向,敏感,不善交际”。他认为,这正与父母有关。
他的文字里,满是父母的“肆意操控”、“冲突”和“炫耀”,父母的过度关爱以及缺乏亲情,让他没能树立足够的信心。
这封长信,他于近日完成,前后发给二三十个朋友及同学。他希望给这些已是或即将为人父母的同学一些参考:
万字长信的开头部分文字
被控制的爱:单纯环境限制了社交能力
“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
高中毕业前,所有的社交圈子几乎都在生活的大院里,“朋友,都是父母认识、了解或者听过的”。
五六年级时,自己对奥数很有感觉,而一开始母亲并不乐意让自己去,一次在外参加奥数考试回来后,发现携带的文件夹不见了,找回后发现被人划坏并涂抹,“回到家后,母亲不但没有安慰我,反而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高中时,曾强烈要求到外面的学校上学,但遭到了父母的拒绝。尽管后来考上北大,也因社交障碍很难与人交往。
原本以为,考上北大,就能远离家乡,逃离父母的“控制”,但依然没有。“就在离开前,家人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在他看来,这不是照顾,而是一种控制。
情感的孤儿:向父母求助从未得到支持
在王猛看来,父母并没有关心自己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数次“救助”都没有得到家人的尊重和支持。
小学时,因为不会剥鸡蛋,他遭到同学的取笑,后来传到家里亲戚耳里,又一次遭到了亲戚多次的取笑。
在大院学校上高中时,一次向父母反映自己调座位后身边环境变得糟糕时,也遭到了父亲的打骂,“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凭成绩好?”。
决裂:拉黑父母,“他们本有很多的机会”
2005年春节成了王猛在家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当时,小时候取笑他不会剥鸡蛋的亲戚来到家里,“她看我正在做一件塑料模型就瞟了我一眼,讪笑道‘原来你只有玩模型时,动手能力才不那么差’。”
因为剥鸡蛋的事,多年来频繁遭到嘲笑,这次便没有忍住,猛地站起来怒视相对。“这次,父母依然没保护我,也没对亲戚说不”。
自那以后,王猛便没在家过春节。毕业后,在经历了几年不太顺利的工作后,王猛借着英语优势决定出国读研。
然而父母的“关爱”如影随行,随后就给他找了一位“老朋友”照顾他。在与家人的通信中,王猛讲述了与这位“老朋友”并无共同话题,但父亲却依然要求他学会跟有问题的人交往。
2012年前后,一封长长的决裂信发出,王猛拉黑了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与“家”彻底告别。他不再主动联系家人,也几乎不回复任何信息。“这期间有太多的机会,他们都错过了。”
最近10年,王猛仅回过一次家,还是“例行公事”——更换过期身份证。那是2015年春天,整个行程仅在老家的城市呆了6个小时,只因为需要向父母拿户口本,在家中停留了不到10分钟。
救赎:性格弱点突显,赴美申请心理学研究生
北大毕业后,王猛进入对口专业机构上班,但因动手能力跟不上,交流也出现问题,自卑的心理导致很多事情跟不上,只好离开,此后的几个工作也都不顺利。
事实上,王猛已意识到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并强烈认为这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他决定为自己冒一次险,同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去一个心理学课题组跟组学习,并在之后申请赴美读心理学研究生。
他希望心理学能够帮他弄清楚自身遭遇的问题,与过去抗争,“搞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在美国,王猛曾有一段时间不由自主的会想起从前沮丧的事情,注意力难以集中,他找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这是他第一次做咨询,他足足讲述了6个多小时,“咨询师说我几乎有了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但父母依旧不以为然。
研究生毕业后,王猛回了国,最终在一所高校做起了心理学相关的项目研究。至今父母也不知道他身在何处,最多的信息莫过于“在北京”。
2017年国庆,王猛收到父亲的邮件,邮件中,家人转变了语气,希望聊一些王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王猛没有多说,只冷冷地回了一句“我喜欢的话题有人聊”。
父母搞不懂,儿子为何老揪着过去不放
看到儿子发来的决裂信,一开始父亲老王(化名)没觉得有啥特别,因为儿子类似的“抱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儿子把这封信称为对家人的“最后通牒”,老王没想到,这不像“通牒”的通牒,真成了儿子与家最后的告别。老两口搞不懂儿子为何老是揪着过去不放。
搞不懂的或许不止老两口。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似乎最应该引起重视——为何在这样一个父母受过良好教育,从小成绩优异好学上进,似乎没有任何缺憾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却偏偏脱离了轨道呢?
