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当道,绝地求生的传统商业还好么?

伤痕累累的传统商业在新零售的时代迎来转机。对于传统商业来说,更多的转变传统的观念,更多的借助新兴的技术将是“求生”之路上的救命稻草。

 |  天星资本

“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

2016年10月,马云在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

近年来,京东大力发展自营物流,淘宝也在线下加强了云仓库和自营菜鸟物流的建设,顺丰也成立了“顺丰优选”,电商巨头们纷纷依托线上平台与线下社区门店,开启O2O的新零售的模式。

此外,阿里与苏宁合作组建猫宁电商公司,希望通过苏宁强大的线下实体店弥补阿里巴巴线下的不足;而京东则选择与沃尔玛和腾讯合作,沃尔玛增强京东在线下实体店的能力,腾讯则在社交领域提供京东更好的线上能力。

2017年11月20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投入约224亿港币(约28.8亿美元),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同时也意味着以大润发、欧尚为代表的中国最大的商超卖场开始全面拥抱新零售,中国商业也将全面进入新零售时代。

新零售捷报频传,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背景加持下更是走到了世界的前沿。相比之下,新闻媒体笔下的传统商业就败的有些溃不成军,关店撤资退市这样的词眼频繁的出现在各大名牌商家的身上。

从太平洋百货、王府井百货到万达百货;从沃尔玛、家乐福到乐购;从美邦、达芙妮、到百丽,甚至麦当劳、湘鄂情、俏江南等餐饮品牌,还有很多家装、卫浴品牌,几乎都遭遇了业绩下滑和开始关店的悲惨命运。

就连引领新商业模式的快时尚品牌——ZARA,也关闭了它中国区最大的旗舰店(成都乐森购物中心),开店速度在放缓;H&M进入中国以来也开始首次下降;优衣库的营业利润与净利润也出现了双双下滑,2017年伊始就关闭了四家门店。这几个后起之秀也难逃这一轮大洗牌,所谓的新模式或将成为历史。

我们不禁想问:传统商业到底怎么了?

传统商业链条遍体鳞伤,换汤不换药难除病根

对于生产商来说,用工成本越来越高,税率负担越来越重,而且随着出口形势的下行,很多都从出口转内销,导致国内竞争更加激烈,再加上很多工厂都是贴牌去生产,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附加值,利润越来越低,工厂倒闭的越来越多。

对于品牌商来说,上下游三角债缠身,而且库存居高不下、电商冲击严重;利润率也急剧下降,再加上属于实体发展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这让资本市场望而生畏,于是越走路越窄。

对于百货商城来说,他们对发展的认识还只停留在扩大营业面积、内部豪华装修的层次上,然后经营成本大幅度上升,规模经济效益递减。再随着品牌商的兵败如山倒,撤柜比入驻的多,倒求品牌商的反向趋势已经形成,各种装修补贴和广告补贴已经让百货业的业态成为鸡肋,商场周边街店与小型小商圈的开成更是雪上加霜。

对于代理商来说,他们只是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受制于品牌商的各种政策,没有发言权,他们手里大量的资金已堆积成货,各种新模式、新想法、新技术因无法与品牌商的整体战略规划同步也屡屡搁浅,可谓进退两难。

对于终端店来说,房租和百货商场的扣点居高不下,打折促销已经成销售必行之道,有折有卖,不折不卖,然后还得跟电商拼价格,在销量和利润的夹缝中左右纠结。

总之,这就是传统商业的现状:整条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问题,每一个环节的利润都很低,但深知要转型升级的经营者们浮于表面的想法却又不能起到什么实质性作用。

消费升级体验当先,传统商业迎来最佳救赎机会

不难发现,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秉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将消费体验放在了第一位。

尽管自电商发展以来,传统商业早已不复以往的辉煌,一波又一波的“关店潮”让人唏嘘不已。但在经历了品牌之战、渠道之争和资源争夺后,传统商业在商业布局、技术实力以及人员部署上,也逐渐积攒了实力。在新零售热潮中,全球的传统商业已经悄然在多种渠道开始发力,及时止损转型。

以美国传统商业为例,为了让消费者的店内购物体验最优化,关闭了近两百家门店的梅西百货在 2016 年与 IBM 沃森人工智能助手合作,推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 Macy’s On-Call 店内智能导购服务。

在开通了服务的店面中,通过精确到柜台位置的地理位置分析,智能导购可以回答消费者关于商品库存、导航等常见问题,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匹配并推荐商品;On-Call 系统也会随着用户的使用变得更聪明和智能。

优衣库和高端百货商店 Neiman Marcus 与增强现实创业公司 MemoMi 合作,在店内安装增强现实的试衣镜 Memory Mirror。

这面“魔镜”会根据顾客的身型数据帮建立用户档案, 无需手忙脚乱地挑选和试穿,镜子会实时地显示颜色建议、样式以及搭配建议;如果当时无法确定购买,顾客可以通过 Memory Mirror 将自己的试穿视频发送到邮箱,回家观看后再决定是否要在网上下单。

终于,伤痕累累的传统商业在新零售的时代迎来转机。对于传统商业来说,更多的转变传统的观念,更多的借助新兴的技术将是“求生”之路上的救命稻草。

改造传统商业不难:善用工具,转变观念。对于传统商业的改造,不仅仅基于技术,更多的是在于观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