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星驰强大的票房号召力形成对比的是,很多业内影人都认为周星驰只是一个没什么内涵和深度、“表情做作,略显浮夸”的“无厘头笑星”。
文\库斯基 戏库
贺岁片《西游伏妖篇》,人民群众跟撒娇似的只给了它5.6分。
连各种舆论都像在撒娇,“周星驰江郎才尽”,“星爷欠我一张电影票”,“要接受周星驰已经老了”之类的话看着特别辣眼睛。
先不说周郎才尽了没有——这事港媒20多年前就质疑上了——这片子又不是“周星驰作品”,导演难道不是徐克吗?“徐老怪”什么时候这么没存在感了?
我们很少在评价一部电影时,连导演都不怎么提,光怼编剧。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其实也很少只因为一个编剧,就那么期待一部电影。
《西游伏妖篇》是周星驰第一次只以编剧的身份参与的电影,这部电影没那么好,但绝对没那么差。所以也没什么好说的。我们来聊一聊真正的周星驰作品:《喜剧之王》。
《喜剧之王》是1999年贺岁片,当年的票房冠军。虽然片尾结局明显已喜剧化处理,仍因过于悲剧,当时颇受争议。
电影另一位导演李力持说,名为“喜剧之王”,这实际是一个“悲剧之王”的故事,只不过制片公司不愿用这样一个名字。影片处处可见周星驰式的悲观,尤其,被选择作为线索之一的《雷雨》,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大悲剧。
电影中,话剧《雷雨》贯穿始终。电影开头,周星驰饰演的“龙套”尹天仇,召集社会盲流排演《雷雨》。结尾时,《雷雨》“梦幻般”地演出成功,演员不是妓女,就是收保护费的小混混。
为什么周星驰在这部半自传式的电影里排《雷雨》?
1
致敬李小龙
周星驰几乎在每一部电影里会致敬他的偶像李小龙。
电影《赌侠》
电影《少林足球》
电影《功夫》
《喜剧之王》也不例外。尹天仇演了两部话剧,一部《雷雨》,一部《精武门》,都是李小龙演过的电影。
李小龙18岁去美国求学,主修戏剧,在那里创立“截拳道”。后因星途不顺,于70年代应“嘉禾”之邀回港,以一部《唐山大兄》拉开“李小龙神话”的帷幕。紧跟着的《精武门》更让他大红大紫,获第1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技艺特别奖。他用短短两年时间,凭“四部半电影”,彻底改变了香港影坛的格局,将中国电影推向世界。
电影《精武门》
这只是李小龙故事的后半部分。
18岁前的李小龙居香港,因父李海泉是粤剧名伶的关系,不到半岁就在电影中露脸,赴美前已经拍了几十部电影,角色大多是与自己性格相近的不良少年。
演《雷雨》时,李小龙17岁,一改往日反叛街童的形象,饰演的五四时代新青年周冲,英俊儒雅,极受好评。1957年的这版《雷雨》,吴回的导演,程刚的编剧,演员也都是当时最顶级的卡司。无论是白燕的侍萍、黄曼梨的繁漪,还是吴回的鲁贵,张瑛的周萍,都代表了20世纪中期香港粤语电影演员的最高水准。老香港一提电影《雷雨》,大多都记得这个版本。
电影《雷雨》
2
中联的“21颗星”
尹天仇邀请老阿婆到街坊剧场看《雷雨》。老阿婆回:《雷雨》嘛,知道,李小龙、白燕、吴楚帆嘛!
