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反对对灰熊进行战利品狩猎吗?或者该说,你知道这个问题对于加拿大的大熊雨林,包含着哪些含义吗?
图片来源:网络
大熊雨林(The Great Bear Rainforest)的春天比外界来得晚些,但到了5月,积雪早已消融,逶迤的溪川拖着清寒的身形穿过雾气浓厚的密林,山野已恢复了热闹与生机。
如果这时候前来,很有可能碰上一、两只灰熊,埋头水中觅食,以补充在刚结束的冬眠期里失去的脂肪。人们乘坐的小船与它们的距离会比你想象中更近,因为这样的经验已无数次得到证明:它们对人类不感兴趣,鲑鱼才是它们眼中最佳的美味和能量,你甚至会看到它们拖着湿漉漉的庞大身躯,一边叼着刚捕获的肥硕粉嫩的鲜鱼,一边稳健地走过滑腻的枯木。
在加拿大西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 以下简称BC省),观熊旅行是当地极具卖点且成熟的旅游项目之一,而即便放在全球范围来看,位于BC省中部沿海的大熊雨林,也是数一数二的观熊目的地。
在这片面积达36,000平方公里、世界上仅存的温带远古森林中,极高的“熊出没”概率让旅行者们的期待很少落空。你还能通过当地的“熊语者”,了解灰熊的喜好、习性等更多奇闻趣事,运气好的话,也许能见到全世界绝无仅有、被当地原住民奉为“灵熊”的柯莫德熊。
参加观熊的旅行者大多从未或很少见过这些大家伙,但也有少数人对它们并不陌生,例如野生动物摄影师、观熊爱好者及研究者,甚至是一小部分灰熊猎人——是的,每年5月的时候,也是猎人们狩猎灰熊的最佳时节,然而,因为当地一项名为“望远镜v.s.瞄准镜”(Bullets for Binoculars)的计划,他们用手中难得的猎熊许可证(LEH),交换了一次观熊旅行的机会,用另一种视角观看这些已打过很多次交道的森林动物们——透过望远镜中的十字线而非瞄准镜中的准星。
发起这个项目的是大熊雨林的尼莫湾度假村(Nimmo Bay Wilderness Resort),但这个概念最早源自当地一家由原住民经营的旅馆:灵熊旅舍(Spirit Bear Lodge)。2014年,为灰熊狩猎问题困扰已久的沿海原住民部族(Coastal First Nations),率先试着邀请2名猎人免费入住旅店及参加观熊旅行。
2015年,得到启发的尼莫湾度假村正式发起这项“望远镜v.s.瞄准镜”计划。猎人们需上缴手中的猎熊许可证,并保证从此再不猎杀灰熊,而后可换取一次内容丰富的雨林探险双人旅行:不仅包含观熊、观鲸等野生动物探险,还包括徒步、独木舟、立式划桨等户外运动项目,外加度假村免费提供的3晚入住——要知道,这家因“野奢”格调收获无数好评的度假村总共也才9间客房。据估计,整个旅游套餐总价值为11,370加元 ,约合57,200人民币。
2016年,另一家颇具特色的当地酒店:特威兹缪尔公园旅店(Tweedsmuir Park Lodge)也加入到该计划之中,“我们一向不赞成战利品狩猎。”旅店的销售总监Tim Wilkinson说,“并非刻意针对谁,只是想告诉那些猎熊的人们,(与熊打交道)还有另一种更好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个公益生态项目,两家度假村都显得相当低调,不仅没有主动做任何推广,甚至在它们的官网上,你都找不到关于这个项目的只言片语,“我们更关注口耳相传的力量。”尼莫湾度假村的旅游贸易协调员Brianne Salmon对此表示,“我们并不想为政党或政治宣传摇旗呐喊,我们只是认为,战利品狩猎这样的行为,真的与BC省一贯的旅游品牌和形象不相一致。”
Brianne的解释暗示了奢华度假村一方面想为生态尽力、一方面又刻意保持低调的潜在原因:常年以来,围绕灰熊的“战利品狩猎”问题,BC省一些当地旅游机构、大熊雨林保护基金会(Raincoast Conservation Foundation)、在野党新民主党、执政党自由党等多方政府或民间机构一直争论不休,甚至在政治上展开角力。反对者的立场显而易见,大多持破坏生态、威胁物种生存等观点;而支持者的理由也很简单:没有明显证据表明灰熊这个物种在BC省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那么,灰熊在BC省的生存现状究竟如何呢?战利品狩猎又为何陷入争议?
