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从传承角度而言,艺术品收藏也是一种家族企业财富的管理模式。
上海富豪圈中,刘益谦绝对是一个奇葩!他的发家历程,谁也无法拷贝。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在股市腾挪跌宕,炒成了“法人股大王”;这只资本猎豹,又看似人傻钱多的土豪,豪赌2.8亿买下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却随手拿来喝口茶.....
2.8亿杯子里的茶水,不知道喝到嘴里是个什么滋味?
从城隍庙老弄堂的街头小贩到资本猎豹
初中缀学的刘益谦,文化程度一栏应填上“小学”吧,可他偏不,硬是弄来一张四川大学法律硕士的学历文凭。呵呵!
(新理益集团董事长、天茂实业集团董事长刘益谦)
与刘益谦相关的最新一则新闻,是A股上市公司国民技术一纸公告。公告称将于11月29日开市起停牌,起因是公司累计投入5亿元与前海旗隆下设的北京旗隆合作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然前海旗隆与北京旗隆相关人员已失联。
媒体高呼,第一大股东、炒股“牛人”刘益谦这次“躺枪”啦!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7胡润百富榜”上,刘益谦在前十名上海富豪中位列第四,财富430亿元。与排名三甲的郭广昌、史玉柱、刘永行相比,1963年出生的刘益谦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首富。郭广昌祖籍浙江,史玉柱是安徽人,刘永行是四川的,而刘益谦则是一个地道的上海人。
刘益谦出生于上海贫民区(上海话“下只角”),与父母、俩兄弟一家人住在上海城隍庙附近老弄堂里的小房子,也就10多平方。按他的说法,没读完初中是为了赚钱,干了多年街头小贩,有个说法是起初帮舅舅卖皮包,做过两年的士司机,还开过20平米不到的百货店。
中国股市自1989年开始试点以来,缺乏理性、悖乎常理,造就了一拨又一拨暴富者,刘益谦就是此中之人。与玩“钱生钱”的股市操作比,开店简直不算正经活儿。刘益谦先是炒卖一波国库券,上海有了股市这个东西后,才从国债转到股票。其中,最令他引以为豪的关键一役,就是1992年炒股票认购证。(新湖系黄伟也是这样发财的)
1992年那个难忘的股票认购证时代,造就了无数“百万元大户”。(当时的百万,相当于今天王健林“1个亿小目标”)当时,有个浙江老板,名叫陈金义,他不仅自己拿了钱买认购证,还得员工买一点作为“分红”。
财大气粗的他,买了一万本认购证,可等换认购证时,大家回家过年了,很多员工名字不全。他寻思,算了!自己一个人买了算了。结果第一次摇号出来,一万本认购证,让他掘金5、6千万元。
当年,陈金义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收购国有企业的民营企业家而轰动全国,拍下上海素有中华第一街之称的南京路6家国有、集体商店,你说他花多少钱?哈哈,才145万元呀!
“百年一遇”的认购证,改变了刘益谦,成了积累亿万身家的关键一役,这是他财富之路的重要转折点。简单地举个例子,他100股“豫园商城 ”(100元/股),卖出时已变成每股1万元,进账近100万元。
据说,作为上海滩第一批认购证的大炒家,刘益谦自己出资买下的认购证其实只有100张,花费3000元,其余的成千上万张,多是“空手套白狼”套来的。这也不奇怪!当时,有几个人真正认识股票认购证、股权分置改革、法人股流通这些新玩意,机会最终留给有心人吧!
光是倒手认购证、炒股,刘益谦也称不上资本猎豹。市场上的摸爬滚打的他,已发现“中国股市最后一座金矿”—— 法人股的潜在价值。他开公司了,不再是“个人投资者”,2000年初,他的“上海新理益投资”成立了。为何取名“新理益”?初中都没上完的刘益谦,却有一番道道:运用新的投资理念获取收益;不那么“文绉绉”的话,其实干的就是“倒腾”法人股。
作为“法人股大王”、大玩家,刘益谦的基本套路是低成本介入、大手笔投资、然后静待升值;除了法人股投资,股市里能“玩”的投资品种,几乎囊括其中。
从2000年10月“新理益”竞拍琼能源952万股法人股开始,刘益谦频频出手,以受让或竞拍的方式,先后进入北大车行、河北华玉、百科药业、安琪酵母、威达医械等上市公司的股东行列,故有“资本猎豹”之名。短短时间,“新理益”先后进入了10多家上市公司前10大股东之列。
2002年12月,“新理益”以1.4亿元的价格,收购湖北“百科药业”约20%的国有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刘益谦第一次尝到了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滋味。
从举牌上海著名的“三无”概念股爱使股份,到入股京东方A,参与保利地产的增发,你可以说刘益谦是资本大鳄,也可以说是资本神奇“掘金者”,反正股市里有刘益谦的身影,就是故事。2011年12月,他的“新理益”曾因做局操控股价,被证监会罚款521万元。
中国股市发展时间虽然不是太长,却成就了众多家族企业,并为他们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刘益谦的发家史,看似另类,其实利用了非对称信息赚钱,毕竟,现实中的资本市场总还是不规范、不完善。
“鸡缸杯大叔”是玩收藏还是洗钱?
