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常准是怎样应用人工智能分析和解决航班延误问题的?

影响航班准点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天气,天气不好时需要绕飞;另一个,空域是非常珍贵的国家资源,但现在管理上没有立法。再有就是机场资源。停机位的利用效率并不是很高。

 |  我有嘉宾

痛恨航班延误?飞常准创始人郑洪峰给你看看时间和数据的秘密。在嘉宾派的分享舞台上,郑洪峰对中国航班延误现状进行了数据解读。顺丰当日达业务为何中道停止?飞常准是怎样应用人工智能分析和解决航班延误问题的?点击视频,观看人工智能如何帮你规划出行时间。

内容摘要

2016年,国内航班总量增长15.5%,平均延误时长增长57%,很明显看到平均延误时长在增加,而且中国老百姓出行需求特别强烈。

顺丰在前几年推出过一个产品叫当日达。但是就因为延误以及在民航里面的中转,它实在实现不了当日达,所以这个业务在逐渐消失。全行业全年因不正常航班导致的快递积压超过13.8万吨。

我国空域纵横交错着692条总长度19.2万公里航路线,每天有超过1万架次的航班。天上的路也有堵的时候,堵了怎么办?飞机不可能在天上停留,只能不起飞。

影响航班准点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天气,天气不好时需要绕飞;另一个,空域是非常珍贵的国家资源,但现在管理上没有立法。再有就是机场资源。停机位的利用效率并不是很高,而且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国外的公务机是交叉停的,而国内公务机之间距离很远,生怕撞了,会造成很多地面资源的浪费。

要解决痛点,首先要进行数据收集。我们要拆解整个民航,发现延误的症结。从空中到地面,把围绕航班运行的所有时间点切细到每一层。

有了数据,我们就要对它进行一个最基础的分析,然后才能真正到智能决策。

人工智能自动根据资源情况分配停机位,可将停机位利用率上限提高7%以上,对于保障车辆等复杂资源的处理能力,可以比人工提升45%以上。还有空域资源,基于人工智能和增强现实技术,我们就帮助安徽的空管人员将空域管理能力提升了15%以上。

精彩问答

《我有嘉宾》、嘉宾派创办人吴婷:刚才赵鹏说他手上有那么多人口数据,但是他只会拿数据去做招聘。你们手上这些数据,打算怎么开发利用?

郑洪峰:恰恰相反。我们认为在这个时代,数据需要更多地共享。Boss直聘为什么不能共享?我觉得可能是为了不伤害其他人。在民航里面,有更多的数据共享,整个运行才会越顺畅。

现在有一个思路叫机加X,把机票作为一个流量入口,去卖更多的服务如租车、酒店、保险、贵宾室等。这是我们数据最早的用处。接下来数据的用处就在挖掘上面。数据是座金矿,我们要做进一步的深挖。

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有一次,我们看飞常准提示飞机因为雷阵雨延误一个半小时,结果过了还不到一个小时,助理突然告诉我,飞机又准时准备起飞了,于是我就非常狼狈地赶往机场。不知道现在问题有没有解决?

郑洪峰:我们刚开始是靠6个数据时间起家的,就是实际、预计和计划这6个时间点,包括起飞降落。现在我们把它细化了,增加了一个预计登机时间,就是告诉你大概最晚要到机场的一个时间。可能飞机确实是按照预计的起飞时间走的,但是登机时间可能是要提前的。

第二个,我们接人,现在只是知道飞机落地时间,现在要精准到你出到达口的时间。所以说做数据挖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永无止境。

* 版权声明:本文系我有嘉宾原创,转载请务必告知,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