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南街村

南街村现在到底怎么样了?除了在更加市场化的环境下做好企业经营,对于“班长”王宏斌来说,更大的压力在于,如何消除改制过程中存在的争议。

 |  斑马消费

作者:徐霁

物资匮乏的年代,是北京方便面伴我度过童年时光,捏碎倒调料,好吃又有“参与感”。

我妈炒菜最喜欢放的调味料是南德,味道几十年都没变过。

爷爷当年退休后“红色旅游”的第一站就选在了南街村,他回来跟我们讲,北京方便面和南德调味料就是南街村做的。

“玩泥巴起家,玩面蛋发家”的南街村,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亿元村”,产业拓展到快消、制药、工艺品等多个领域,成为跟华西村齐名的“经济名村”。

不过,因为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等问题,南街村饱受争议,一度被拉下神坛。

南街村现在到底怎么样了?除了在更加市场化的环境下做好企业经营,对于“班长”王宏斌来说,更大的压力在于,如何消除改制过程中存在的争议。

十亿村和不靠谱的永动机

南街村位于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与其他“经济名村”大多位于东部发达地区的江阴、张家港、龙口等地不同,临颍是中部地区极普通县城中的一个。

1980年,在当时29岁的南街村“班长”王宏斌的带领下,南街村办起了砖厂和面粉厂。这就是后来南街村“玩泥巴起家,玩面蛋发家”的由来。

应该说,那个时候南街村领导层的经营思路还是非常先进的。为了扩大生产,他们把还没烧出来的砖的“指标”卖掉,拿这个钱建砖窑,等砖烧出来之后,买主再凭指标把砖拉走。这不就是大家后来玩的“期货”么?

当年,南街村完成了40万元营收,这在当时堪称奇迹。数据显示,1990年南街村产值14亿元,率先摘取了河南拾亿元村的“桂冠”。

一时,南街村广受追捧:南街村集团下辖企业26家,其中3家与日方合资,2家与港方合资。

不过,南街村非理性发展,为后来“危机”的爆发埋下祸根。

鼎盛之时,南街村进行了大量的非生产性投资,如1993年5000万建南街学校、1995年1500万元建幼儿园、1998年5000万元建城墙。

南街村“盲目”上马了一些投资项目,但因为不善经营,损失惨重,最典型的就是南街村啤酒厂,这一项目短短几年时间亏损额度就可能达到9位数。

如果这些项目的上马只是“决策失误”“不合时宜”,那么,还有些别的项目,可能就纯属异想天开:永动机、航天种子、号称能让番薯增产100%的叶面肥“丰植露”,等等。

在“班长”王宏斌的决定下,南街村1999年上马永动机项目,为此还特意买了三辆奥迪做实验。项目毫无意外地失败,南街村2000万投资打水漂,间接损失更大。

“折腾”数年,南街村最终在2004年发不出工资,尽管有“救市”资金的支持,但此时的南街村早已负债累累、资不抵债。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冯仕政研究银行向南街村提供的贷款后指出:南街村的高速经济增长不是靠自身积累,而是靠银行贷款。

这与江阴华西村(华西股份,000936.SZ)、龙口南山村(南山铝业,600219.SH)、邹平西王村(西王食品,000639.SZ)依靠企业经营积累百亿级资产不同,所以,这几年“经济名村”们开会,也都不带南街村玩了。

改制过程争议不断

北京方便面和南德调味料应该是南街村在全国范围内最知名的产品,南街村还一度把厂开到了省外。

北京方便面在90年代风靡一时,如今干脆面这一品类几乎消失殆尽,但北京方便面仍然比较活跃,实属不易。

消费升级对方便面行业格局的冲击较大,当下流行的、也最赚钱的是5块钱以上的高端产品,北京方便面从5毛涨到1块,更多地是满足“怀旧消费”。

方便面消费量下滑、龙头企业业绩不佳,虽然南街村方便面仍然位列全国十强,可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北京方便面也难言多赚钱。

近年,南街村推出鲜湿面,但到底市场反响如何,外界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鲜湿面受制于配送范围和保质期,体量一般很难做得很大。

实际上,面食和调味品只是南街村集团产业的“冰山一角”,南街村官网介绍称,南街村涉足调味品、快消品、工艺品、包装、油墨、制药等多个领域。

因为南街村旗下并无上市公司,南街村集团近年没有对外披露过经营情况,所以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得而知。

但是,频繁出现的质量问题一直对南街村集团的品牌形成负面影响,近几年被曝光的就包含:2012年拌面包装乙酸蒸发残留超标,2015年鸡精不合格,2017年4月甜味锅巴被检出致癌物。

不过,社会对南街村更大的质疑,存在于其企业改制过程以及结果。

南街村旗下最主要的企业南街村集团,该集团在2014年发生过一次股权变更。变更之前,河南省中原工贸持有40%,王宏斌等12名自然人分别持股3%-9%。变更后集团由河南省中原工贸100%持股。

河南省中原工贸公司背后的股权关系如何?公开的工商登记信息无法查询。

但有据可查的是,南街村药业板块内的漯河南街村全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包含23个自然人,其中南街村“班长”王宏斌持股25%,为第一大股东。

实际上,经济名村的“家族化”并不少见,南山村宋作文家族、长江村郁全和家族等都成了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但对此并无太多争议。

如果村集体经济发展得好,村民们都有钱,管理层多持股无可厚非,但如果经济发展不行,村民生活不那么体面,就会争议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