春节:母亲只能谎称儿子在美国“忙”
这些年来,母亲都会在春节前给儿子发去短信,询问其是否回家过春节。仅有的两次回复还是在几年前,而回复也极为简洁,“有事,不回”和“不”。
近几年,老两口似乎已慢慢习惯了。儿子电话拉黑了,短信不回,也没有什么微信。“每年春节都有人问,你们儿子咋又没回来,我都说他在美国,忙。”
老两口内心期待着儿子的回归,希望与儿子重新建立起亲密联系,他们认为在关系的重建上,主动权仍在儿子那边,家的大门永远打开。
但王猛眼里,已经没法信任他们了。
“可父母就你一个孩子,把你抚养大,送进了令众人向往的高等学府,就这样决裂,你有想过他们的感受吗?”记者反问。“那是他们自作自受。”王猛回答得很干脆。
疑问:明明“正常的”孩子,咋就这样了?
“搞不懂他是啥原因”,可儿子12年不回家过春节,彻底决裂也已6年,身为父母难道真的没有思考过其中的原因吗?
在两人看来,儿子从小到大,到上大学都是正常的。“有什么问题想法都会给我们说,回家也会说学校里的情况,甚至还会做几个新菜。初到美国时,还主动给家里说自己的情况。”
老王认为,在美国做了心理咨询后,加上和“老朋友”的相处不愉快,他就开始不和家里联系了。“这是一个转折事件,总认为我们给他推荐的人不行,是要控制他”。“国内就不说了,国外是完全陌生的环境,我们介绍一个朋友,在必要时候也好有个照管,我们错了吗?”母亲老刘说。
老两口还是没搞懂儿子到底怎么了。
掌控?人生一半都在外边,“问题出在后面啊”
会不会真如儿子所言,是父母从小的掌控和过度保护导致的呢?“要说掌控,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老王说。
母亲老刘也承认,的确对孩子说了很多“不”,但这些也都是原则上的不。对于王猛提及的上学问题,以及父母按照个人喜好决定其衣着,老王说大院内孩子单纯得,选择衣服上,老王则称父母的确会帮其做选择,“但也不是所有”。
小白(化名)是王猛的初高中同学,在小白看来,王猛父母的确在对王猛的保护上有些过度了。小白介绍,当时王猛上学到回家实际上仅有几分钟的距离,不过,但凡下雨天,在下晚自习前,王猛的父母都会出现在教室的后门接他。
寻因反思:忽略了儿子的“不一样”
最近,老王仔细地分析了儿子与家人断绝关系前后的几次转折点,他得出结论,儿子强烈的情绪爆发点往往都在其经历不顺的时候。
“他是状元,到了北大肯定会有比他更好的人,在大学的后期出现情绪异常。之后毕业工作又遭遇不顺,再次出现了情绪问题。到美国学业出现困难,同时在看了心理医生后,把所有的问题归结到了他从小到大的经历上,迁怒于家人。”老王说。
这一点上,小白有同样的观点。“他是当年的理科状元,上了当年北大最好的生物专业,他一直孤僻,不善言语,抗挫折的能力要差一些。”
在王猛的中学老师张老师看来,王猛内向,但有上进心,喜欢跟自己较劲,在班级里孤立少言“大院里,交流有缺陷,交际能力比外边要差一些。”
记者将王猛的万字长信转给了老王一份,希望他能清楚儿子对过往真实的思考和想法。
毕竟儿子远离这么多年,老王其实也有自己的反思。抛开儿子本身性格中的内向,抗挫折能力不强外,觉得自己曾在处理儿子的“求助”上的确存在方式方法的问题,忽略了儿子的心理感受。
“不管怎么样,我们爱儿子,希望能跟他重新联系起来。”母亲老刘说。
对此,网友也是吵翻天了,有同情儿子的,也有指责儿子的!
