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华语电影因为顶级导演的“缺席”和商业电影的井喷,在国际电影节上难有收获,但强势崛起的电影市场仍是许多电影节看重的“参与者”,与此同时活跃的中国电影资本也成为了“输血”国际电影节最重要的“金主”。
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将于10月25日开幕。近日,主办方公布了主竞赛单元评委名单和入围影片。内地演员、导演赵薇将出任电影节评委,成为本次电影节唯一入选的中国评委。而段奕宏和江一燕主演的犯罪悬疑电影《暴雪将至》将成为东京电影节唯一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片。
今年,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上华语电影颗粒无收。随后举行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虽有多部华语电影入围但并未引起太大的关注。进入到“颁奖季”的收官阶段,东京国际电影节无疑将迎来中国元素亮相国际最后的热潮。
东京国际电影节是当今世界9大A类竞赛型国际电影节活动之一,和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等著名电影节齐名。此前,巩俐、张艺谋、陈凯歌等人均担任过该国际电影节的评委。
本届电影节委员长由美国著名演员汤米·李·琼斯担任,评审委员除赵薇以外,还有法国导演MartinProvost,伊朗电影人RezaMirkarimi和日本演员永濑正敏担任。从评委会名单来看,赵薇也是本次东京国际电影节唯一女评委。
事实上,这已经是赵薇第三次担任国际A类电影节的评委。早在2010年,她就曾担任过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评委一职。而去年,她更是作为唯一亚洲评委亮相73届威尼斯电影节,并且还是主竞赛单元的评委,曾引发热议。
近两年,担任国际电影节评委的华语女星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此前,章子怡曾三度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委,并于去年出任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站台单元的评委。今年5月,范冰冰出任戛纳评委引发巨大关注。如今,赵薇出征东京为华语电影迎来收官。
人们不禁要问,当华语电影在海外存在感降低的时候,华语女评委的出镜率却陡然上升。这又是为什么呢?
华语女星频当国际电影节评委,果真名至实归吗?
一方面这些年华语电影在国际舞台上“收成”并不好,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上几乎“颗粒无收”,另一方面,这些年华语女星却频繁被邀请去当评委。这显然是件自相矛盾的事。
于是,人们开始提出各种各样的质疑,“难度是中国的电影配不上中国的女演员吗?”、“难道是中国的电影制约了演员的发展吗?”
那么,这些受邀出任国际电影节评委的华语女星们果真是名至实归吗?文创资讯将从范冰冰、章子怡、赵薇这个几个典型的案例中寻找答案。
1.范冰冰
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
在大多数人眼里,范冰冰属于缺乏演技的“花瓶”级明星,她曾经在20米的戛纳红毯上整整走了7年,也因此被调侃为“毯星”。
或许是应了那句老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今年5月,范冰冰成功从“毯星”上位成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成为戛纳电影节上名副其实的焦点。
然而,由于演技不被认可,范冰冰担任评委一度被网友吐槽“不够格”。要知道,以往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审的,不是德高望重的名导,就是演技精湛的影帝或影后。在范冰冰之前,共有14位华语电影人担任过主竞赛单元的评审,包括陈凯歌、李安、王家卫、徐克等名导,以及巩俐、张曼玉、杨紫琼、章子怡、舒淇等知名演员。
其实,抛开“蹭红毯”的花边新闻不谈,范冰冰与戛纳还是有一点点渊源的。2010年,范冰冰参演的电影《日照重庆》曾入围当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这或许也成为范冰冰和戛纳此前最大的缘分。
而客观来讲,范冰冰近几年的演技确有长足进步,出演的一些角色也获得了业内的认可。2010年,她凭借《观音山》摘得东京电影节的影后桂冠。去年,她又凭借《我不是潘金莲》获封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影后,成为继张曼玉、巩俐之后第三位拿下双A影后的华人演员。
不过,无论是东京电影节还是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范冰冰拿影后的这两个A类电影节的含金量,也是远远比不上三大电影节的,也没到让大家刮目相看的地步。
2.章子怡
三度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委
出任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站台单元的评委
章子怡是继巩俐之后,第二位担当戛纳评委的内地女演员,同时也是亮相戛纳影展最多的华人女星之一:2003年的《紫蝴蝶》和2004年的《2046》分别杀进竞赛单元,2004年的《十面埋伏》、2006年的《狸御殿》和《夜宴》都曾在戛纳举办过盛大的首映活动,2008年汶川地震,章子怡还在戛纳举办了国际影人的祈福捐款活动,影响力卓著。2006年,章子怡在王家卫率领的评审团中,把金棕榈颁给了《风吹麦浪》。
作为好莱坞久负盛名的中国演员,章子怡早在2006年,就曾担任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戛纳电影节评委。此后,还曾历任2009年戛纳电影节“短片单元”和2013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的评委。她也是历史上第一位三度获邀担当戛纳评委的华语影人。
