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盖资本的投资逻辑是形成闭环,实现体系内变现

在内容+消费升级的基本逻辑下,陈春柳带领的华盖文化基金将方向聚焦在新媒体 、新科技和消费新体验上。

 |  三声

作者:刘丹如

今年年初在参加一次创投活动时,陈春柳被问到近两年投资文化产业的感受,她用了一个“贵”字。在接受《三声》(ID:toshansheng)采访时,陈春柳解释说,“虽然都说资本寒冬,但其实文化领域并不存在寒冬。”

在文化产业投资领域,陈春柳有超过十年的投资经验。在加入华盖资本之前,她作为建银国际文化基金的创始人之一,参与和领导了建银国际文化基金的筹建、募集及前期投资管理工作。

2014年加入华盖资本后,陈春柳继续专员于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两年来她的投资清单上已经有了开心麻花、果麦文化、皙悦传媒、咸蛋动画等不少优秀的投资标的,其中不乏《心花路放》、《一路惊喜》、《年兽大作战》、《黎明决战》等影视项目。

近两年来,文化产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新文创类基金层出不穷,这也使得文化领域的项目估值一路飙升。总结个人的投资策略,陈春柳认为投资文化产业内心始终要有所坚持,要相信自己所坚持的理念在一定阶段是正确的。她表示,自己所带领的华盖文化基金的投资原则是建立在不追高、不跟风这两大原则之上。“市场每年都有热点,但文化产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事,尤其是内容,需要投资人和创业者都能耐得住性子。”她说。

“高价融资是双刃剑,等市场回归理性,就很难用高价再去融资,如果降价前一轮投资人就会很难接受。”在她看来,目前市场正在逐渐回归冷静,尤其在2017年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内容的政策之后,文化市场上的泡沫被挤压了不少。

华盖文化基金将目光聚焦在了“内容+新媒体 ”、“内容+新科技”、“ 内容+新体验 ”三个方向上。

以下是《三声》与陈春柳的对话:

《三声》:与之前华盖在文化领域的投资策略相比,今年华盖在文化产业的投资定位和投资逻辑上都有怎样的调整?

陈春柳:过去几年我们沿着内容链条区分出了内容的生产、运营、衍生的投资逻辑,早期我们聚焦在生产和原创,最近一年我们想在内容的运营和衍生端做更多的布局和投资。

华盖基资本对于文化基金新的定位是“内容+消费升级”。但消费升级的概念十分大,我们也做了更聚焦的梳理叫三个新:“内容+新媒体”、“内容+新体验”和“内容+新科技”。实际上这三个方向也是根据我们过往的投资经验做了一个更加精准的提炼。我们认为投资越聚焦,选择项目的效率和精准度也越高,判断标准也更清晰。

每个项目投资之前,我们都要做一个细分领域的全行业研究,去梳理行业里有代表性的企业,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之后我们会看到未来的空间在哪里,可以投资的标的和团队会是什么样,机会在哪里。当我们把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方向判断出来,聚焦的定位也就更加清晰。

《三声》:与其他基金相比,华盖的文化基金有什么不同的布局?

陈春柳:我们的基金有完整的布局设计。比如从基金募资开始,我们就会把未来的拟投项目、退出路径规划好。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文化基金更适合做一些小而美的事情,但小而美没有规模就很难进入真正的资本市场。所以从募资开始,在面向LP的时候我们就会优先选择产业里的上市公司或者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希望将这些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吸纳进来,在华盖的基金闭环里会形成一个收购主体,而之后就会沿这些细分领域的投资链条再做布局。

我们投资的早期项目可以跟作为LP的头部公司进行业务协同和资本合作,之后再去投头部公司,也会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未来我们会在基金内部沿着头部公司的诉求去做投资和布局,对于准备上市的头部公司,我们可以在上市前帮它去装资产,对于已经上市的公司,我们也可以在它上市后做更多的收购并购。

未来我们想在每个细分领域都这么做,在基金内部形成相对的闭环,不同环节互相合作协同,来支持本身的业务发展,然后在华盖资本内部也形成一个闭环。

《三声》:内容和新媒体领域,很难避开最近一系列政策调整。从投资角度,你怎么看待这些政策带来的影响?