同情孩子的主要观点:
父母给予孩子生命,不代表孩子是父母的私有物;
为你好、我是你父母、你还小、你长大了就会知道我们这么做的好……往往就是矛盾的起头;
过度关爱这个真的是父母的死穴,打着爱的名义将梦想强加孩子,几乎不考虑孩子的内心,一昧的认为他还小什么都不懂。比方这位父亲最后还没明白自己教育孩子错误的认识。
养育孩子不止是身体上的关爱,还有精神上的关爱,没有受过家庭言语攻击的人是不懂的,就好比赡养父母,是不是只要不停的给钱,给吃的,就可以不停的冷嘲热讽他们?
指责孩子、支持父母的观点:
没有父母就没有你!没有父母的严格管教会上北大吗?父母恩重难报答,要知恩图报!更何况父母把所有美好都无私的给了你。只因自己后来的不如意就怪父母,自己就没问题吗?这么大个人了,总有一天自己也会为人父母就不反思一下吗?
当然也有客观的思考:
@网友A:这孩子选择了反抗所以被指责,如果他听之任之残害自己抑郁了自杀了又会被说什么?你不是他别轻易评论。
@网友B:怎么教育孩子?老一辈一样沉默、棍子底下出孝子?还是夸奖、讲理,但是孩子不一定会听!而且有可能你教的是对的,可是和社会背道而驰!又可能公婆、丈夫妻子教育孩子各不同……
@网友C:很多人指责中式教育,羡慕西方教育,觉得宽松,但是要知道这个基础:西方子女对父母较少索取,比如成年后搬出父母家自力更生,自己买房自己花钱结婚,父母自然没有置喙的底气和余地;可是在中国,结婚要父母买房、办婚礼,甚至孩子还得父母带,什么都牵连在一起,父母的长期干预就自然而然形成。这就好比企业,西方父母投资比较小,大股东是子女,钱都是子女挣的,自然说话算数,而中国的父母是控股大股东,表决权自然就大,因此,这不是捆绑!这是权利义务相适应!投入产出想对等!!!有些人是企图享受中国父母掏心掏肺的经济支持,却拿着西方所谓独立自由的理论要求父母只付出不求回报,这就是耍流氓!!!
对此,第一清官难断家务事;第二身为局外人,没有亲身经历过,无法体会,所以我们不要以自己的情况去要求、评判他们。
但是有一点也许很多人都发现了,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如果你的孩子长大后像一个人,最大可能就是父母。比如这位王猛讨厌排斥父母的管教,但最终也变得和他父亲一样,他对父母的语言暴力就如同他父母对他一样。
你还小、为你好、要听话、等你长大了或当父母了就会懂,你要不是我孩子我还不愿管你、我这么辛苦为了谁……这些话是一些孩子常常会听到的,父母“无私”的爱,都是为了你有更好的未来。
然而更好的未来是什么?需要什么条件?
用工作上的沟通技巧来交流
父母的要求大多是因为他们步入社会体验了社会的残酷,不想孩子走自己的后路,并不是非要孩子出人头地,但是不懂孩子的想法,没有好好沟通,从而造成父母眼中的“不听话”、孩子心中的“暴政”。
看过《最强大脑》的大部分人应该都是佩服羡慕水哥王昱珩的吧,强大、自信、从容,坦言:清华毕业就没上过班,女儿一学期只上半学期课。在他看来,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回到家里则需要平等地交流,而旅行不仅能长见识,也是让了解孩子、让孩子学会面对问题的过程,“一起旅行,面临天气、身体、意外等各种情况,甚至具体到摔跤、洗漱等各种细节。尤其通过跟孩子相处走进她的内心。我们家女儿,爷爷奶奶妈妈的话她也不爱听,但她听我的。因为你们讲100句有98句都是她不爱听的,我就说两句刚好是她能接受的。不是我有多聪明,而是我了解她”。
有些父母在跟孩子沟通时,常会说“我没读过多少书,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你这样就是不对……”,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就会顶撞“你不懂”。
电影《无问西东》中得知沈光耀要去参军,沈母千里迢迢过来对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当初你离家千里,来到这个地方读书,你父亲和我都没有反对过。因为,是我们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禄,没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没经历过的,那些只不过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你的命就没了啊!”
