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赴之约——忆首创董事长刘晓光

他的正直,胸怀、智慧和勤奋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晓光先生,走好!

 |  总裁读书会俱乐部

前言:

1月16日晚,惊悉刘晓光先生仙逝,痛心不已!先生数度表达要到《总裁读书会》节目中分享他最爱的书,却因身体健康等原因终未能成行,甚为遗憾!我在2014、2015、2016三年中有幸对先生进行三次专访,先生的音容依然历历如在,先生的情怀和思想,依然启悟着我。谨致以沉痛哀悼,晓光先生,走好!

先生是位令人敬重的老大哥,他的正直,胸怀、智慧和勤奋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总裁读书会创立之初,先生就给过我们大力的支持,现将当时三次访问的内容记述出来,以为缅怀。

文/金振业 总裁读书会主编 

刘晓光先生接受《总裁读书会》访问

事业和情怀

“我的经历比较多元,当过兵,当过车间负责人,然后上大学,在政府工作了13年,下海做大一个首创集团。我曾希望做好官员,企业家和学者。但都做好真的很难,只要在每个历史阶段做好一件事就好了。”

现在首创集团的资产有1000多亿,囊括首都水务、地铁等基础施设产业,房地产、金融服务等方面业务。京港地铁就是由首创集团和香港地铁各占49%的股份创立的,在晓光先生任期内,北京的地铁票无论坐多远都是两元,直到他卸任前后才涨价。虽然其中不一定有必然联系,但北京的地铁建设必然有先生的巨大贡献。

先生曾这样向我描述他到首创时的艰辛:“首创当时有112个企业,很多企业工资都发不出去。我去银行借了一个1000万,有位行长说‘刘晓光,你就好自为之吧!’当时我的眼泪都下来了。那个时候我常对着财务总监发呆,问他还有多少钱?还有300万。问他能不能发工资?能。那就发!”(访自2016年4月29日)

后来首创做大了,他开始关注环境和公益,创立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谈起初衷,他说:“为了拯救人类的环境,现在重型工业、重型能耗、重型排放,对人类来讲实际说是一个毁坏。现在北欧、美国都做得不错,就差咱们了。我就是想让企业家重视环保,来洗刷他们的灵魂!”

他说现在加入这个生态协会的企业家们掌管了两万亿以上的资产,如果他们践行环保理念,将会作用很大。可怎样让柳传志、王石、任志强、冯仑、史玉柱、马蔚华等近百位企业家加入呢?他说:“这些人都是哥们儿,我跟他们熟,而且我口碑应该也不错,我当时就是一个个打电话,先从电话本找了一百个人打一遍,我说你要不参加以后咱们就不联系了,就不是朋友了。”

“这些人都不好管,一个比一个牛。后来(协会)成立当天晚上就开始反对我,他们说既然成立了就不是你们家的了,应该是一个平等的NGO组织,要体现民主、共和。要选举会长,选到夜里三点,我成为了第一个民选的NGO组织会长。又成立监事会,说我们要看着你,有权力把你轰出去。后来我们就有了第一部自己的宪法,叫阿拉善法典。这是一次民主共和的尝试”。

后来阿拉善生态协会在荒漠化防治、生态保护、公众健康和环保公益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先生谈起国企改革,直言不讳的讲:“你不是说国企的资产是全民的吗?改革就应该有重要的两条:第一条国企资产跟全民的联系是什么样的形式。第二条国企的收益跟全民的收益分配又怎么联系在一起。这两条没有联在一起,那你就是骗人的。如果说中国人每一个人都有一份,产生的利润就应该分给老百姓,这样老百姓就激动了,约束机制也产生了。而不是少数的利益集团控制,拍脑袋来决定”。(访自2014年2月21日)

先生说起退休后的生活和计划。他说:“在我40多年的职业发展过程中,一步步向前走,以一个大企业(首创集团)的成功,作为我职业生涯的结束点。我接下来主要做两件事:一是继续做公益事业,做阿拉善生态协会,保护我们的碧水蓝天;我正在研究另外一个重要课题是解决农民贫困的问题,提出解决贫富差距的科学方案。这是我的一个理想,先把中国的富人能带动起来,让他们投入到缩小贫富差距、缩小城乡二元差距中,这在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中是个很大的事儿。”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十字路口。我也在不断学习,我们这批50后不能被打败。如果有一天没有了创新,我的生命就没有了,创新在每一天”。