电影《喜剧之王》
除了李小龙,你很容易错过白燕、吴楚帆这两个名字。
上世纪30年代,香港电影步入有声时代,邵氏将薛觉先戏班的粤剧搬上银幕大获成功,由此改编自粤剧的“歌唱片”开始风行,到五六十年代达到顶峰。很多粤剧名伶和明星合作拍片。所以,李小龙的父亲,“粤剧四大名丑”之一李海泉,在唱戏之外,也演电影。也所以,李小龙才会作为童星出道。
当时粤语片的娱乐对象多是草根妇孺,很多“歌唱片”为快销,成本低廉,制作粗糙,也没什么教育意义。影人吴楚帆因此发起“粤语片清洁运动”,提倡改良粤语片。
1952年,“中联影业公司”成立,股东21名,全是当时电影界台前幕后的中流砥柱,除了上面提到的吴楚帆、白燕,还有张瑛、李晨风、吴回、秦剑、张活游、黄曼梨、梅绮、小燕飞、陈文等等。“中联”商标上的21颗星正代表这21个大人物。
中联logo
这21个名字,虽然很多你没听过,但都大名鼎鼎。《喜剧之王》里,尹天仇在墙壁上贴的海报,最显眼的那个俊俏男子,就是21人中的张瑛。他主演了400多部电影,在30年代至60年代,和吴楚帆两人一直雄霸影坛鳌头,在全球华人地区都家喻户晓,被称为“香港电影皇帝”。
左一:张瑛
“中联”以文艺片建基,拍摄制作认真、质量上乘的粤语片,如《家》《春》《秋》《危楼春晓》等,在当时粗制滥造的粤语片市场堪称一股清流。之后“中联”股东各自成立公司,大都秉承文艺写实的传统,拍摄富有教育意义的健康道德电影,张瑛、谢益之成立的华侨影业,秦剑策划组织的光艺影业,卢敦、陈文等创办的新联,加上中联,并称粤语片时代的“四大公司”。香港粤语片由此步入黄金时代。
李小龙版《雷雨》,即由“四大”之一的华侨出品,他赴美前拍的片子,绝大多数也都出自“四大”,合作明星也常有那“21颗星”。
1960年,电影《人海孤鸿》上映时,李小龙人已在美国。这是他作为童星在香港拍的最后一部电影,和他演对手戏的,正是吴楚帆。
《人海孤鸿》中吴楚帆&李小龙
吴楚帆并没有演吴回导演的《雷雨》,但老阿婆其实也没说错。因为吴楚帆的确演过《雷雨》,但不是电影,而是话剧。
“21颗星”里的演员,很多是话剧出身,并且是香港话剧开天辟地的始祖级人物。
3
香港的“雷雨”
“21颗星”以及“四大公司”的创立者,吴回、李晨风、谢益之等,很多是欧阳予倩的学生。
欧阳予倩是中国话剧的先驱人物,也是香港话剧最重要的奠基者。他曾是东京“春柳社”的成员,归国后成为新剧推动者。1929年欧阳予倩赴广州办广东戏剧学校,培植的一大批学生,其后都到香港发展,组织剧团,开设研习班,成为香港剧运的先锋人物。
香港戏剧界一直将曹禺、田汉等人视作楷模。从抗战时期,到香港沦陷,乃至千禧年后,《雷雨》在香港的演出一直未断。华南剧研社(30年代)、艺联(40年代)、李援华(50年代)、梁时杰(70年代)、杨世彭(90年代)、陈敢权(2000年)、邓树荣(2003年)等都在香港不同时代搬演《雷雨》。
老阿婆提到的吴楚帆,在1937年就有“华南影帝”的称号。1941年,因拒绝为日军政府服务,和张瑛、黄曼梨、白燕、梅绮等演员一起逃亡广州湾,一度转行做香烟小贩及货船经纪糊口,但其热忱爱国,和流亡演员一同创办明星话剧团,在当地演出话剧,宣扬抗战。 不久日军占领广州湾,吴楚帆又被迫远走越南,直到抗战结束后才返回香港,重操影业,很快成为粤语片影星之首。
“香港戏剧之父”钟景辉,在《我的舞台生涯四十年》里记录了吴楚帆返港后演出《雷雨》:
50年代……除了学生之外,也有电影明星演出话剧。当年,秦剑、吴楚帆、黄曼梨、张瑛等曾在大埔道新舞台演出《雷雨》,我虽然身在三楼观众席,仍看得津津有味!那时还流行用“脚灯”作舞台灯光效果,电阻全由人手控制,一切都很简陋,甚至用盐水自制电阻哩!