(你看,都是表达别参军、好好活着生儿育女,但是这样一段话沈母说出来就让人容易接受。)
尊重、理解、支持、沟通,这几个词很容易理解,道理大家也都懂,但不代表能做到。
什么是听话?叛逆?
与父母要求的听话相反的是孩子总会有的叛逆,你越要他做什么他越不想,不是喜不喜欢这件事,而只是为了与父母“对抗”。
打个比方,即使父母不要求,很多人也渴望谈恋爱结婚生子,但孩子经常就是抵触父母安排的相亲对象?
人的一辈子其实都在“不听话”,父母本身也是,不管年龄多大,如果人人都听话,那么大家都好好学习、好好工作、结婚生子……不打架、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欺骗、不吵架、不出轨……
孩子是怎样的人?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因此即使同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也不一定相同,所以奥巴马生活在一个暴力吸毒的环境里都能当总统这样的例子不代表什么。
毫无疑问,孩子不是傻子,也不是机器人,他有自己的思想,一个能考上北大的人其心思更加细腻敏感,也许他望着天空思考云层与天气的关系时,你认为他是在偷懒发呆。
一个天才活在一群普通人之中是异类,美剧《生活大爆炸》中天才的谢尔顿上学时因高智商(当然也有情商低的因素)遭受校园暴力,家庭里兄弟姐妹也不怎么理解他,而他的母亲虽然是个普通人,但她知道儿子是天才,不是怪物,处处护着他;而当他遇到莱纳德这些同样天才的人时,他是快乐的、自在的。
成长的空间
你想要他成长为一只雄鹰,却忘了打开窗户给他翱翔天空的机会。母鹰在训练小鹰飞翔时会将它带到悬崖边或高枝上,逼它往下跳学会飞,如果母鹰抱着等你再大你再飞,那小鹰永远也飞不了。因为无论多大,在母亲眼里,即使长成两米的大高个,他也是母亲怀中的襁褓,小小的、一会哭一会笑的……
小孩子学游泳时一开始也经常呛水但很快就学会,学骑自行车时也是从摔倒到学会,溜冰时也是各种摔但很快也学会……而为什么成年人学起来经常比小孩子慢呢?初生牛犊不怕虎,摔倒疼了哭了爬起来继续玩,而成年人有了摔倒=疼=有可能骨折=丢脸=畏惧……的认知。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父母可以护着孩子,但护不了一辈子。
一个从小只会学习,不懂交友的孩子,长大后就能突然变成社交达人?而一个畏惧社交、不懂社交的人在现代社会真能游刃有余的活得很好?
一个从小被勒令不准跟异性多接触的孩子,长大后就能立马学会和异性相处、恋爱、结婚生子?
家
为什么有的人一有时间就买车票买机票回家,而有的孩子即使家里很近过年也不愿回家?
当家这个地方不能给予他温暖、欢乐、支持时,当家带给他的只有愤怒、难过、不理解时,那么回家便成了逃避。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相爱最后却不能在一起,因为相爱容易相处难,相见不如怀念。
对孩子的保护关爱是大多数父母的天性,同样渴望父母关爱、理解、支持、向父母撒娇也是孩子的天性。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论孩子》之中写到: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当然,孩子也要学会理解父母,了解他们的过去,你了解了他们的不易,便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要求,老一辈的父母有些不理解现在时代发展的变化,而年轻人不懂老一辈的艰辛、奋斗、吃过的苦头……这就容易冲突。
不仗着父母子女关系就一方“专制”、一方“索取”,多些沟通、多些尊重、多些理解,新春就要到了,又到一家团聚的时候,孩子回家了,千万不要问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