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印象·刘三姐》破产 实景娱乐是门好生意吗?

无论跨界玩得多么风生水起,资本市场如何几经沉浮,内容本身仍是人们评断一位导演或一种文化衍生品的根本。

 |  娱乐硬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刘小土

编辑|李春晖

2004年3月,《印象·刘三姐》以中国山水实景演出项目开山鼻祖的身份,出现在观众视野。

在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以及国家一级编剧梅帅元等名人的加持下,《印象·刘三姐》首次公演就赢得了广泛关注。此后十几年,《印象·刘三姐》都被视为张艺谋“印象”系列的代表作,也是广西旅游业的重点文化项目,旺季一票难求。

然而近日,相关媒体曝出《印象·刘三姐》已经破产。要知道在2017年国庆黄金周,《印象·刘三姐》还接待游客4.5万人次,为何现在落得如此下场?

据悉,运营《印象·刘三姐》的公司广维文华出现资产问题。该公司估值仅1.7亿元,债务却高达15.8亿元,因此不得不向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2017年12月4日,法院作出裁决,批准公司重整计划草案,重整计划执行之后,北京天创文投演艺有限公司将持有广维文华100%股权。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印象·刘三姐》在广西旅游业上颇具影响,最终法院选择了对广维文华进行了破产重组,而非破产清算,《印象·刘三姐》虽已“易主”,好歹活了下来。

1月25日,王潮歌在微博就破产一事发声。她表示,《印象·刘三姐》有上千人观看过演出,2017年净利润1亿,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典范。

但其中“其实老老实实的经营就挺好的,非要玩另外的游戏……未被金钱覆盖的灵魂还在”一句,似意有所指。

究竟谁搞垮了“刘三姐”?纵观全局,勤勤恳恳的女人,总是免不了走上为玩资本的男人还债的命运。

资本看上“刘三姐”

王潮歌所指“另外的游戏”和“金钱覆盖的灵魂”,正是著名资本玩家丁磊在“刘三姐”身上设下的资本局中局。

注意,这里的丁磊,不是养猪、听歌、做游戏的丁磊,而是广维文华的实际控制人。他在2013年入局广维文华,此后将旗下的广维文华、房地产公司广西恒升集团拉入同一资产多次担保、借贷的债务漩涡中。

“刘三姐”背后的公司本是国企,虽然演出成绩不错,但经营始终不景气。这时资本大佬丁磊横空出世,先进的经营理念特别是资本运作画饼,很快取得了当地领导的信任,低价控股了“刘三姐”。

随后,“刘三姐”先后和上市公司索芙特、ST天龙(现名ST山水)传出绯闻,但收购最终都以失败告终。ST山水还因近3年因信息披露重大遗漏、大股东违规减持等原因被监管层处罚12次。

这样的套路,现在即便是娱乐圈吃瓜群众,也比较熟悉了,就是赵薇和万家文化的故事。文化公司和A股公司,一个需要借壳上市放大梦想,一个需要优质文化概念刺激股价,两者一拍即合。

据每经影视报道,丁磊还曾与其他上市公司接触过,最后又不合作了。而这时候《印象·刘三姐》股权已被反复用于质押、担保,债主遍地。

有传言丁磊在反复质押“刘三姐”中套现十几亿,如今已逃往海外。

而这次广维文华的破产重组,对张艺谋、王潮歌的观印象公司也造成了不小损失。在破产重组之前,广维文华的股东广维集团持股67%,另一股东广西文华持股33%。2016年,观印象通过转让和司法拍卖方式共获广西文华45%股权,合计取得成本因此间接持有广维文华14.85%股权。

如今,广维文华原股东以零价格转让股份给天创文投,这就意味着2017年度广西文华在广维文华的投资收益为零。而观印象对广西文华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高达4711万元。

张艺谋和他的“印象”

当年《印象·刘三姐》成功后,张艺谋、王潮歌等主创联合创立了北京印象文化艺术中心,即后来的观印象公司。2015年7月,三湘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拟发行股份作价19亿元收购观印象。

收购预案显示,张艺谋持有上海观印象65.12%的股权,王潮歌通过天津观印象持有上海印象0.1%的股权,上海观印象则是这次交易标的观印象的观印象持股38.35%的重要股东,因此张艺谋则通过上海观印象间接持有三湘股份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马云也通过云锋基金间接持有观印象50%股权。观印象被收购后,张艺谋团队踏入了资本的市场,张艺谋个人身价则暴涨5亿。

