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一个“自以为是”的职业经理人

而职业经理人与资本之间,是一种交易关系,并没有人身依附关系。雇主与职业经理人之间依据经济人理性,各取所需,自由交易。

 |  一波说

无论是身处困境,还是准备让贤退出万科,依旧讲情怀,这就是王石。

6月21日,万科董事会换届方案揭晓,王石让位郁亮接棒。作为万科的创始人,王石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有情怀的信息。

令我最关注的是,今天很多媒体,大谈特谈王石的万科职业经理人模式。

过去,王石曾经说过:“有人觉得很可惜,王石把股权放弃了。我之所以放弃多有方面的原因;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我坚信在中国的未来不缺有钱人,缺的是职业经理人,我一直以职业经理自居,这是我对我的自信。”

王石还说过:“对公司的控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老子说了算,老子有钱,老子是资本,这没问题;还有一种就是能力,以职业经理人自居。”

“中国不缺有钱人,而缺职业经理人。我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这就是我的自信”。 对王石以往的这一席话,有人称许,也有人不以为然。此前,财经人士叶檀发了一篇《王石是个老实人》的洋洋大作,从企业运营、感情生活、事业合伙人制来说“王石是个老实人”。

2王石是职业经理人?

叶檀说王石是“老实人”,而有人却指出,要说董明珠是职业经理人,恐怕没有异议。说王石是职业经理人,那要挂个大大的“?”。

为什么无法认同王石在万科的职业经理人身份?

众所周知,万科走到今天,公司已经有3000多亿元的市值。对于万科,王石是一个创立者,还是一个经营者、塑造者,同时也是监管者。除了没有大股东地位外,王石具有了一个老板的一切特征。

或许,王石说今天万科的伟大,不在于3000多亿元的市值,而是万科的文化,说这个无形资产,强大到“能够抵御资本的力量”。我在想,万科的文化是谁创立的,又是谁拥有的?当然是王石。即使宝能姚老板真的像对付“南玻A”一样把万科收入囊中,可“万科文化”这个无形资产能自然落在姚老板的口袋里了吗?

股权之争以来,王石一直说他“有底气”,也一直是“强势反应”,这哪里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能够有的实力和表现方式呀!难怪巴山财经里的一篇文章会一针见血地指出,“王石倒是象万科真正的老板”。

我的看法,王石,其实就是一个“自以为是”的职业经理人。

所谓职业经理人,其实是个泊来品,确切地说,也是“打工一族”;只不过有的人在“打工者”前面,要加上“白领”或“金领”的前缀。像格力董明珠这种总裁级人物,打的当然是“金领”工了。

就企业而言,职业经理人,实质是企业中那些管理人员。他们赖以生存的手段,是向资本(控股股东)出售自身的管理知识与管理技能,获取年薪和期权。

而职业经理人与资本之间,是一种交易关系,并没有人身依附关系。雇主与职业经理人之间依据经济人理性,各取所需,自由交易。

譬如去年,沉寂多年的吴士宏重回TCL,与李东生来了个“二次牵手”,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吴士宏本来是微软中国区总裁,李东生一看她履历OK,TCL也想从传统家电向IT转型,这边呢,抱着“人没有野心,终不能成大事”的吴士宏,也想谋个大事来做。“郎有情,妾有意”,两边谈好了责权利和年薪、期权,吴士宏就移步空降到TCL了。

等合同期限一满,如果都无意续约,那就说byebye,“打工女皇”走了,当然,谁也想不到,这次又“再续前缘”。 吴士宏在TCL是什么角色,很清楚嘛!一个职业经理人。

反观王石和他的万科,套上“职业经理人”这词儿有点牵强。

暗流汹涌的万科股权争夺战,宝能姚老板其实只是资本之间的关系,说“野蛮人入侵”,还有什么“不欢迎民营企业成为万科大股东”,这哪是“职业经理人”的口气!

再说,由于万科股权结构分散,恒大许老板不也是踩上一脚进来了吗;这几天还爆出香港中策也跟上来了,中策的创始人是谁?黄鸿年先生,在国内要算收购兼并这茬,姚老板还要拜他做祖师爷呢!

职业经理人其实一开始就是个市场概念,有点类似于职业军人,要忠于国家、忠于职守;但职业经理人不是企业的终身家奴。

职业经理人忠诚的是职守。

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职业经理人就是“流水的兵”。而我看,王石心目中的万科模式,其实是把自己定位在“铁打的营盘”上了,而对外宣示的“情怀”里,王石又把自己标榜成万科这部机器“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我的眼里,王石,就是一个“自以为是”的职业经理人。

3一点题外话

一、职业经理人这概念,在日本没有销路。

日本的主流企业都是终身雇佣制,他的经理人通常是不流动的。

二、王石说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依旧在路上。

企业股权的“混合所有制”,也有人说是“泛合伙制”。不过因为诸多原因,1997年十五大就已经提出来的改革概念,到目前依然没有大踏步地推动。党的十八大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到底方向应该在哪,现在也没有定调。

三、马云的阿里巴巴是采用“合伙人制度”,当年IPO弃港赴美,乃“情非不得已”。

阿里巴巴所采用的“合伙人制度”,抛出的是“同股不同权”的股权架构模式;如此让马云这种拥有少数股权的高层,对公司有更大的控制权;而这与港交所“同股同权”IPO上市制度相左。香港证券市场不想轻易改变制度为先的原则,所以马云只好跑去美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