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城市的竞争也从来就没有间断过,竞争存在于方方面面。
作者:张璐
来源:创邑icity
中国很多城市都存在竞争性和可比性,青岛和大连就是其中的一对。尽管这两座城市分属山东和辽宁,但历史上这两座城市因为“闯关东”的移民潮而有了基因上的联系。大连话区别于传统的东北话,有着浓浓的山东腔,尤其和青岛话很像。
大连,是东北最重要的口岸城市,为东北经济龙头,京津门户,是中国重要的工业、贸易、金融、航运城市之一,被誉为“北方明珠”。青岛,是山东第一大城市,为山东的经济龙头和最重要的口岸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城市之一,被誉为“黄海明珠”。
区位优势和经济特点上,青岛和大连同属沿海开放城市,同是中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计划单列市,卫生城市,同是所属省份的龙头城市,后者还是整个东北的龙头。很多相似性,因此,这两个城市的竞争也从来就没有间断过,竞争存在于方方面面。
大连曾是青岛的榜样和追赶对象
兄弟之间的互相学习与你追我赶促进了中国城市的良性互动。青岛和大连同样如此。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青岛曾以“学大连,赶大连”作为目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岛逐渐开始发力,终于在1997年青岛实现了经济增速首次超越大连。
不过,大连也不是吃素的。2006年,东北财经大学毕业的夏德仁开始担任大连市市长,大连增速再度领先青岛。果然,经济学背景的市长发展经济的水平不是盖的。在夏德仁的任期内,大连的增速一直压制住了青岛。直到2012年夏德仁的离开。
当然,201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国内经济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三期叠加”,使得整个东北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问题开始逐渐凸显,大连市也进入了经济缓慢增长的阶段。这一年,青岛的增速再次超越大连。
总体而言,两市经济不分伯仲,城市综合实力差距不大,竞争相对激烈。
发展思路比较:青岛与大连平分秋色
大连采用的是环境经营模式:创城市品牌,即先发展城市。用经营的眼光看待整个城市资源,是第一个把整个城市资源当作国有资产来经营的城市。
这样的思路和方式可以称作环境经营模式,即把经营城市作为突破口,将城市作为最大的产品来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营造城市最佳投资环境和最宜人的居住环境,以城市的知名度和品牌吸引国内外商家来此投资,吸引国内外游客来观光、游玩和购物,从而为城市的发展争取到足够的资金,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青岛采用的是产品经营模式:创品牌城市。与大连不同的是,青岛市工业名牌远远大于城市品牌。青岛企业的品牌在全国是有名的,形成了以名牌企业集团为支柱的工业体系。青岛有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即发6个全国驰名商标。
在有了工业名牌之后,青岛开始建设城市品牌。这样一种思路与方式我们则称它为“产品经营模式”。即通过上企业项目来吸引投资,通过最好的产品输出到区外来获取收入,从而带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产品经营模式以拳头产品打出去,创造知名品牌来为本市经济发展赢得收入。
优势劣势比较:青岛与大连各有千秋
两者经济基础都很雄厚,上世纪末期大连经济规模还远胜青岛,当时青岛提出“学大连”口号,经过几年飞速发展,终于青岛GDP一下超过大连,近些年来一直稳居全国经济十强城市行列。
在名牌企业存在量上青岛可以说“富甲天下”,绝对称得起中国第一品牌城市。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一进青岛的门面——栈桥,就赫然矗立着几个巨大的广告牌。城市中很多立交桥,道路,也有不少以品牌命名,在这一点上,大连真的难以企及。
青岛更愿意培育品牌企业,然后在突出品牌优势的基础之上,再重点培育产业链领军企业。2016年青岛十条产业链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市75.7%,规模以上企业近4000家,其中中国名牌达62个,中国驰名商标达58件,分别占全市 91.2%和80.8%。
而大连吃亏在由于强企大多分布在造船、机械制造、化工等行业,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不够,百姓了解不多,自然就叫不出几个响亮的品牌,尽管大连经济也很强,但这点不如青岛。大连日企较多,青岛韩企也不少。
事实上,大连的产业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到2012年大连已经拥有19家省级重点产业集群,数量及规模均居辽宁省第一。产业集群和园区的发展也逐渐成为大连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重要方式。2016年大连市19个省重点园区实现销售收入7300亿元,增长18%。
强势企业方面,青岛强于大连。虽然目前大连企业和青岛海尔、青岛啤酒还远远不能比。大连也有很多强大的企业,如大商集团(全国第三),零售业中国第一;万达,也是中国的房地产大鳄之一;大连造船厂,大连造船新厂,大连机车厂等全国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也相当出名;华丰家具等等也在全国有相当名气,而且蓬勃发展。
目前,青岛与大连的差距开始逐渐拉开,2016年青岛市人均GDP首次超过大连,同时青岛下属县市全部设区之后,常住人口达到920万,超出大连200万,并保持高速增长。反观大连,仍然面临人口甚至高素质人才流失的问题。
产业结构:大连国企占比高,青岛民企比例重
产业模式的不同使两个城市企业聚集特征也存在不小差异,中国指数研究院总结了大连和青岛2015年各类企业分布的占比,发现:大连国有企业数量多,青岛民企经济发展更活跃。大连受到前期重工业发展影响,国有企业占比达到近40%,高于青岛的35%。
而青岛以传统产业的发展为支柱,民间投资逐步壮大,带动了大批民营企业的发展,并逐步成为所有企业中的主导者,2017年青岛民营企业占比超过70%。当然,大连近年来在各个行业也均有表现突出的企业不断涌现,如大连机车厂、华丰家具等等。
同为旅游城市:大连与青岛旗鼓相当
众所周知,大连和青岛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数据显示,2015年青岛市旅游总收入和接待人数分别为1270亿元和0.73亿人,而大连也达到了1009亿元和0.68亿人,排名分别为13和20名。不仅如此,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当地旅游地产的进驻。
大连被称为北方明珠,广阔海域上拥有众多的岛屿, 包括无名礁在内约有260个。青岛在旅游方面逐渐形成了石老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凤凰岛省级旅游度假区等6个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两个城市都吸引了众多地产商的进入,主打“养生”“旅游”产品。
烟大海底隧道的建设将拉近青岛与大连距离
交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决定城市的发展规模,与城市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青岛与大连两个城市的直线距离并不算远,但是陆路交通来说,有近千公里的距离。计划建设的烟台到大连海底隧道,将拉近未来两个城市的空间距离。
2016年民航机场吞吐量排行中,青岛和大连排名中等偏上,分别位列第16和22位,青岛较大连优势稍有凸显;两市同属于铁路端头城市,铁路客运量均在两千万人次水平,青岛和大连通车高铁线路分别为167条和111条,青岛同样略胜一筹。
港口方面,大连港2015年完成量4.1亿吨,全国排名第七。青岛港具备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连续多年进入全球十大港口货运吞吐量前十。近五年货运吞吐量年均增速超过5%,2015年吞吐量已接近5亿吨,全国排名第五。
当然,还有好多好多关于大连和青岛的话题永远pk不完,谁让两个城市不管从哪个方面都是如此的相似,才有如此多的可比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少些争议,共同发展、共同促进才是正道。
小编对这两个城市始终钟爱有加,两座城市也均是潜力无边,前景无限,衷心祝福:青岛、大连这对美丽的北方双子之星,必将以他们独特的魅力、不可限量的未来,闪耀在中国众多繁华的城市群落!
资料参考:中国指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