当然,很多人把章子怡此前在好莱坞的影响力和他的前男友艾维·尼沃联想到一块。毕竟,他是全球最大媒体集团时代华纳最大个人持股者,高盛集团最大的私人投资人。而事实上,章子怡开始活跃在国际舞台的那几年也刚好是两人恋爱时期。
不过,去年9月,几乎淡出公众视野的章子怡再次受到了多伦多电影节主席Cameron Bailey之邀担任评委,这也是章子怡第四次担任国际电影节大奖的评委。
其实,不管章子怡演技如何,有没有后台,与范冰冰相比,“国际章”至少是带着作品杀进国际电影节的。
3.赵薇
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委
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委
去年,赵薇成威尼斯电影节唯一亚洲评委的消息传出后,也曾一度遭到质疑。一方面,大家觉得赵薇资历不够,毕竟曾经在威尼斯电影节担任过评委的中国电影人有谢晋、陈凯歌、张曼玉、许鞍华、徐枫、阿城、杜琪峰、陈可辛、姜文、陈冲、侯孝贤等。而出任过电影节主席的有巩俐、张艺谋和李安。
而历年来出席评委的多半是导演,而演员占比较少。张曼玉是柏林和戛纳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获得者,巩俐曾经凭借《秋菊打官司》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姜文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得过最佳男主角,陈冲主演的《末代皇帝》获得过无数个奥斯卡奖项,当然其导演作品《天浴》也曾获得台湾金马奖七项大奖。
很显然,这些人中,资历最弱的就是赵薇,其主演或导演的作品根本就没有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得过任何奖项,如果能与国际二字挂钩的就是凭借《情人节》获得过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女主角,但是该电影节貌似和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等A类国际电影节齐名,但这影响力真得打个问号?
今年,作为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唯一入选的中国评委,官方对赵薇的简介是:赵薇被公认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当她还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期期间,就凭借《还珠格格》在中国爆红。接着,她参演了周星驰的《少林足球》、吴宇森的《赤壁》和杜琪峰的《三人行》,获得国际声誉......2013年,她推出了导演处女座《致青春》。这部电影获得业界好评,并创下本土票房纪录。2016年她的第二部作品也完成了基本拍摄,并于同年担任73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
和范冰冰充满争议所不同的是,近年来赵薇的迅速转型为其积攒了不少好口碑。她导演的处女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拿下了百花奖的最佳导演、金鸡奖的最佳导演处女作奖。主演的《亲爱的》让其成为香港金像奖的影后。在内地影市资本最为涌动的“甜蜜期”,赵薇似乎并未“过度消费”自己。
不过,言归正传,赵薇能够成为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这可能在于她是演员和导演的双重身份,至于国际影响力如何这个就不得而知。毕竟作为演员她的演技还达不到国际标准,作为导演其作品也还没迈出国门。
华语女星为何成电影节“香饽饽”?
其实,这些年出任国际电影节的华语女星们,无论从演技还是代表作品的影响力来说,都距离“评委”这个崇高的称呼有一定的距离。但是,这似乎并不影响各大国际电影节对华语女星的青睐和追捧。
这背后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吗?当然有!
首先,近几年九大国际电影节也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优秀艺术佳作难寻,全球电影市场增速放缓。比如威尼斯、柏林这样的老牌电影节,因为全球艺术佳作数量的锐减,让其处于一个“片荒”阶段。尽管相继推出了“亲美”的对应措施,但独特的艺术审美让其注定成为“金牌陪跑”;而亚洲地区的釜山国际电影节和东京国际电影节,一个困于政治一个困于经费。两大电影节想要走出困局,提高国际关注度就成为了最重要的选择。
其次,虽然华语电影因为顶级导演的“缺席”和商业电影的井喷,在国际电影节上难有收获,但强势崛起的电影市场仍是许多电影节看重的“参与者”,与此同时活跃的中国电影资本也成为了“输血”国际电影节最重要的“金主”。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未来还有望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影市。于是,各大电影节当然不会放过向中国市场示好的机会。如此一来,邀请中国演员担任评审,或许正为了显示戛纳对于中国电影的重视——虽然没有选出中国电影,但起码选了一个中国演员。
而之所以青睐女演员,这或许是因为在华语电影的发展历程中,优秀的中生代导演和女演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更高,而能够充分带动国内关注度的,中生代女演员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因此,范冰冰、章子怡、赵薇等中生代女演员相继出任国际电影节评委,零星的华语文艺片入围竞赛单元片单。
其实,说到底国际电影节是希望通过具有强大市场号召力的华语女性提升关注度,华语女星则希望通过国际A类电影节成功“镀金”。二者互相“有意”,便让华语女星成为了国际电影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作者 | 文创资讯记者 黄梅梅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