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和消费者对生物柴油质量、技术、应用以及产业政策存在不少误解。
作者:冀星
生物柴油(Biodiesel)是指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
生物柴油基本不含硫和芳烃,十六烷值高达52.9,可被生物降解、无毒、对环境无害。它的高含氧CN值十分有利于压燃机的正常燃烧从而降低尾气有害物质排放,所以被称为低污染燃料,是典型的“绿色能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发展生物柴油可以大量消耗地沟油,可以大量减少地沟油回流餐桌,保卫人民群众的餐桌安全。
但实际上,生物柴油在发展推广过程中困难重重。究其原因,政策难题、体制难题都是问题;此外,社会上和消费者对生物柴油质量、技术、应用以及产业政策的误解也是重要问题。对此,生物柴油大发展需要进行科学解释。
误解一 生物柴油的原料复杂多样,工艺不尽相同,质量不能保证。
解释:
目前生物柴油原料包括泔水油、地沟油、煎炸废油、烤鸭油、牛羊皮油、动物内脏油、抽烟机油、酸化油、野生树木种子油等14类原料;工艺包括:常规的酸碱法、脂肪酶法、超临界法;目前,产品质量依据《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BD100)》(GB/T 20828-2015)标准。
唐山金利海、邯郸隆海、河南亚太、湖北荆州大地、江苏悦达卡特、四川恒润、杭州东江、上海中器等生物柴油生产企业生产的生物柴油均经过国家石油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监测,或经过SGS Testing&Control Services Singapore Pte Ltd监测,均能达到相关标准。
误解二 含有微生物的柴油会对发动机滤清器、燃油泵造成显著损坏,对对消费者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解释:
胶质、机械杂质、水分等均会造成滤清器和燃油泵堵塞,目前国五柴油刘含硫降低导致润滑性比较差,容易造成燃油泵与喷油嘴由于润滑不畅导致的磨损;目前在柴油中加入的脂肪酸类抗磨剂与柴油中的其它金属盐会生成沉淀,堵塞燃油泵与喷油嘴,脂肪酸容易与油箱与输油管道的镀锌层金属发生反应,造成滤清器和燃油泵的堵塞。因此,在没有分清楚滤清器和燃油泵堵塞物质是什么物质的情况下,归因于生物柴油造成堵塞,是草率且不科学的。
误解三 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较差,稳定性差,生物柴油在油库调和时合格,但在加油站地罐储存一定时间后,产品质量会发生变化,质量管理难度很大。
解释:
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在《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BD100)》(GB/T 20828-2015)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生物柴油在加入抗氧剂之后可以达到标准要求。至于生物柴油在加油站地罐中储存一段时间会发生质量变化,需要弄清楚是生物柴油的什么性质发生了变化,还是与生物柴油混合的石化柴油组分存在氧化安定性不达标的问题。目前,从几个大的生物柴油厂家的生产实践来看,均没有出现储存变质或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调和之后变质的问题。
误解四 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比矿物油差,低温使用时容易造成油路和过滤器的堵塞,限制了生物柴油在低温环境时的应用。
解释:
这种误解在于《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BD100)》(GB/T 20828-2015)只规定了一个冷滤点标号的生物柴油。实际上,目前,河北隆海、广东高奇能源工程研究院、北京福鼎城和石油大学正和生物柴油实验室等几个单位已经联合开发出凝点为-30度、-40度、-50度的生物柴油,这样,生物柴油按照国五柴油标准,根据凝点(包括冷滤点)将油品分为凝点不高于5度、0度、-10度、-20度、-35度、-50度等6个标号,已经可以建立独立的、完整的油品系统。
也就是说,现在国五标准的柴油标号,生物柴油都有相应的标号,不存在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比矿物油差问题。“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比矿物油差”的结论实际上是在2002年的情况,当时我们只有零号的生物柴油;十几年过去了,生物柴油取得很大的进步,我们的知识的需要进行适时更新,仍旧停留在旧的认识范围,就会导致对生物柴油的误解。
我国研制出凝点为-30度、-40度、-50度的生物柴油,在《中国能源报》、《中国化工报》、《生物柴油网》均有报道,同时在国家石油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做了相应的检测。
误解五 因缺乏质量保障和价格优势,市场监管难以到位,大部分消费者不认可生物柴油,社会加油站不愿意销售生物柴油。
解释: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各种比例的生物柴油调和燃料的国家或地方标准。生物柴油BD100有国家标准《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BD100)》(GB/T 20828-2015);B5也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即《生物柴油调和燃料(B5)》(GB 25199-2015);云南、海南、四川等省分别做了相应的规范性文件,所以生物柴油的质量是有相应标准保障的,进入市场的生物柴油均都过了相应的质量检测。
