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有哪些关于财税制度改革、税务营商环境的新举措,备受期待。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税务营商环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3年国内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2289.9亿元,其中制造业及相关行业受益占比超四成,中小微企业受益占比超六成。在减税降费等各项政策支持下,新增涉税经营主体1687.6万户。
即将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有哪些关于税制改革、税务营商环境的新举措,受到各方期待。
设立全国首家税务审判庭、率先推出十七税(费)种综合申报、率先实现货物和服务出口退税申报双“免填报”……上海税务部门始终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税务服务“硬举措”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2023年上海市税务局组织税收收入15794.3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2.9%。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318.0亿元,其中减税降费981.8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334.9亿元,阶段性缓交企业社会保险费1.3亿元。
2022年,上海市税务局组织税收收入15473.6亿元。全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811.8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1256.9亿元,缓税缓费484.1亿元。全年累计为出口企业办理退(免)税1525.8亿元,其中退税997.0亿元。
“对企业而言,没有什么比真金白银的支持更加务实有效。”上海市人大代表吴剑英在今年两会期间说。
近年来,上海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趋势,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科技创新的前瞻布局。在此过程中,上海市税务局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延续实施创业投资企业个人合伙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同时推进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落地。
与此同时,上海市税务局继续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同时延续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税政策。
以增值税留抵退税为例,聚焦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上海税务部门通过精准提示、免填申报、优化程序等举措优化服务。2022年获得留抵退税的纳税人中,小微企业占比93.4%,共享受退税331.1亿元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全球独角兽榜》,上海65家企业上榜,位列全国第二。界面新闻获悉,上海税务部门积极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以“一企一策”“一企一团队”助力独角兽企业孵化成形、加速发展。
作为“硬核科技”属性的独角兽企业,博泰车联网这两年业务发展迅速,保持着年复49%的增长。
受益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仅2023年度,博泰车联网符合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超8000万元。博泰车联网首席财务官张富凯表示,作为先进制造业企业,博泰可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此一项2023年就减税998万元。
“真金白银的税收支持,将助力企业在智能汽车领域重大攻关项目中持续进阶。”张富凯说。
2024年2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总装下线。这一项目由国家电投集团作为实施责任主体,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实施。8年来,研究团队攻克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接连突破的背后,上海市税务部门引来的资金“活水”至关重要。
中国重燃财务负责人余正春表示,税务部门通过“首席联络员”制度,一对一辅导,让企业及时快速地享受到了留抵退税政策,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自2022年4月起,企业共申请了16次留抵退税,合计退还税款约4.6亿元,收到的退税款已全部投入到技术研发中。
2023年,上海市进出口总值4.2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民营企业份额提升。今年前5个月,上海市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
为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税务部门持续优化完善出口退税管理机制。
在高端制造领域,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已与80%以上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业务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财务部总经理李信亮介绍,处理境内外税收政策差异对企业来说是一大难题,税务部门多次上门,帮助企业提前化解境外涉税风险。公司每年享受的研发费加计扣除、出口免抵退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总金额已超过亿元。近五年,公司在坦桑尼亚、巴基斯坦、埃及等地缴纳税款987万元,均可以享受境外企业所得税抵免。
作为全国首批实施离境退税政策的城市,上海离境退税销售额和办理退税额始终位居全国首位。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离境退税销售额超过4亿元,为境外旅客开具《离境退税申请单》1万余份,办理退税近4500万元,同比增长超1倍。
在2019年首创推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便利举措的基础上,上海新增三个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符合条件的境外旅客在商场内所有退税商店消费后,拿着购物小票和退税申请单,就可以在集中退付点申领到退税款。
根据相关报道,上海已累计备案退税商店近700户,退税商店实现南京西路、淮海路、静安寺、陆家嘴等重点商圈全覆盖。
中办、国办于2021年3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建设以发票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的智慧税务。
2021年12月起,上海市作为全国首批数字化电子发票试点省市之一,推进数字化电子发票试点,通过全国统一的电子发票平台24小时在线免费为纳税人提供发票开具、交付、查验等服务。仅2022年,上海就有112万余户纳税人纳入数字化电子发票开票试点,累计开具数字化电子发票近839万张。
与此同时,上海税务部门根据企业不同行业、地域、类型等信息,运用税收大数据精准实现“政策找人”。
在环保领域,上海市税务局与生态环境部门共建了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绿色税种税源数据库。目前,已实现生态环境部门登记信息与税务部门征前信息比对、征中税源控管、征后复核闭环管理,大幅提升环保税控管质效。
上海天马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从事城镇生活垃圾集中焚烧处置业务,对松江、青浦两区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公害化处理。税务部门通过日常涉税信息与环保数据比对,为企业推送了环境保护税相关减免税政策。去年,企业累计减免税额近2342万元。
截至2023年底,税务部门累计推送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共1444.12万户次。2022年,总计333户次企业通过税收大数据匹配到上下游供应链,成交金额7.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还在全国率先实现货物和技术出口退税申报双“免填报”,实现申报“无纸化”。出口退税也进一步提速,去年,全市出口退税正常业务平均办理时间保持在4个工作日以内,对资信良好的一、二类企业办理时间更是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
“税收法定原则”是我国税收法治乃至整个依法治国进程的里程碑,也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更是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今年年初,上海法院税务审判庭正式成立。上海市政协委员陈贵认为,设立税务审判庭,有助于推动税收法治化建设,有助于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有助于涉税案件的有效解决和救济途径的畅通,是推动税收法治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朱建弟曾建议,要统筹结合法制性与灵活性,综合应用各类政策工具,进一步发挥税收支持实体经济复苏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作用,提升和优化资源使用的效率。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认为,要提升税收优惠政策精准性,精准选择受益主体、精准把握政策适度性,同时继续优化税制结构、健全直接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健全地方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