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最炫酷的不在于单项技术 它最大的意义原来在这里

“复兴号”最大的意义在于标准化。简单地说,未来中国高铁列车制造都将按照“复兴号”的标准。

 |  习曼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6月25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被命名为“复兴号”。

6月26日,“复兴号”率先在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分别担当G123次和G124次高速列车。“复兴号”两种车型的试验时速均在400公里及以上,持续运行时速为350公里。今后将逐步研发CR300和CR200系列中国标准动车组。

新型自主化动车组均采用“CR”开头的型号,“CR”是中国铁路总公司英文缩写,型号中的“400”为速度等级代码,代表该型动车组试验速度可达400km/h及以上,持续运行速度为350km/h;“A”和“B”为企业标识代码,代表生产厂家;“F”为技术类型代码,代表动力分散电动车组,其它还有“J”代表动力集中电动车组,“N”代表动力集中内燃动车组。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出于成本的考虑,高铁实际开行速度为300km/h。他强调,高速铁路克服的是空气阻力,速度越快,磨损越严重,能源消耗越大。

赵坚表示,“复兴号”最大的意义在于标准化。针对不同型号的动车组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实现动车组在服务功能、运用维护上的统一,这将提高效率,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未来列车制造都将按照“复兴号”的标准。

“和谐号”没有做标准化统型,基于不同平台研发出的车型并不能互联互通。不仅司机操作台不同,车厢定员座位数与布局不同,有些车甚至车厢连挂处的高度都不一样。即便是同一速度等级的动车组,如果车型不同,也不可能重联运输。如果某节车出现故障,需要组织乘客换乘,临时调来的车一旦车型不同,就会出现要么“挂不上”,要么“缺座位”等情况。

标准不一,不仅增加了运营难度,也提高了运营和维护成本。因为车型标准不统一,高铁车站不得不将每种车型都预留备用车来应急,动车检修的车间也要把4种车的零部件全配备,甚至高铁司机也要把各种车型都学习一遍。

另外,在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中国标准动车组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在乘坐体验上,与“和谐号”相比,“复兴号”的空调系统更舒适,充分考虑了高速运行下车外压力变化对旅客舒适度的影响;车内Wi-Fi全覆盖;列车更宽敞、座椅间距增大;座椅前后均设有220v插座;车内照明有多种模式,座椅上方设有阅读灯,亮度和色温都可手动调节。复兴号”相比“和谐号”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但“复兴号”高铁的票价与原来一致,票价不变。

此外,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寿命更长。为适应中国地域广阔、温度横跨正负40℃、长距离、高强度等运行需求,“复兴号”在多种工况下进行了60万公里运用考核,比欧洲标准还要严格。最终,整车性能指标实现较大提升,“复兴号”的设计寿命达到了30年,而“和谐号”是20年。

“复兴号”采用全新低阻力流线型头型和车体平顺化设计,列车阻力比既有CRH380系列降低7.5%-12.3%,列车在时速350公里下运行,人均百公里能耗也下降约17%。

“复兴号”设置智能化感知系统,采集各种车辆状态信息1500余项,为全方位、多维度故障诊断、维修提供支持。列车出现异常时,可自动报警或预警,并能根据安全策略自动采取限速或停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