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的看家本领是生产汽车和摩托车,但是实际上,本田从1980年代开始就已经有进军航空业的打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4月10日,上海虹桥机场附近停了30多架不太常见的小飞机,它们的集中出现只为了每年一次的亚洲公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ABACE)。此次展会上,除了湾流、达索、庞巴迪、巴航工业这些公务机常客,还有一家“汽车公司”首次亮相——日本的本田。
虽然,波音和空客也都将B737和A319改装成为公务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私人座驾是波音767,但一般来说,公务机都比较小,偏重私密性,可以乘坐4-10人。
在停机坪上,红色喷漆、体积不大的HondaJet也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察,除了流线型的机身、尖锐而且看起来有点倾斜的“喙”(机头)之外,它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位于机翼上方的引擎,绝大部分飞机的发动机要么在机翼下方,要么在飞机尾部。
这一“另类”设计的好处在于它可以为乘客和机组人员腾出更大的空间,跟大多数小型公务机不同,乘客坐在HondaJet里面不需要缩脚。而且,飞机留有足够的空间去设置一间小盥洗室,对于空间局促的公务机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优势。另外,因为不连着机身,飞机飞行时也更安静。
众所周知,本田的看家本领是生产汽车和摩托车,但是实际上,本田从1980年代开始就已经有进军航空业的打算。
1986年,本田启动一系列的秘密研发项目,当时只有26岁的藤野道格(Michimasa Fujino)被分配到一支负责开发实验性飞机产品的小团队,并且离开东京前往美国的密西西比州工作,但是由于没有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本田放弃了这个项目。
1997年,藤野道格在看过一本空气动力学的教材之后,脑海里出现了“将引擎挂在机翼上”的想法,后来成功说服本田的董事会,允许他带领团队进行开发。2003年,他和他的团队打造出第一架原型产品,并且成功首飞,但是直到2006年才得到本田董事会的同意,决定将这款产品进行商业化,也就是实现量产。
2006年8月份,本田决定成立Honda Aircraft Company,藤野道格担任社长。 2007年,该公司斥资1亿多美元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格林斯博罗(Greensboro)机场兴建全球总部、研发中心以及生产线,每年的产能大概是在40-50架次。
不过,作为一款全新的飞机,HondaJet想要获得来自全球各地的客户,最重要的是要拿到美国航空管理局(FAA)颁发的适航证。从2006年决定量产,HondaJet直到2015年的12月份才拿到FAA的适航证,之后又很快在2016年的5月份拿到欧洲航空管理局(EASA)颁发的适航证。
HondaJet从首飞到现在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但这是它第一次来中国参加航空展。道格在4月10日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HondaJet目前有100多架订单,主要是在美国、欧洲和墨西哥,中国目前还没有客户。目前,一台HondaJet的目录价大概是49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414万元),具体要取决于机舱里的配置。
这款飞机飞行高度可以达到13000米,航程可以达到2264公里,差不多是北京到广州的距离。它也是同级别中最快的喷气机,最高时速可以超过700公里每小时。
中国通用航空发展影响着中国公务机市场,空域、航空时刻和停机坪等资源难以获得,以及飞行员的短缺,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供需矛盾已经十分突出。
不过困扰通航发展的基础设施问题有望在今后得到逐步解决。
根据国务院2016年出台的《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将增加约200个新的通用航空机场,届时,国内通用航空机场总数将超过500个,小城市之间城际旅行交通将更为便捷。
今年1月份,中国民航局发布《通用航空发展“十三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次出台通用航空五年专项规划。今年3月份,中国民航局局长冯正霖明确表示要鼓励通用航空的发展,促进民航和通航“两翼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