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的《格林童话》已经被改编得“少儿很宜”了,但目前流传的版本依然能对孩子弱小的心灵打出漂亮的暴击。
《睡美人》是一个奸尸的故事,
《蓝胡子》的禁室里藏着被肢解的尸体,
《莴苣姑娘》从孩子的口中说出性暗示。
唱着“妈妈要宰了我,爸爸要吃了我”的格林童话,
真的是给小孩子看的?
为什么《格林童话》被修改了45年?
为什么欧洲童话都是大尺度、暗黑系?
1
格林童话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玫瑰公主》,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睡美人》。
这个故事起初不叫《睡美人》,而是有个很诡异的名字叫《太阳月亮塔利亚》。
就像睡美人的情节设定那样,童话女主角塔利亚也是死于有毒的亚麻布,也是被放在了一个森林的小屋子里。
接着,一个国王发现了她……走向开始不对了。
国王被塔利亚的美貌所打动,于是……和她来了一发!对着一具尸体,来了一发!
事后,国王走掉了,并且忘记了这个事情。忘了……忘了?!
之后,塔丽亚就在深度沉睡状态中生下了一对双胞胎。两个孩子在寻奶时无意中就把塔利亚指尖的亚麻片给吸了出来,于是塔利亚就醒了。
醒了的塔利亚发现自己居然有了两个孩子,在正常人都会疯掉的情况下,塔利亚坦然接受了这一切,还给小孩取名为太阳和月亮。
让我说什么好呢?母爱真伟大!
写出这个意大利童话的巴西尔,在《太阳月亮塔利亚》的末尾留下了这么一句格言:“吉人自有天相,做梦也能娶媳妇。”
很好,巴西尔这个段子手,讲了一个这么不正经的故事,最后还嘲笑了一下男主角。
2
另外一个,就是那个关于秘密藏尸屋的故事——《费切尔的怪鸟》。
有一个巫师,喜欢装成乞丐挨家挨户地乞讨,好趁机用带有法力的袋子把别人家里的漂亮姑娘绑架带走。
有一天他绑了一户人家的大女儿,大女儿见巫师十分富有便同意留了下来。
巫师给了大女儿一枚鸡蛋和一只禁室钥匙,让她好好保管,而且不许打开禁室。
被好奇心驱使的大女儿作死地打开了禁室,发现里面放着一个血淋淋的大盆,旁边搁着一把斧头,里面都是人体碎块……
吓得几乎昏厥的大女儿把鸡蛋掉进了血盆,而血迹怎么擦也擦不掉。
回来后巫师发现了鸡蛋上的血迹,知道大女儿进了禁室,于是把大女儿大卸八块地扔进了禁室。
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巫师把大户人家的二女儿也变成了血盆里的碎块。
这个隔着书页都能闻到血腥味的故事,来源于法国诗人佩罗的《蓝胡子》。
据说,蓝胡子的原型就是15世纪的一个会分尸的杀人狂。
3 2
虽然现在的《格林童话》已经被改编得“少儿很宜”了,但目前流传的版本依然能对孩子弱小的心灵打出漂亮的暴击。
比如《没有手的姑娘》:
恶魔看上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但是女孩为了不让恶魔靠近,每次都用水把自己洗的很干净。恶魔拿走了水,女孩就用眼泪洗。于是恶魔命令女孩的父亲砍断了她的双手。
比如《强盗新郎》:
强盗们把年轻姑娘带回森林,撕破她的衣服给她灌入能让心脏爆炸的酒,然后把她切成几块撒上盐。
再比如《三个军医》:
三个军医自认医术十分高明,甚至可以把身体器官切下来之后再装回去。
为了证明自己,他们分别砍下自己一只手,挖出自己的双眼和心脏,交给了旅馆老板。结果保管这些器官的女仆一个不小心,让猫把器官叼走吃了。女仆的情人想办法弄到了一只贼的手,一双猫的眼,和一颗猪的心来充数。
第二天,等军医们把这些器官用药水安装回去,事情就开始往奇怪的方向发展了……那个装了贼手的军医老想着偷人钱,那个装了猪心的军医老想滚泥地拱土,那个装着猫眼的军医白天跟瞎了一样,晚上看耗子看得贼清楚。
又比如《杜松子树》:
小男孩儿被继母砍了头、煮成肉汤后,变成了一只会唱歌的小鸟,唱着一首大家都喜欢听的歌:
“我的母亲她宰了我,
我的父亲他吃了我,
我的妹妹小玛莲啊,
她拣起我的骨头包在手绢里,
埋在那棵杜松子树下。
克威,克威,
我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
看完这些结局,我感受到大人对我们深深的恶意。
想想小时候的我,虽然看这些故事的时候感觉有点怕怕的,但还是看了好几遍,我觉得我将来长大是个能干大事的孩子。
4
必须承认,能写童话和能改写童话的,都是人才。
不过,为什么这种暗黑童话会流行于18、19世纪的欧洲呢?
想想那个时候的中国,小孩儿都学着《三字经》和《弟子规》,听着孔融让梨和程门立雪的故事长大,文明礼法的那些东西,像身体里的血液一样重要。
而欧洲的小孩子就可怜到只能听着血淋淋的童话入睡吗?
我想,大概也不是这样。
民间童话是一个时代环境的反映,那时的欧洲,正在经历混乱的拿破仑战争,大家都被搞得不得安生,人们也活得小心翼翼。用可怕的故事来吓小孩,仿佛也能看到大人们的几许无奈。
所以,尽管《格林童话》被兄弟俩一改再改。改了45年,修订了7版,但它仍然保留下了一部分血腥暴力的内容,来证明它在特殊历史时期的意义。
掺杂着黑暗暴力因素的格林童话,一直都是坏人恶报的结局,都是在残缺之后,让真切地明白爱与善良的美好;都是带着复杂人性的思考,讲述一个深刻而惊心的道理。
《格林童话集》,带着黑森林的烙印,带着人性的思考,成为了我童年的一部分。
而且我庆幸那是我童年的一部分,虽然有时感到可怕,但它却使儿时的我不断思考:这是为什么?而且也潜移默化地从中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