从价格上来讲,现在生物柴油的价格,要比石化柴油的价格每吨要低四百到六百块钱,另一方面我国生物柴油因为具有良好的质量,已经向多个国家出口。例如:河北隆海已经向瑞典出口、河南亚太已经向韩国出口、重庆宝润已经向韩国出口生物柴油;河北金利海、河南亚太、河北福宽都建立了自己的生物柴油加油站,销售情况良好。
当然,也有局部地区由于地沟油价格失控、以及国三国四标准柴油冲击国五标准柴油出现生物柴油价格比普通柴油价格高的局面,
误解六 生物柴油推广将加剧市场不公平竞争。
解释:
目前,国III、国IV、国V车用柴油之间的竞争,以及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与生物柴油没有任何关系,这完全是打错了棍子扣错了帽子。
在这一方面,党中央和国务院有清醒的认识,2015年5月5日国务院第9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工作方案》,2016年底,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全国全面供应符合第五阶段国家强制性标准车用油品的公告》(下称公告)指出,自2017年1月1日起,全国全面供应符合第五阶段国家标准的车用汽油(含E10乙醇汽油)、车用柴油(含B5生物柴油),同时停止销售低于国V标准的车用汽油(含E10乙醇汽油)、车用柴油(含B5生物柴油),已经明确将国V柴油与B5柴油并列;
此举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所以将生物柴油与国III、国IV柴油以及其他劣质油品并列,是有意丑化生物柴油。国务院文件、部委文件已经明确列出国V柴油与B5同时推广,现在讲推广生物柴油将加剧市场不公平竞争,没有任何事实与政策作为依据与支撑,站不住脚。
误解七 生物柴油与车辆使用性缺乏研究。
解释: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之初,早在2002年,在国家经贸委技术进步与装备司的指导监督下,从北京到烟台进行了五千公里的100%的生物柴油行车实验,这为我们国家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车辆使用基础。
2004年冀星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过程学院利用餐饮废油(包括地沟油、泔水油)得到的生物柴油在增压发动机上进行了各种实验,详见《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的排放特性》《北京理工大学学报》(vol.24 no.4 2004 p290-293),试验研究了增压柴油机燃烧油废弃油脂制备的生物柴油和普通柴油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对于试验发动机,在油泵最大喷油量保持不变时,直接燃烧餐饮废油制得的生物柴油(100%)对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小于2.5%,无论在全负荷还是在部分符合工况下,燃用餐饮废油制得的生物柴油均能大幅降低烟气烟度、颗粒物、CO和HC,但NOX会上升。
2011年1月,云南盈鼎公司用B10在昆明47辆柴油公交车封闭试用,历经4个月的连续试运营后,经昆明公交公司技术部门检测评估:发动机、喷油嘴无任何异常,动力充沛,油耗有所下降,成本降低18%,尾气排放明显优于普通柴油车,驾驶员分别接受了昆明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采访,说明使用生物柴油对车辆是有益的;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在高原高海拔、低气压地区使用生物柴油。
从2013年9月起,上海巴士一汽公司就协同上海市食安办、同济大学相关部门,以餐饮垃圾油(地沟油)为原料,通过脂交换工艺制成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使用“地沟油”燃料的公交营运车辆动力基本不减,颗粒物排放降低近一成。该公司已有10条线路100辆公交车使用生物柴油。
误解八 生物柴油在经营过程中对于储存设施、调和设备,管线等有特别的要求;生物柴油运动粘度较大,温度降低后流动性显著变差,在冬季温度低时存在难以调和的问题。云贵藏川等地地势海拔高差悬殊,气候区域差异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冬季温度最低能达到-10℃或更低,在这些地区封闭运行生物柴油在储运设施要求和后期管理上都存在很大难度,不具体推广运行的条件。
解释:
生物柴油可以任何比例与车用柴油或普通柴油进行调配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这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共识,同时生物柴油十六烷值为65,远高于车用柴油和普通柴油的十六烷值47-51,在云南、贵州、青海、西藏等高寒、高海拔、低气压地区使用生物柴油,发动机的动力性优于常规柴油,排放明显降低。
因为生物柴油本身低硫或无硫,润滑性远优于车用柴油和普通柴油。生物柴油对储存设施调和设备以及管线没有特别的要求,国内外基本上在储存、调和管线设备方面没有与常规柴油不同的材质标准,没有要求生物柴油使用特别的钢材或者特别的存储条件。因此,“在经营过程中对于储存设施、调和设备,管线等有特别的要求。”缺乏具体的标准和设备材质方面的支撑。
目前,我国已经开发出凝点为-30度、-40度、-50度的生物柴油,这样,生物柴油按照国五柴油标准,根据凝点(包括冷滤点)将油品分为凝点不高于5度、0度、-10度、-20度、-35度、-50度等6个标号,已经可以建立独立的、完整的油品系统,在青海、四川、新疆、西藏、云南、黑龙江等高寒、高海拔、低气压地区的各个区域以及温度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均可以使用。假说在高海拔地区的某一个省份不具备推广试点是因为对生物柴油技术进步缺乏具体了解。
注: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华夏能源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