有人曾在宁波新建写字楼的工地门口,拍到刘益谦在手推车前吃路边摊的镜头。其实,大佬们的日常生活,若是不装逼不炫富,看起来也没有什么架子。
刘益谦用2.8亿港元拍的成化年间鸡缸杯,本是一只酒杯,用鸡缸杯喝茶,刘益谦其实并不是第一人。收藏专家马未都说,20年前他在日本一个大收藏家家里见过,不过,当时佣人端着用这个斗彩鸡缸杯盛茶时,“我也算见是过世面的人,但还是小心翼翼。”
而刘益谦用鸡缸杯喝茶后,说了一番感受:“光滑得不得了,又糯又温和,语言都无法形容。”
(2014年4月,刘益谦天价拍得斗彩鸡缸杯)
作为收藏大鳄,刘益谦有自己的私人美术馆“龙美术馆”,里面的藏品除2.8亿港元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还有3.48亿港元的“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3.08亿元的王羲之《平安帖》、10.84亿元莫迪利亚尼的《侧卧的裸女》、2.25亿元竞拍成功张大千晚年巨作《桃源图》等一系列重量级藏品。
2017年10月2日,他又在香港苏富比“秋拍”, 以9300万港币竞得傅抱石《西山夜渡图》。
此前,曾有人发文《2.8亿鸡缸杯背后的合法洗钱》指出:“只要国宝帮拼命炒高文物艺术品的价格,刘益谦等人就会源源不断地来钱。道理和股市是一样的。所以无论真货假货,国宝帮都会拼命把它炒上天价,因为文物艺术品市场走低,一大批靠炒高文物字画来循环抵押骗贷的收藏家就会面临破产危机。”
文章给这种靠炒高文物艺术品来凭空掠夺财富的方式,称为“合法洗钱”的方式。发文者批收藏品“合法洗钱”称:“最大的危险来源于中国艺术市场的原罪,为了降低炒作成本,这批合法洗钱的收藏家们的收藏品绝大部分来源都不干净。”
刘益谦在收藏领域的攻城略地,一直引发各方质疑,他自辩“洗钱”传言:在中国,银行就没有艺术品抵押业务,所有参与拍卖的,都是自有资金。“我可以声明,我没有一件艺术品拿去抵押了。”
哪来这么多钱,一次次以破纪录的高价买下一系列的艺术品?对于人们的好奇,刘益谦太太王薇,也是艺术馆的策展人,她说,“我们绝对不会这样做。”(回应帮人洗钱),她称买艺术品,是出于“热爱”。
目前,刘益谦、王薇夫妇有3个女儿,1个儿子,而王薇在上世纪90年代末,曾有一家拍卖公司当经理的工作经历。刘益谦表示,龙美术馆的创办,付出更多心血的是王薇。目前,龙美术馆已在上海、重庆开设了三家美术馆。
(龙美术馆馆长王薇)
像刘益谦这样的大佬,喜欢收藏,是玩金钱还是玩艺术?搞美术馆,是靠艺术带动地产经济?人们种种质疑,看来也是免不了的。
若单从传承角度而言,艺术品收藏也是一种家族企业财富的管理模式。
刘益谦、王薇在收藏上,各有偏好,比如刘益谦,主攻古代书画和古董藏品,而王薇,则更偏爱收藏经典艺术和当代艺术作品。大家都知道,富豪榜单上那些顶级企业家,多是顶级收藏家,看似“跨界”,其实也是为了传承。
比如,万达王健林,就是一位颇有见地的近现代中国画收藏者。而香港股市“阻击手” 刘銮雄,也是出手最阔绰的华人收藏家之一,高更的名作《早晨》,他一出手就是3924万美元。
(刘益谦以10.84亿元拍下的莫迪利亚尼作品《侧卧的裸女》)
刘益谦有自己的一套“收藏经”:“很多艺术品的真伪我看不懂,这个问题我纠结了20年,但这个问题也是可以简单化解决的。在艺术品市场,我的优势是有资金,弱势是没有专业眼光,所以我只要把我的优势发挥出来,买贵的藏品,就成功了一半。”
艺术品收藏,除了能让人感悟美,还带有极高的投资金融属性,它作为可传承的家族资产,不但有很高的艺术追求,而且还是相对容易变现的财富,并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财富保值和增值的投资型需求。
“我们中国人富到什么程度了?富到了赚一个亿都是个小目标了,富到了一个月赚几十亿已经让人很痛苦的时候了。”富人也有烦恼呀!钱该往哪里放,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艺术品收藏,是一种放松身心的风雅之事,撇开资产配置与财富操控层面上的考虑,这一种“金钱”之外的更高端、更文化内涵、更品味格局的增值性且稀缺性商品,从某种程度上,也可实现自己在社会身份上的重新定位与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