由于观印象被三湘收购时作出了净利润的业绩承诺,2017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公司净利润不低于1.6亿元。如今观印象在广西文化的投资打了水漂,势必对公司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

提到“印象系列”,我们就会想到张艺谋。可事实上,印象系列正呈现着明显的“去张艺谋化”。

如今,“印象系列”包含“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印象武隆”、“印象普陀山”等,后来创作团队又推出了“又见系列”“最忆系列”“归来系列等。

在《印象·大红袍》里,张艺谋负责导演的内容就很少了。等到《印象·普陀》时,他已经从导演变成了艺术顾问。“又见系列”则主要由王潮歌负责,几乎没有了张艺谋的身影。

即便如此,“印象系列”的宣传基本都会带上张艺谋,毕竟他除去首创者的身份,还有中国名导的称号加身。而张艺谋在印象系列后,又导演了北京奥运会、G20晚会。

尽管“刘三姐”公司破产,但是资本层面玩脱了,“非战之罪”。毕竟按王潮歌的说法,2017年还有1亿的净利润。

但“刘三姐”是开山之作也是代表作,整个“印象系列”,却有更多难言之隐。《印象·普陀》在2013-2016年连续亏损四年,《印象·海南岛》则早已“夭折”。而且近几年就有不少人,其中不乏政府官员质疑,“印象系列”的模式如同“加盟连锁”的现代快餐业,不过就是将《印象·刘三姐》拷贝到了不同的地方展示而已,形式雷同、缺乏新意。

最红火的“刘三姐”折在了资本上,其他兄弟姐妹的处境更加尴尬,而整个实景娱乐行业,似乎也这样,一直热闹并尴尬着。

文化圈地运动

实景娱乐项目开发这场“文化圈地运动”,正在全国愈演愈烈。张艺谋之后有了冯小刚,观印象之后各大影视公司也纷纷入局,有华谊、光线、博纳这样的资深影视万家,也有万达、完美、乐视这样的行业新秀,这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新赛道越来越精彩,也越来越耐人寻味。

2017年的年末,光线传媒在实景娱乐上又做出了大动作。12月25日,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同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政府签订《框架协议》,拟于扬州建设一个集影视拍摄制作、教育培训、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影视产业综合体。

虽说公告里为公示具体投资金额,不过根据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政府官网所示,这一项目规划占地面积4000多亩,总投资100亿元。

而早在2014年6月16日,王长田就在上海外滩召开发布会,宣布在上海闵行建设“中国电影世界”项目,同时携手杨澜老公吴征共同成立明星影业公司,双方各占50%。

据悉,项目区域占地面积1200亩,总投资预计100亿元,是集影视剧拍摄、旅游体验、文化休闲、影视产业聚集区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中心和文化产业发展基地。

此举被认为是光线进军实景娱乐的第一步,然而此后该项目三年了无音讯。2016年8月,光线传媒联手大连市合作投资了“光线中国电影世界主题乐园综合体”,投资规模高达100亿元,不过该项目推进速度也不尽如人意。

2017年6月16日,光线传媒发布公告成立新公司现场娱乐,再次表达进军实景娱乐领域的决心,这次跟扬州的合作应该就是后续动作。

相比于光线的踌躇满志又徘徊周折,华谊算是终于等到了一些回报。

2011年,华谊就提出发展实景娱乐。截止目前,华谊已在全国完成了20个项目的布局,包含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西昌华谊兄弟电影小镇、郑州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南京、长沙、郑州等。

但根据华谊公司年报来看,2014年、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业务收入分别为2.34亿、0.56亿、2.56亿以及3.61亿,这意味着四年来,华谊在实景娱乐上的总收入仅有9.07亿,这跟华谊的在这些项目上的投入相比不值一提,据悉,仅在长沙建立的电影小镇就高达30亿元。

在这些项目中,如今最成熟的就是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该项目以冯小刚《一九四二》、《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等冯氏经典电影场景为建筑规划元素,打造了综合商街。

由于冯小刚个人IP的加持,电影公社比其他电影小镇更具优势。冯小刚导演的《芳华》上映后,作为电影拍摄主阵地的“芳华小院”成了新晋“网红景点”,不少影迷们纷纷前往取景地打卡,晒照。

和迪士尼乐园一样,实景娱乐的核心还是IP内容。此前就有媒体指出万达武汉主题乐园的夭折就是因为没有强大IP支撑。对比张艺谋的观印象、冯小刚的电影公社,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

无论跨界玩得多么风生水起,资本市场如何几经沉浮,内容本身仍是人们评断一位导演或一种文化衍生品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