从物种角度来说,灰熊(Grizzly Bear)是棕熊的亚种,如今主要分布在北美洲,虽然其数量较历史水平有所缩减,但暂时没有灭绝的危险。在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CITES)的官方网站上,灰熊在除不丹、中国、墨西哥与蒙古之外的地方,被列为Ⅱ类,属于需要特别关注、但尚未达到“濒危”的物种,允许适度捕猎以及相关的商业贸易。
以加拿大来说,它们近年来的灰熊数量稳定在29,900~30,000头左右,而BC省大约占了其中近一半的数量,也就是13,000~14,000头。2014年,BC省政府还因全省灰熊数量已增至1.5万头而适量提高了当年允许捕猎的数量——也就是环保组织、奢华度假村等尽力阻止的“战利品狩猎”。
这里就要说到“战利品狩猎”(Trophy Hunting)的确切含义了。简单总结,它是一种以获取狩猎体验和狩猎战利品(Hunting Trophy)为目标的付费猎杀动物的活动。尽管长久以来备受争议,但它并非一般人想象的随意猎杀,更不能称之为“滥杀无辜”,而是现代社会为那些并非因生计需求进行狩猎冒险的人们,提供一种更为合理的选择:允许他们在付出高额开支的前提下,前往特定物种生活的某些国家和地区,猎取比例极低的该物种,将其部分制作为标本,即“狩猎战利品”。
一方面,这样的狩猎往往对猎人有着极为严格且具体的要求,除了禁止虐杀、错杀以及禁止杀害怀孕和幼小动物等基本准则之外,还包括诸如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点准许狩猎哪种动物、使用武器的种类及火力、弹药数量、猎杀动物的公母等一系列全面规定。
另一方面,由此获得的不菲收入,会成为当地野生动物管理乃至反盗猎活动的资金来源,而且,鉴于所获的战利品对猎人来说别具意义,它们通常不会进入商业流通领域,这是战利品狩猎与合法商业狩猎的最大区别之一。
目前,对非洲的战利品狩猎的争议更大一些,因为很多时候会涉及在保护珍稀动物与维护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之间的选择和冲突等复杂问题。而在加拿大或美国等发达国家,得益于政府的严格管控,战利品狩猎的活动相对有序。以BC省为例,除了要有基本的狩猎和持枪的牌、证之外,还要参加环境部组织的特许狩猎(LEH)抽签,被抽中者才能前往指定的狩猎场,射杀这些在商业狩猎中已全部禁猎的动物如灰熊、岩羊或驯鹿等。
据统计,目前BC省每年猎杀灰熊的数量大约为290~300只,相当于全省灰熊总数的2%。而从另一方面来看,狩猎活动不仅带来就业机会,也提高了当地的土地价值。这些经济上的合理性,也是近几年BC省尽管对灰熊禁猎的呼声甚高——例如调查显示91%的当地居民对整个战利品狩猎活动均表示反对,原住民、环保组织更将禁猎灰熊视为使命,甚至连一些环保倾向较强的政党都不时将其拟作竞选纲领的条款以争取民意——但始终没有取得突破进展的重要原因。
然而,生态旅游也许为他们提供了新的解决方向,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前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观察、甚至拍摄它们在自然中不被打扰的生活,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潜力。而相比非洲,旅游产业成熟、基础设施条件优渥的加拿大,更有能力将这样的潜力变成现实。
曾任津巴布韦私人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主任的Michael De Alessi,曾这样阐述非洲的生态旅游发展不易:“以野生动物观察或摄影为主题的旅游的确能赚不少钱,但开展起来需要较长的时间和投资,因为不同于能接受风餐露宿的猎人,游客会期望舒适的住宿、高质量的餐饮和可供选择的一系列活动。”但如果把这些因素放到其他地方例如加拿大BC省来看,会发现它们已经具备齐全:发达的酒店业与服务业、初具规模的游客以及有着多年经营经验的当地旅游机构。
BC省商业观熊协会(The Commercial Bear Viewing Association of BC)根据政府的税收报告得出结论,2016年,仅BC省的观熊之旅的年收入就达到1500万美元,这个数字,大约是同期战利品狩猎灰熊所带来收入的10倍。随着类似的生态旅游逐步繁荣,禁猎灰熊的倡议又被重新提上日程。
如此看来,大熊雨林两家奢华度假村目前的努力,不仅促进了观熊旅游的繁荣,对于貌似对立的双方更是一种有益的沟通——虽然,进展可能十分缓慢。据加拿大CBC新闻的报道,自项目开展以来,两年多内共有7名猎人前来,放弃了他们猎杀灰熊的证件以及权利,Jamie Scott便是其中之一,与之相应的,他得到了一次难忘的蜜月旅行:“我从未想过能够这么近距离地接触灰熊,整个过程似乎都不像真的。”而在近距离观看之后,他对灰熊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现在,他认为这是一种“易受攻击的野生动物”。
诚然,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如何将人类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统这三股绳索架构为彼此支撑又相互制衡的稳定三角形,是一个随着时代而变化、需要长期探索与钻研的命题,但从个人角度来看,不妨趁着灰熊们正活跃的春季,去BC省亲自瞧一瞧这些毛茸茸的大型动物原本的生存状态——在你对它们做出任何判断之前,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