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兴诚眼中的汝窑,虽是单色且构造非常简单,但在简朴当中,从比例、造型、曲线都充满巧思并十分考究,它是极简美学上的极高成就。
2017年10月3日,国庆第三天,乐从堂藏北宋汝窑天青釉洗,最终以创纪录的2.6亿港币(不含佣金)天价,于苏富比香港秋拍上成交。这是继2012年以2.0786亿元港币拍卖成交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之后,第二件在拍卖市场中创下天价的宋代汝窑瓷。
这件天价的汝窑来自何人?又为何如此珍贵?下面请听小学僧为您细细道来。
来自乐从堂的天价汝窑
此次拍卖的汝窑天青釉洗,是世界上仅存于私人收藏的四件传世汝窑之一(其余的八十多件汝窑均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收藏,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讲,也只有这四件私人收藏汝窑,可供市场交易),来自中国台湾联华电子前任董事长、著名收藏家、乐从堂堂主曹兴诚。
另外三件私人收藏的汝窑瓷
曹兴诚虽为商人,但对于艺术品收藏极为热爱,并在传统文化和美学方面颇有见地。在他的乐从堂中,收藏有从青铜器、佛造像、唐三彩到宋代高古瓷在内的众多珍品。
就“乐从堂”堂号的由来,曹兴诚讲:“乐从”就是“乐于从命”,老天给我什么,我就保管什么东西,乐于接受。
乐从堂曹兴诚
曹兴诚眼中的汝窑,虽是单色且构造非常简单,但在简朴当中,从比例、造型、曲线都充满巧思并十分考究,它是极简美学上的极高成就。同时他认为,禅宗对于自然的尊重,对于“不完美”的包容与欣赏,也深深地影响到宋代世人审美与制瓷美学。
值得注意的是,乐从堂收藏的这件汝窑洗和此次共同上拍的一众宋代精品瓷,可谓身出名门——很多都来自在业内颇有威望的鸿禧美术馆。此件汝窑洗曾在80年代初,被鸿禧美术馆于苏富比拍得,传承有序,极为难得。
△北宋定窑白釉划花莲纹葵口大碗(源自鸿禧美术馆)△
△宋金耀州窑青釉牡丹纹盖罐(源自鸿禧美术馆)△
△宋金钧窑月白釉紫斑折沿盘(源自鸿禧美术馆)△
△宋金黑釉双耳线纹罐(源自鸿禧美术馆)△
△南宋官窑海棠式瓜棱瓶(源自鸿禧美术馆)△
△宋磁州窑白釉剔花缠枝牡丹纹梅瓶(源自鸿禧美术馆)△
鸿禧美术馆
鸿禧美术馆由中国台北著名的实业家、文物收藏家、鉴赏家张添根先生创办,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收藏、保护、展览与研究推广为主。馆藏文物总数超过三万多件,堪称世界级的私人美术馆,素有“台北小故宫”之称。
为什么乐从堂的这件汝窑洗能够拍得天价?这或许得从中国古代两位在艺术上各有“成就”的皇帝谈起……
宋徽宗的一梦,乾隆的涂鸦
夏日的东京汴梁天气有些闷热,在延福宫中小憩的宋徽宗做了一个很美的梦:大雨过后,远处天空云破之处,有一抹神秘的天青色,格外令人着迷……醒来之后,他便写下一句诗:“雨过天青云破处”,拿给工匠参考让他们烧制——冠绝于世的汝瓷由此诞生。
大英博物馆藏北宋汝窑葵瓣式盏托
宋代从宫廷到民间有尚茶之风,汝窑也烧制了如盏托类的茶器
关于汝窑的诞生,宋徽宗做梦的段子只是民间传说,并无史料佐证。倒是南宋叶真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明确了汝窑大概的烧造时间和烧制原因。
北宋汝窑莲花温碗(台北故宫藏)
汝窑的诞生,与当时采用覆烧(口沿朝下)口沿不挂釉的烧造方式,不符合宋代皇室用器要求有关,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芒”。另外,基于宋徽宗的艺术家气质和他崇信的道教,所产生的以清淡为美、不重雕饰的审美,正是带有淡淡天青色的汝瓷于宋代诞生发展的原因。
对于汝瓷于宋代发展的时间,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曾推论:“从宋徽宗崇宁五年,上溯到哲宗元佑元年”。
北宋汝窑纸缒瓶(台北故宫藏)
700年后、700公里外的北京紫禁城,已经76岁的乾隆皇帝,拿起了一只天青釉的汝窑碗,不知是身体的原因还是什么事情,诗兴大发的乾隆像往常一样,一边婆娑着汝窑碗,嘴中吟出了张冠李戴的御制诗:
均窑都出脩内司,至今盤多椀艱致。内府藏盤數近百,椀則晨星見一二。
何物不可窮其理,椀大難藏盤小易。於斯亦當知懼哉,愈大愈難守其器”
——乾隆丙午(1786年)御题
大英博物馆藏北宋汝窑碗
汝窑碗中题刻乾隆御制诗,不过乾隆认为这件是钧瓷
于今人的视角,很难理解乾隆对于汝窑的“爱”。除了上文提到的汝窑碗,乾隆还分别在汝窑纸缒瓶、盘、洗、胆瓶等器物上,题刻御制诗。
北宋汝窑洗(台北故宫藏)
根据乾隆为汝窑御制诗的年款所对应的年龄——乙未年(1775年,65岁)、戊戌年(1778年,68岁)、丙午年(1786年,76岁)判断,可能是因为清代紫禁城室内光线不佳和年龄增长导致视力下降的原因,乾隆对于汝窑的分辨,在御制诗中出现两次错误:
第一次,上文提到的把汝窑看成钧窑;第二次更狠,“官窑莫辨宋还唐,火气都无有葆光,便是讹传猧食器……”不仅汝官不分,文雅的案上水仙盆,成为了乾隆诗中的狗食盆。
台北故宫藏汝窑水仙盆
虽然清宫档案中有过乾隆命御窑厂烧造汝瓷的记录:“乾隆二年,十月十三日……汝釉杏元四方双管瓶一件……”但小学僧认为,乾隆的审美更适合花花绿绿的粉彩、珐琅!