但很快,他连话剧都不能演了。
1949年,内地与香港之间设下关禁,两地戏剧圈被彻底隔离。港英政府对话剧表面上“任其发展的态度,不予干预,也不予资助”,但话剧演出的剧本均要送政府检查,批准后才能演出。审查没什么标准,而是对中国现代剧和本地创作剧以严检来遏制。从1950到1974的20多年,香港公开发表的剧本居然不足200个。
相反,娱乐普罗大众的香港电影却开始蓬勃发展。光1949年到1959年10年间,香港就出品了2100部电影。
于是,昔日香港剧运一代人物,很多彻底转向影圈。
吴回(李小龙版《雷雨》的导演),从1948年开始逐渐成为香港知名粤语片导演,年产10部左右。最多时,一年执导17部电影!他最后一部参与的作品,是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饰演包龙星的父亲“包不同”,同年获香港电影导演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已故。
左:吴回
张瑛(李小龙版《雷雨》的周萍),在广州湾沦陷后,和吴楚帆分道前往内地做剧团幕后工作。战后任上海某银行主任,在导演李铁力邀下回港复出。在整个50年代,达到演艺事业的巅峰。他是香港电影界主演影片最多的男演员,曾经在一年内主演过47部影片!1984年,张瑛在演电影《又见冤家》时中风病逝。他生前义子义女众多,当中就有周星驰的好友万梓良。《喜剧之王》片尾的感谢名单,第一个就是万梓良。
万梓良在《喜剧之王》片场
吴楚帆(“粤剧清洁运动”发起人),拍摄超过250部电影。香港六七年暴动时,左派人士被港英当局迫害,吴楚帆移民加拿大。70年代曾回港客串电视剧,他最后一部戏,是1976年TVB电视剧《狂潮》,男主是刚刚跑完两年“龙套”的周润发。7年后,吴楚帆去世,同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特别纪念奖”,颁奖人是周润发。
《狂潮》周润发
紧跟着,香港电影迎来“新浪潮”,香港话剧也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4
话剧“药丸”
66年“九龙骚动”,67年“反英风暴”,香港人的持续抗争,让英国殖民统治者终于作出改变。港英政府开始了15年(1967-1982)的公共政策改革,在各社区兴建社区服务中心,举办文娱康乐活动。《喜剧之王》里,尹天仇去上班的社区福利社,就是这一波改革的产物。
话剧等文化事业也开始纳入政府建制,先有七十年代由政府津贴的两块钱一张的话剧门票,紧跟着,1977年成立第一个专业剧团:香港话剧团,施行剧团补贴等各种扶植政策。究其原因,“当年市政局......的本意,乃是针对本地电视电影的粗劣,想以职业水准的剧团搬演中外古今剧坛上的经典名作,抵消或减少粗俗电影电视对市民心智的戕害”(香港话剧团首任艺术总监杨世彭语)。
70-80年代,香港相对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自由放任的低税经济政策,大量外资的涌入,加上全球经济的复苏,一切利好条件促成了香港经济神话。香港一跃为世界金融中心,市民消费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香港电影工业迅速崛起。
在香港娱乐电影观的促动下,人们不再满足五、六十年代的电影“说教”,把看电影作为一种纯娱乐的消费。大量商业电影一味讨好观众,风月片盛行,尺度越来越大。
邵氏风月片开山之作《爱奴》
话剧一直就有批判现实和思想启蒙的传统。从最早春柳社以《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到战时抗战话剧宣传革命,即便50年代诸多封禁,香港剧人也通过相对保守的古装剧和审查宽松的翻译剧,导人向善、劝世扶幼。话剧继承了“五四”以来“忧国忧民”和“文以载道” ,在七十年代,依然以其精英主义倾向,“蔑视”和“唾弃”通俗文化所推崇的商业和消费准则。
港英政府因此通过扶植话剧,来应对香港电影的“粗俗”和“腥膻”。但香港电影的“疯狂”才刚刚开始。
5