陈春柳:最近很多政策出来,包括对内容的限制对资本市场限制,我觉得都是好事,它会把市场上的泡沫挤压掉。可能目前整个市场上有一半的内容并不好,但是因为这些不好的内容会导致整个内容市场的企业估值太高,出现了很多泡沫。实际上政策限制也是一个规范。良性的市场需要更规范,用政策的手段来挤压泡沫,对于一级市场投资人无论是谈估值还是找项目,以都是好事。

事实上,今年开始文化市场正在回归理智。相比前两年,资本更加看好变现能力强的项目。因为在过去两年好的内容和好的团队越来越多,本身的变现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再加上新的变现模式的出现,也使得变现越来越容易。

《三声》:在近两年资本涌向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直有着热钱并不能砸出好的IP的质疑,囤积的好IP正在被消耗,而新的IP却没有诞生,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陈春柳:任何事情的发展总是会有高峰和低谷。现在可能大家觉得是一个低谷,但未来肯定会有一个呈上升、更上升的趋势会出现。

前十年内容的孵化其实并没好的市场基础和资本基础,好IP是通过很长时间的孵化产生的。现在良好的市场和资本基础会触发更多有创意的团队深入文化领域创作内容,但这个阶段你也需要给他们做好内容的时间,好内容从创作到孵化出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未来五年也好,甚至十年也好,会有大量的真正好的IP会呈现出来,它的价值慢慢会放大出来,然后更多的会在变现领域去看到。所以IP其实真正的能量还没有释放出来,好IP未来还会孵化更多,好的团队也会越来越多。

《三声》:近期华盖投资了偏技术的产品appMagics,对于华盖而言,技术类项目的价值在哪里?

陈春柳:首先appMagics特别契合我们内容加新科技的方向和定位。这是一款基于虚拟混合现实的技术产品,针对动漫内容生产,它在应用转化、内容播出,内容呈现以及内容的生产上做的特别好。尽管现在还在打磨阶段,但我认为如果能做好,它能很大程度提高动漫内容生产效率。实际上,我认为技术离变现更近,因为只要技术足够强,在跟内容平台或者播出内容平台谈合作时,就有更好的谈判基础和条件,就不只是简单为别人提供服务,而是通过合作拥有更多变现模式。

过去若森为什么能做到行业领先?也是因为有一套独特后台系统提高了动漫的生产效率。很多人都知道做动漫需要很长时间,很耗人力和成本,但如果通过技术能够快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就能会推动整个动漫行业往前快速的发展。

《三声》:过往华盖一直表示很看好动漫产业,近两年动漫产业的发展很快,你们现在怎们看这个行业?

在新总结出三个新的方向中,内容端我们更关注动漫方向。我认为动漫近几年已经出现了很好的发展态势。过去大家认为动漫不赚钱,但实际上动漫的黄金时期还没有真正到来,未来好的动漫作品团队和动漫IP内容也会越来越多,中国的动漫市场会很大,只是现在没有完全释放出来。

动漫作为一个内容的IP,相比单纯的文字、影视剧或者明星,在衍生端的变现价值会更大。所以我们就需要聚焦在未来变现可能性更大的IP上,而在衡量是否是好的IP时,我们的主要衡量条件有几个:一个是形象是否具有可拓展空间,背后的故事是否有可扩展性,类似像漫威这种动漫形象,主角之间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每一块未来都有扩展空间。另外在衍生端,不管玩具手办,还是线下的娱乐活动,是否具有拓展性。好的团队能够为一个IP赋予更好的内容进行持续创作,对于整个IP会有清晰的战略方向和规划。

事实上,现在动漫市场存量的优秀团队已经被挖掘的差不多了,但根据市场规律未来会有很多新的团队出来,大的团队也会分裂出独立团队,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我们也会把一部分精力放在过去投的项目中,帮助他们再慢慢的孵化更多的项目,然后去衍生去变现。 未来五年甚至十年,会有大量的真正好IP呈现出来,动漫的价值会慢慢放大出来。

《三声》:未来是否还会关注影视投资,还看好哪些领域?

陈春柳:过去两年,我们投资了很多单个的影视项目。参与影视项目投资之后,我发现纯财务性资金并不适合去投单独的影视项目。发行方、营销方或者影视制作方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收入来弥补未来可能承担的风险和损失,但对于财务性投资没有。这就让单个影视项目的投资变成高风险低收益,目前电影市场赚钱项目的比例非常低,一个小概率事件肯定不适合以基金的方式去投,基金要投的是大概率事件,比如聚焦在细分领域和方向的项目。

目前我们虽然还在看影视公司,但看的非常谨慎。影视公司重点是看人,实际上从在建银国际开始,我看过了非常多的影视公司,但我们发现影视行业的坑非常多,能够稳定生产的影视公司并不多。我们最近看好的公司,已经跟了有两年的时间。在投资影视公司上,我们会帮项目方整合链条上的团队和资产,从而让他的产量更稳定,我们也会沿着这个链条再去做相对早期的一些投资,使生产链条更完整。

在未来的新领域中,我们比较看好体育,这个领域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现在体育相关的商业模式还比较单一,市面上存在的项目大多集中在做赛事品牌和赛事IP,但是对资源和评判性要求很高。除此之外,当下比较看好的还有体育营销,但我们认为这个模式本身并不是很吸引人。我们投资了一个体育和格斗相结合的项目,同时也打造体育明星,在体育领域类似于这样的跨界想法我们认为还是有比较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