从工艺角度看天价汝窑洗
存世量稀少的汝窑,烧造工艺复杂,且成窑率极低。汝窑在烧造时,每件器物会放置在单独的匣钵中,且内外施釉,并采用细小的尖状支钉承托器物底部的支烧法,支钉常见圆圈形隔垫和饼形隔垫。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大维德爵士1935年于杭州发现的南宋时期支三钉垫饼。
大英博物馆藏南宋支钉垫饼
此件乐从堂汝窑洗,和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北宋汝窑双鱼纹洗一样,足内均有三个细小的“芝麻钉”痕。
乐从堂汝窑洗底部的三个芝麻钉
大英博物馆藏北宋汝窑双鱼纹洗,足内有三个芝麻钉
汝窑烧造温度相对较低,大约在1200~1250摄氏度,胎体呈香灰色,釉层较厚。对于汝窑神秘的釉料,南宋周辉在《清波杂志》有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清凉寺汝窑附近,确实发现有玛瑙矿)。
乐从堂汝窑洗
根据后来的科学分析,汝窑釉料中因含有氧化铁和极少量的二氧化钛,所以会形成汝瓷的天青釉面。
莹润的天青釉面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汝窑没有采用北方窑场进入宋代后常见的“煤窑”,依然用木材柴烧,但是因为钛元素的存在,所以釉面还是会出现偏黄的情况,不过黄色能更增釉面的青莹。
自然圆润的曲线和完美的比例
中间带有穿孔,观测釉面情况的汝窑火照
关于汝窑瓷上细密莹澈的冰裂纹开片形成,有学者认为,与“二次入窑”及胎体、釉层的膨胀系数不同有关联。
细密莹澈的开片
汝窑传世不足百
乐从堂汝窑洗能创天价,除却以上的众多因素外,与其传世不足百的的稀少存世量有直接关系。
于今天看来,能够拥有一件汝窑,都属天大之机缘。南宋时期有个官员,为了巴结主子,一口气给宋高宗送了16件汝窑:
“绍兴二十一年十月,高宗幸清河郡王第……张俊进奉……汝窑酒瓶一对、洗一、香炉一、香合一、香球一、盏四只、盂子二、出香一对、大奁一、小奁一。”(南宋周密《武林旧事》)
故宫汝窑特展
根据目前较为权威的统计,传世的汝官瓷只有87件,且几乎都集中在像故宫、大英博物馆等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所以如果有人说自己手上有几十件汝窑,也只能当玩笑听听了。
大英博物馆95号展厅中,集中展示的大维德爵士收藏汝窑器
海内外主要博物馆机构收藏汝窑数量
台北故宫博物院:21件
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
伦敦大英博物馆:17件(包含大维德爵士收藏)
上海博物馆:9件
瑞典哥德堡罗斯卡博物馆:2件
结语
如何看待以这件汝窑洗为代表、众多创造过天价的中国精美艺术品?或许不应该只把目光注视在小数点后面有几个零,感慨谁谁谁是多么的土豪。我们没有机会身处那个极致美学的时代,但有幸见证了流传自那个时代美学及文化遗产所创造的奇迹,并且有机会以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欣赏古人的精神、审美与文化。
一件跨越千年的器物,联通了过去、现在与未来。不忘来处,方能不困当下、不惘将来,可能这才是汝窑洗,给我们带来的真正“天价”。
文字为茶边求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