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们,中国破解“六难”喊你们回国创业

近年来,留学生回国创业的热情变得更加强烈,这与中国政府对于海归创业的支持密不可分

 |  张晓

归国创业越来越成为中国留学生青睐的发展方式,近年来,留学生回国创业的热情变得更加强烈,这与中国政府对于海归创业的支持密不可分。去年年中以来,中国国务院18部委合力为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创新“清障搭台”,破解难题。

2016年6月,有份材料集中反映了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创新中遇到的烦恼和障碍,其中突出表现为优惠政策享受难,落户就学办理难,开户融资难,知识产权应用难,政策限制放开难,文化理念融合难等“六难”,中国总理李克强在这份材料上做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合力研究解决“六难”问题。自此,中国国务院18个相关部委雷厉风行行动起来,合力破解材料中反映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2016年10月12日,中国双创周深圳主会场上,中国总理李克强对听障人创业这一创业团队给予特殊关注,并应邀在“关爱听障人创业”画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资料图)

对于材料中提及的政府补助申请难问题,相关部门很快公开了补贴申请办法,并建立起公示、举报、查处和问责机制,规范孵化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为包括留学回国人员在内的创业者申请补贴扫清了障碍。财政部则向社会公开了资金管理办法、申报指南和分配结果,使专项资金分配更加透明。

为破解优惠政策碎片化造成的了解难、享受更难等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单位提出包括财税支持、金融扶持等方面共28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商总局以宣讲、公示等多种方式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的知晓度和精准度。

此外,对于材料中提及的落户就学办理难,开户融资难,知识产权应用难等其他问题,相关部门切实推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为海归创业扫清了障碍,持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

近年来,中国留学回国人数增长加速,回国创业热情高。

2016年12月发布的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著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No.5》显示,目前留学回国人数已超过累积出国留学总人数的一半。

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数量比上一年增长21%,达到40.91万人。1978年至今,留学回国人员累积总数已突破221万人,占中国留学出国累积总人数的半数以上。

报告认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热情高,且创业领域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报告显示,海归创业集中在一线城市,超过四成的人选择在北京(22%)、上海(20%)创业,且在新生物工程/新医药(22%)、新一代信息技术(15.1%)领域海归创业最为活跃。但报告也显示,创业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依然突出。

虽然留学生回国创业的热情呈上升趋势,但创业占整体择业选择的比例仍然不大。2016年3月,中国教育部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5》显示,留学回国人员自主创业期望较上一年增长一个百分点,但占比仍然不高,为3.32%。三分之二的留学回国人员期望在企业机构入职,其次是事业单位(14%)、高校和科研(11%)。

不过,随着中国政府持续优化创业环境,为海归创业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相信海归的创业占比将持续增高。

近期,中国各地陆续推出2017年度的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支持计划,针对不同类型的创业项目给予不同额度的资金支持。

以重庆为例,对于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批确定的重点创业项目,一次性给予创业支持资金50万元;对于确定的优秀创业项目,一次性给予创业支持资金20万元。安徽省的方案为,对入选的重点项目和启动项目,分别给予10万元至20万元、5万元至10万元资金扶持;对入选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的企业,给予20万元至30万元创业扶持资助。目前,中国各地的创业支持计划正在申请阶段,有意申请的海归创业者应抓紧时机,按照各地的具体规则进行申请。

此外,一些地方也在不断提高资助的力度。以深圳为例,从2016年9月起,深圳市出国留学人员创业前期费用补贴大幅调高,一等资助的标准从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二等资助标准从25万元提高到50万元,三等资助标准从15万元提高到30万元,还增加了特别优秀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的条款。

在美国,大学生选择创业的比例较高。全球创业观察(GEM)2014报告提供了一组数据显示,美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20%~30%。基于此,一些在美的中国留学生也会产生在美创业的想法。不过,在美创业,实施起来却略显复杂。排在首位的是签证问题,在美留学一般持F-1签证,只能在学习期间使用,在美国持有F-1学生身份超过9个月,得到学位毕业后可以开始时间为12个月的实习期。在此期间,可以自己成立公司,一旦公司运转正常,你就需要考虑在OPT结束之后的工作签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