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花两个小时写作业,减负为什么这么难

“减负”很难在短时期内“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灭学业负担也不现实,当务之急是把教育变革诉诸理性思考与真挚关怀,让学生的时间分配得到更合理的调整,让学生从落后的考试形态与学习形态中跳出来,实现智慧地竞争、可持续地发展。

 |  法治周末报

作者:郭立场

孩子们每天花多少时间写作业?1月18日,中国儿童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联合发布的这份《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显示,有近30%的小学生每天要花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完成作业,初中生中的比例达到54.6%,高中生则达到72.4%。与此同时,超过一半的中小学生在放学后几乎没有和朋友玩耍的时间。

2013年,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公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明确,小学一至三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四至六年级作业不超过一个小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减负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以往,减负行动年年有,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种禁令形同虚设,学生负担依然未能摆脱“减而复增”“边减边增”的怪圈。

据了解,不少教师有着“我减负,人家不减负,我就吃亏”的心态,避重就轻、表面应付,而教育主管部门则睁只眼、闭只眼,放任自流,对辖区内的学校“加压”行为不批评、不问责。于是,教育部门及中小学校推出的种种减负办法,也仅仅是减轻了学生在校期间的负担,反而加重了学生放学后的课业负担。

而在向上流通渠道逼仄的情形下,这种行为也最能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许多家长甚至一厢情愿认为孩子“吃不饱”,变本加厉地打听“靠谱”的培训班或家教来让孩子补课,“校内减负,校外增压”有增无减。原本以为有了“减负令”便减轻了学生负担,殊不知,只要有考试存在,负担便积重难返。

学生负担“减而复增”的背后,是社会急切的需求在推波助澜,是“知识考试效应”传递到学校的反映。学生成为“加压”游戏的牺牲品,如果归结为学校及家长的主动选择,显然过于简单。减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在现实土壤与利益纠葛中,摆正各方的角色绝非易事,谁也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教育减负困难重重,根源还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所谓减负只是做了局部的工作,并没有改变中国教育的整体格局,也不能阻止学业竞争不断加剧的趋势。中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评价学生、老师、校长,乃至学校,目前最通行的标准还是成绩和升学率”,道出了“教育的指挥棒指向哪里,整个社会的资源调度就会指向哪里”。

这也警示我们:“减负”光靠主观上的棒喝封堵还远远不够,关键还在于变革招录制度,让优质教育惠及到更多学生身上。

在任何社会中,教育的最终价值都不是为了培养考试能力强、考试分数高的人,而是造就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减负既是学校自身的问题,也是教育系统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短期看,避免“减负令”沦为虚设,需要改观当前应试化的升学模式,改变“考试定终身”的考试制度,改变过于功利化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评价体系。

无论是来自教育内部还是外部环境的改观,唯有进一步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使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群体,才能消弭人们的焦虑情绪和补课冲动。如果不能切实扭转现行的教育体制,纠正乃至消除由来已久的应试教育倾向,不能首先让学生安心求学,“减而复增”就一日难以消除。

当然,“减负”很难在短时期内“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灭学业负担也不现实,当务之急是把教育变革诉诸理性思考与真挚关怀,让学生的时间分配得到更合理的调整,让学生从落后的考试形态与学习形态中跳出来,实现智慧地竞争、可持续地发展。

学习是终身的事业,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不在乎一时的起伏,也不在乎一时的快慢,而在于保持持久的耐力。起跑的优劣并非头等紧要,总想着赢在起跑线上、拼命地冲刺未必可持续。毕竟人不是一台学习机器,持续的、过度的紧张绝非上乘之选,笑到最后的都是一直在跑的人。

(作者系时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