九七大限:我是谁?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草拟香港基本法,协商“九七”过渡性安排。
接下来的十多年,香港人集体经验了一个焦虑迷惘和身份混乱重构的过程。香港人很难想象回归之后的香港,也难以想象中国会给香港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将“九七”作为大限,掰着指头安排生活,决定移民还是留居香港。无论去留,此时的香港人都惶惶不安。
很快,人们开始在娱乐升平中寻找慰藉或麻醉,香港蒙上了一层“末世色彩”,电影迎来“畸形增长”。1982-1991年间,每年最受欢迎的十大电影之中,70%是喜剧,1984-1986年更达到90%。
娱乐成为最迫切的需求,向华胜创立于1987年的“永盛电影公司”,口号赤裸直白——“永盛出品,充满娱乐性”,把“邵氏出品,必属佳片”远远甩在身后。
在“娱乐至死”的背景下,电影的卖座大大拉抬了演员片酬,明星片酬往往占据制片费的一半,卖座演员同时接拍几部影片的现象比比皆是,电影商业化恶性发展,形成了一种杀鸡取卵式的末世景象。
郑裕玲因一天赶9个剧组拍戏被称为“郑九组”
焦雄屏说:“(香港电影)把商业算计、产销成本预估,以及市场调查作为电影创作唯一指标的制片方向......把过去粤语片的社会现实犀利,或是国语片温柔敦厚的人文传统,几乎丧失殆尽”。
反应颇为不同的是,“九七”下的集体焦虑和身份迷失成为香港话剧最重要的题材。剧人藉由话剧探索历史和文化身份,和观众辩论如何自处和面对回归的问题。加之联合声明的签署,带来持续了30年戏剧审查制度的消失,催生了香港百年话剧发展史上一个罕见的繁荣期。
涌现了荣念曾和胡恩威的进念·二十面体、演艺学院毕业生组成的沙砖上等激进的实验剧团,以及《我是香港人》《花近高楼》《逝海》《香港考古故事之飞飞飞》等一大批优秀话剧作品,这些经典的剧目,被称为“97剧”。
曾柱昭、袁立勋的《逝海》中,阅尽沧桑的江伯说:
“我们这条船还未沉,我们还未绝望呢!我们都曾经尝过风光的日子,过过顺风顺水的日子,将来讲不定会更好。”
莫唏的《最佳编剧》里,一对去继承阿爷遗产的夫妻焦虑不安。
妻:你怎么啦,你怕那个鬼佬老板?你是龙的传人啊!
夫:我不是怕鬼佬,阿爷把超市租给他,现在到期了,他就得走人了,我是怕那班伙计呀!
陈尹莹的《花近高楼》,则是香港人对身处时代流波的无奈。
江子留说:
......香港这个地方,使我们不能像其他地方的人一样乐天知命、安居乐业。因为我们之为我们,对世界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政府都不重要。我们要暂且苟安,一定要对人有用;以前对英国,现在、以后,对大陆……
由此,在一片“末日狂欢”中,香港话剧因其关注民生,关注政治,反而有了根植香港本土、直切要害的人文回归,成为香港人回应和思考“九七”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
正如香港的剧作家潘惠森所说的:“当喧嚣的锣鼓过后,我们应该把目光投到在非常发达的商业社会里,那些未曾发声的老百姓身上,也就是关注底层的老百姓,他们能像昆虫一样活着,活得那么顽强。”
思索和解答问题也是知识分子的责任,所以香港剧界迄今有一种观点:话剧是知识分子的一种文化表象,而每当知识分子的文化被摧毁,话剧就必然走向式微。
6
“无厘头”和话剧
周星驰的“无厘头”和话剧的人文使命看起来格格不入。
“无厘头”,源于广东俗语,指毫无逻辑关联性和嬉闹性,正顺应了香港人因回归问题茫然焦虑而陷入自溺式消费的娱乐诉求。90年代周星驰与“无厘头”文化一起成为电影市场上的重磅炸弹。
看起来,“无厘头”和关注民生的“九七剧”,一个消极,一个积极;一个娱乐,一个求索。
但除了嬉戏调侃和莫名其妙,周星驰的“无厘头”,常常会通过他肆意狂欢、离析正统的玩世不恭,有意无意地在喜剧中形成强大的反讽力量和悲剧色彩。
曹禺的《雷雨》里,仆人鲁贵骂周家的人“从上到下就没有一个好东西……反正有钱的人顶方便,做了坏事,外面比做了好事装得还体面;文明词越用得多,心里头越男盗女娼。”
在《喜剧之王》中,周星驰让一群三教九流、流氓暗娼排演大悲剧《雷雨》。这不是对《雷雨》中那些表面道貌岸然,实则男盗女娼的男男女女绝佳的讽刺吗?
