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高中的好处是既可以帮助孩子接受国际化的教育模式,又可以让他们更切身地感受和学习本土文化。
不知从何时起,“是否要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成为家长们绕不开的话题。诚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对于高端教育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国际学校作为一批特立独行的个体,虽然数量有限,却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所有层次;入学门槛虽高,甚至严格到“面试”父母乃至祖辈,却依然成为了中高净值家长趋之若鹜的潮流。
那么,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到底学的是什么?超高的入学要求,是否只是营销噱头?昂贵的学费背后,国际学校到底有什么优势?我们专访了领科教育上海校区(Ulink College of Shanghai)校长Tim Cunningham先生,揭秘这所被称为牛津、剑桥训练营的国际学校教育理念,分享他的家庭教育经验:
昂贵的学费,让不少家庭对国际高中的教育望而却步。动辄超过10万一年的价格,还不包括其他的学杂费和住宿费用。如此投入,仔细算来,其实与把孩子直接送出国接受国外教育所需要的花费已经基本持平。因而,不少家长也陷入了这样一个迷思:都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与国际水平接轨的教育,为何要选择在国内进入国际学校学习呢?
Tim 校长告诉我们:高中不仅是一个教育阶段,它更是初中与大学的连接,是一个孩子重要的过渡阶段。
首先一个是学术过渡。Tim校长说,国际高中以将学生送入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可以帮助孩子们在大学里获得更大的成功。
国际高中所提供的IB、A-Level等这些国际课程内容,不仅可以让同学们超前学习到更高的知识层级,而且这些高中课程的学分还受大多数的国外大学承认,可以直接抵换成大学学分。一些孩子们甚至由此得以越过大一的学习,这为孩子们在大学阶段节省了不少时间与精力,以及以学分计费的大学学费。
第二个是文化过渡,Tim校长认为,如果把孩子在高中阶段就送出国,孩子英语过不过关都是问题,让他们进入异国理解并融入他国文化更是相当困难的。但更重要的是,刚刚初中毕业的孩子甚至都不是足够了解自己本国的文化。如果直接把他们丢进集聚着更多各国学生的国外高中,孩子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会更加模糊和混乱。
这也就是国内国际高中的好处,既可以帮助孩子接受国际化的教育模式,又可以更切身地感受和学习本土文化,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与价值观的养成有着极大的影响与作用。
Tim校长还告诉我们,在国际高中里,海外交流也是课程设计的一部分。孩子们有很多机会,走出国门实地感受其他不同国家的文化与教育,这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独立性、开拓眼见,也让孩子们在未来选择留学国家时,提前有了更真实的信息与贴切的感受。
高门槛,通常是大家对国际高中招生的刻板印象。
Tim校长承认,想要进入好的国际学校,没有过硬的学术底子和语言基础是万万不行的,这是跟上未来学习节奏的基础。学术成绩杰出、思辨能力拔尖、表达能力超群,是Tim校长眼中领科的学生所具备的素质。
但是,成绩好并不是唯一的条件,他们更在寻找与学校的目标、价值观一致的学生们和家庭。校长也建议道,比起了解学校的影响力与升学率,家长们更需要了解的是,这个学校真正能够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些什么。家长和同学们在选择国际学校时,应该提前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办学目标。
在领科,物理、化学等实验课程占有很大比例,体育实践课每周两节;虽然不到800名学生,但学生社团就有近40个。被坊间传为“牛津、剑桥学子摇篮”的领科,其教育目标正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强健体魄的人才。
除了能够让同学们尽情享受校园生活外,Tim校长认为,家长们对于学校办学理念的认同非常重要。因为“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家长们的支持与理解,有助于学校教育的成功。”
国际高中往往需要学生有更强的自主管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与家长开诚布公、坦诚相待,也可以让学校能够在第一时间解决家长们所担心的问题。家长们的反馈和意见,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学校理念是否一致的。
采访的最后,针对中国家长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Tim校长也对中国家庭的教育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提到,西方文化中有一个词汇,叫作“扫雪机家长”,是指那些对孩子过度保护的父母们,他们竭尽全力扫除了成长路上可能出现的一切障碍,让孩子们几乎无错可犯。
Tim校长强调: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在父母力所不及、不在身边的时候,长期生活在温室里的孩子们将无法面对与承受失败,那这位拥有多年教育经验的大咖,有何经验分享给当代中国家长呢?
第一点,Tim校长认为:父母们不应该害怕孩子“跌倒”,反而需要放手让孩子犯错。孩子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受挫、失败中,才能得到成长、学到更多。父母可以建议孩子、帮助孩子、鼓励孩子,但成长路上的每一步还是得靠孩子自己摸索前行。
第二点,家长要学会因材施教,了解孩子真正适合什么。正如Tim校长在孩子课程选择上的思考逻,他觉得为孩子选出“什么更适合”要比选择“什么更需要”更有意义。
校长也毫不吝啬地分享了他的育儿经:比如,就选择课程而言,他的女儿办事条理清晰、追求极致,更适合难度更大、更需要学生思辨能力的IB课程;而兴趣爱好专一,特长明显的儿子,则更适合科目精简、更尊重学生喜好的A-Level课程。
第三点,陪伴。Tim校长说,“只有玩到一起的才是一家人。”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家长与孩子高质量的相处的确不容忽视。
其实,陪伴是相互的,滋养是相互的,给予也是相互的。“陪着孩子一点一点长大,谁说不是为人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呢?”这位两个孩子的父亲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