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电视这么好,为何“门前冷落鞍马稀”?

真正的量子点电视,量子点材料必定是作为显像材料而存在,而非作为背光源材料而存在。

 |  中外管理杂志

作者:刘步尘

量子点阵营最大的尴尬,莫过于当OLED阵营不断推出wallpaper墙纸电视、两面看电视、透明电视、曲线电视等各种极具创新性产品的时候,量子点阵营始终拿不出像样的产品与之抗衡。而手机、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设备纷纷投奔OLED阵营,进一步反衬出量子点阵营“门前冷落鞍马稀”。  

液晶终将被替代,彩电两大阵营对此已无异议。有异议的仅在于:谁将扮演替代者?

不同阵营给出的答案不同。OLED阵营说“舍我其谁”,量子点阵营则说“量子点优于OLED”。目前看,认同OLED终将战胜量子点的声音更高。

这其中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未来的世界,必定是“显示无处不在”的世界。要实现“显示无处不在”,必须具备柔性显示的技术特性,而液晶和量子点均不具备这一特性。谁具备?唯有OLED。

事实上,OLED对液晶的替代已在小屏幕领域展开,手机就是典型的例子。2017年,所有主流品牌都将推出OLED手机,最后一个进入的是苹果。苹果的进入,宣告液晶时代在手机领域的落幕。

OLED对液晶的替代,路线图是这样的:先从手机这块小屏开始,然后逐步向中屏即向电脑、平板领域渗透,最后一个是电视这块大屏。

OLED对手机的疯狂渗透,对公众产生了强烈的心理暗示。可以说:OLED对手机渗透越深,公众对OLED电视的信心越强烈。

当OLED攻城略地的时候,我们发现量子点鲜有作为,完全不被手机、电脑、平板、车载显示设备所接受;量子点与OLED的争夺,基本上局限于电视单一层面。

反观OLED,市场多点出击,产业链全线渗透,无论进入的企业数量还是进入的资金额,均远远大于量子点,二者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有人不解:为何量子点电视仅是少数彩电企业的选择?实事求是地讲:根本原因在于现阶段的量子点电视,本质上仍然是液晶电视,缺乏革命性创新。

你可能会问:既然明明是液晶,为何量子点阵营非要把它包装成量子点电视?这涉及到彩电企业的营销及公关战略。

什么样的传播最有效?当然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的传播。液晶电视发展至今,从技术成熟度来讲,已无可持续突破的空间;从产品形态看,亦不可能有大的改变。技术与产品形态均无大突破的可能,让企业公关传播十分为难,说吧,没什么可说;不说吧,又担心竞争对手说得太多。于是,概念营销应运而生。

所谓“概念营销”,即通过制造新概念的方式进行传播。因此,概念营销和技术创新无关,属于公关部或公关公司的杰作;技术创新则不然,是研发部门搞出来东西,来不得一丝一毫的含糊。因此,概念营销的本质是营销,技术创新的本质是创新,二者完全是两码事。

现在的问题,有些企业的公关部不惜越厨代庖,替代研发部或产品规划部制造技术或产品的概念,试图让公众误以为有什么了不起的新产品或新技术,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概念营销的泛滥,折射出企业技术及产品创新能力山穷水尽,也是对公众尊严的亵渎。

一旦一个企业热衷于概念营销,这个企业就将失去公众对它的尊重。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前不久,乐视宣布推出共享电视,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前一天还叫超级电视,后一天摇身一变就成了“共享电视”,这就是概念营销。

量子点电视也属于概念营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目前的量子点电视,量子点材料在其中并不是作为显像主体而存在,而是作为背光源材料而存在,你怎么可以根据背光源材料命名电视呢?也太儿戏了。

真正的量子点电视,量子点材料必定是作为显像材料而存在,而非作为背光源材料而存在。

有没有量子点材料作为显像材料而存在那一天?当然有,但要等到3—5年之后。电子点阵营把未来时当现在时说给消费者听,动听倒是挺动听的,就是不符合事实。

其实,量子点阵营这一招很失策,过度夸大量子点背光源的意义,反而让公众对量子点电视产生失落感,不再信任量子点电视。

现在,量子点阵营最大的尴尬,莫过于当OLED阵营不断推出wallpaper墙纸电视、两面看电视、透明电视、曲线电视等各种极具创新性产品的时候,量子点阵营始终拿不出像样的产品与之抗衡。而手机、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设备纷纷投奔OLED阵营,进一步更反衬出量子点阵营“门前冷落鞍马稀”。

我坚定地认为,OLED终将取代液晶成为显示技术的主流。但这不意味着OLED时代很快就会到来。今天,OLED电视仍处于市场培育期,远未到市场全面爆发的那一天。市场何时大爆发?在上游面板实现规模化供应那一天。

和OLED相比,量子点时代的到来更是遥遥无期。止于目前,真正意义上的量子点电视仍停留在理论层面,甚至连概念产品也没有搞出来,更不要谈销量多少,目前所有量子点电视的销量,都只能统计在液晶电视的销量里。

我有一个基本判断:2020年之前,液晶电视的市场主导地位仍无人撼动,毕竟它的基数太大了。客观地讲,液晶显示技术虽无大突破的可能,但产品成熟、性价比高的优势尚在。虽然两大彩电阵营都说将抛弃液晶,但它们的彩电销量都靠液晶支撑。

从CRT到液晶,是电视产品形态的一次重大变革;从液晶到OLED,是电视产品形态的第二次重大变革。与第一次变革相比,第二次变革更彻底、更决绝。液晶对CRT的替代,是一种平面显示技术对另一种平面显示技术的替代;而OLED对液晶的替代,则是柔性显示技术对平面显示技术的替代,它将为我们打开一个全新的视界。

可以这样讲,即使OLED画面表现力和液晶处于同一水准,仅凭柔性显示这一产品属性最后也将实现对液晶的彻底替代,它极大地拓展了显示产品存在的物理形态,让“显示无处不在”成为可能。

(作者为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