7
周星驰的“雷雨”
杜琪峰曾说:“他(周星驰)只有那个框,他离开这个框我没见过……如果你去到一个正经的戏,比如《雷雨》,你拿周星驰出来就散了。比如演莎士比亚,你再拿周星驰,大佬,莎士比亚会复活来打你。”
和周星驰强大的票房号召力形成对比的是,很多业内影人都认为周星驰只是一个没什么内涵和深度、“表情做作,略显浮夸”的“无厘头笑星”。
1993年,周星驰成立彩星电影公司,尝试了丰富表达的《大话西游》,票房不佳,公司倒闭。
1996年,和永盛完约,成立星辉海外,他终于可以不必让别人“给一个机会”实践他的想法,第一部拍了《食神》,第二部就是《喜剧之王》。
《喜剧之王》正是周星驰创造自己品牌的关键时期,但上映时的1999年,香港电影已经彻底一蹶不振。虽是当年的票房冠军,但和早年相比,票房惨烈,香港各种质疑周星驰江郎才尽,再也无法创造什么“辉煌”了。
尤其,十年了,在周星驰横扫各种票房记录的九十年代,金像奖任何一座奖杯都不曾给过他。
《喜剧之王》的故事主线是周星驰本人对自己十几年来表演形式的总结和肯定。结尾时,《雷雨》要开场了。基哥说,大少爷的角色还是尹天仇适合。
这句话不是随便一说。尹天仇墙上的海报,那个帅哥张瑛,在李小龙版《雷雨》中,演的就是大少爷。
左:张瑛(饰演的周萍)
《雷雨》中的大公子周萍,是全剧最压抑的角色,矛盾、懦弱、胆小。他敬畏自己的父亲,厌烦来自继母病态的恋慕,一心想逃离所有一切。女仆四凤的爱,让他看到了一点生命的曙光,但是命运的捉弄,让他最终选择了死亡为自己解脱。曹禺说:“在《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
这种压抑和焦虑的痛苦,既“九七”大限所有香港人情感的写照,也属于周星驰。周星驰说过,拍《喜剧之王》和《少林足球》两部电影是他最失意最压抑的几年。
尹天仇和柳飘飘在岸边看着远方。
柳:看,前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
尹:也不是,天亮后便会很美的。
《喜剧之王》之后,进入新千年。
星辉于2001年推出第三部电影《少林足球》,由周星驰自己导演、编剧、主演。票房是《喜剧之王》的两倍,打破香港华语片纪录,横扫香港电影金像奖,获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等七个奖项,获日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获《TIME》世界史上25部最佳体育电影。在欧洲多国大规模上映,至今仍保持着华人电影在意大利的最高票房记录。
本来到这儿就该结束了,再啰嗦一句吧。
可以给差评,求别随便给人扣“江郎才尽”的帽子。周星驰第一次以编剧的身份出现在别人的电影里,没那么成功,但是——
我还想多看几年星爷呢。
END
参考书籍:
梁燕丽《香港话剧史(1907-2007)》
魏君子《香港电影史记》
方俞《点评李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