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勃勃的导视系统设计 重塑智慧园区与居民区关系

在上海漕河泾,这些突破传统的设计将让产业园区成为充满温度的城市公园。

 |  马一凡MYF

上海漕河泾,见证了一座城市的产业升级。而创新的园区导视系统设计,可能将为漕河泾的老居民们带来一场休闲体验升级。

从1930年代开始,就有食品、榨油、棉纺等工厂在漕河泾陆续兴建;1970年代,五金交电公司、机电设备供应公司等投入运营;1980年代,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成为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微电子产业落户;如今,靠制造业起家的漕河泾,已经是一个高新产业聚集区,默沙东和强生的中国总部、谷歌中国开发者社区、微软创投加速器、腾讯众创基地在这里安家。

但这个紧邻上海城市副中心徐家汇的开发区周边,仍然有不少低矮的厂房、环境落后的老式小区。那些产业被淘汰的厂区,正逐步升级成为智慧园区。

曾雄踞全国仪电工业“半壁江山”的上海仪电集团,在1960年代到1980年代建成了漕河泾仪表电子工业园,现在,仪电集团旗下的华鑫置业,正打算将漕河泾的园区打造成可以对周边老式小区居民开放的“城市公园”。

“漕河泾一带有很多上海的老居民区,它们普遍缺乏可以供市民玩耍休憩的场所,希望我们的智慧园区,不仅仅具有产业园的功能,还可以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公园般的场地,让他们可以来散步、休闲。”华鑫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宇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为了让老式小区的居民未来在智慧园区里有更好的体验,一场智慧社区导视系统设计大赛近日拉开帷幕。

导视系统在园区、商场中都很常见,一般以标识牌或者电子屏的方式呈现导览信息,小到一幢写字楼,大到一个区域甚至整个城市都要有科学和人性化的导航设计。

但如何体现引领未来的“智慧”二字,考验着建筑设计师们的想象力和设计功底。

 

脑洞大开的天空种子

最脑洞大开的设计,来自于建筑设计师胡秀芝、蔡勉和郭卓。在他们的《天空种子 信息飞絮》作品中,导视系统不再是一组图标或者信息牌,而是一株株巨型“蒲公英”,它们可以被摆放在园区各处,上面的“蒲公英”种子是会飞的智慧互动标识,被称为“Skyseed”。

Skyseed采用无人机技术,头部有一个螺旋桨,可以在空中飞行。来访园区的用户“摘下”Skyseed后,它可以带你去往目的地。它有不同的飞行高度模式,既可以在前方引领步行者,也可以引导行车。

Skyseed端部有信号灯,在火警等情况下,它可以飞到园区各处进行危险提示,保障安全。信号灯也可以通过闪烁不同的颜色来反映空气质量。

它具有投影功能,能将各种信息通过投影呈现在墙体或地面上。

正如小小的蒲公英种子可以飘散到远方,Skyseed也可以主动飞出去,将园区信息散播到周边的社区,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园区参与体验。

它很像儿时的玩具竹蜻蜓,能唤醒人们的童年记忆,激发互动体验的兴趣。

 

充满温度的立体导视

最具有人文关怀和温度的设计,来自于建筑设计师Nicky H.Chang、Kai Wu以及产品设计师Jaime Garcia。在他们的作品《超越基础》里,一套社区导视系统的作用面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还有触觉、听觉等感官。在这套系统里,无论文化教育背景、行动是否便利,使用者都能得到完全平等的对待。

设计师们发现,智慧园区的天花板、地面和墙面之间,存在着一种半开放公共空间,在这层公共空间里,存在着丰富而充满活力的人性化设计机会,也是链接建筑功能的重要纽带,包括出入口、架空柱、坡道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等。

这个区间的设计,将对整体建筑群的空间体验带来最大最直接的影响。

导视系统融合在那些空间中,同时也将声效、视觉和触觉感官融为一体。

你可以“听信息”,也可以触摸墙壁上放大版的盲文。这不仅让园区对于残障人士更为友好,也可以将盲人的体验放大到普通用户群中,可以向所有人描绘聋哑人的世界,不借助任何文字,就能够创造简单直接并充满关怀体验的导视。

 

优雅简单的信息柱子

作品《万神庙》来自于年轻的设计师肖载源,它有着非常古典优雅的名字,设计主体是一根根晶莹剔透的“信息柱子”。在肖载源的设想中,这些柱子四面都由LED屏幕组成。

单个柱子,可以向用户传达天气预报、会议室日程、咖啡厅菜单、特别活动等日常信息。

而当整个园区里有几十甚至上百根柱子时,这些柱子就可以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帮助用户找到洗手间、办公楼等具体目的地。

《万神庙》虽然想象力略逊一筹,但是优雅、简洁,更重要的是,它的落地性最强。

大赛评委、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认为,“智慧”不仅仅是指高科技,建造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活环境才最“智慧”。从老制造业聚集地、新兴技术开发区到智慧社区,漕河泾历经着产业的革新与人居思想的蜕变。这三个作品,未来都可能运用于上海的智慧社区建设中,它们将野心勃勃地为城市居民带来突破传统的园区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