(访自2016年4月29日)

先生病中仍在读书

书卷与故人

谈起读书,刘晓光先生如是说:

“可以说书是我的精神食粮、一生的陪伴、一生的好朋友。没有书我得不到今天的成就,可以说读书始终伴随着我成长。尤其是企业家这个群体,读书太重要了,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书给我们知识和力量,让我们看清历史、现代和未来。”

“我在每个历史时期,读到不同的书,汲取到不同的营养。我创业初期,读到一些关于艰苦奋斗,企业家价值观的书,也有一些自传。创业中期读企业管理和经营的书。后期读金融的书,现在读一些国际化的书。”(2014年3月,首创重视环保领域,宣布50亿收购新西兰最大固废处理公司)

“我的朋友中,像王巍、任志强、张树新、王石、冯仑等都非常爱读书,读好书,读完还能应用到实践中去。黄怒波是个诗人,但读书也不少。企业家这队伍的一大特点就是读书多,成长快。亚布力论坛、阿拉善、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这些组织的人都很爱读书。前人的经验告诉了我们,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我时间非常紧张,有时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快速读书,先看每一章梗概,重点的东西、最核心的内容先消化它。每个字每个字看可能看不了太多的书。时间不允许我大块儿时间每天抱着书,所以我用零碎的时间,快速读书。”

“我在四月份到五月份,八九月份,业务不是最忙的时候读书,或者节假日,在飞机上、车里头、马背上、草地上、沙漠里。我以前每年都读三四十本,现在少点了。有兴趣的书读得快,一个星期能读完。”

“我推荐一本书《普利茅斯开拓史》,这本书我读了很多遍。因为觉得这本书与我的艰苦创业有关,我就读进去了。也是有关于人类的创业史,新价值的创造过程。讲的是英国的新移民开辟新大陆的艰难历程,有关于道德情操、创业、组织技术、价值观、还有契约精神。社会没有契约精神是不行的,这是最基本的,不然整个社会就会是混乱的”。

(访自2016年4月29日)

“目前的全球经济是依赖着石油和其他的石化燃料,这里肯定有一个增长的极限问题,也会是人类将来的灾难。《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视角比较独特,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走到头了,所以我们人类又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这本书对于未来有很强的洞察力,前瞻性地提出了超前的互联网技术与再生能源的技术结合。构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景,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出了一条很好的通道。”

(2014年2月21日)

感动与感恩

晓光先生总是那样忙碌,2014年专访结束时,他掏出一张记得密密麻麻的日程表看时间。2015年先生退休后,2016年4月专访结束,我开玩笑的说还记得您上次有个日程表,他听到这话又掏出一张,说“我现在还有”。

晓光先生总是那么认真,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会全力以赴。2014年那次访问,他提前准备了打印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荐理由。谈到晓光先生这期节目谁来跟他对话,我们说任志强吧。先生说不能让他来,他净捣乱。

2015年的访问前,更是亲自为节目组写了《普利茅斯开拓史》的一篇文章。(附最后)

2016年4月29日下午5点,我们约在月坛北街的一个小院子里,坐下来后,他的手和脚都抖得厉害。当面对镜头时,他还是刻意将一只手放在身后,脚用力蹬在地上,他非常耐心的接受了近一个小时的访问。

事实上,前两次我们的电视节目还未正式在电视台开播,筹备阶段刘晓光先生就非常的支持,认为我们做的这个节目有价值,有意义,给了我们很多的鼓励和指导。

我们曾约定在2016年5月份录制先生的一期《总裁读书会》,在录前的几天一直在沟通,但最终不得不放弃,节目组所有人都理解并心疼他的身体。

8月份时,接到晓光助理的短信,说先生身体原因推迟一下录制,他现在正在主编一套书,过段时间很想来讲一下。10月份时,晓光先生又亲自与节目组电话沟通过一次,表达治疗结束后找时间录制,我们表示:先生请务必保重好身体,不急不急。不成想那次电话竟成绝别。

他永远是风尘仆仆,忙忙碌碌。他对未来的两件公益理想竟是壮志未酬。

62岁,晓光先生走了,愿他在天堂安歇。Rest in peace。

图为刘晓光先生与总裁读书会主编金振业

附:刘晓光先生为节目组准备的原稿件

从首创创业的角度重读《普利茅斯开拓史》

刘晓光 2015年3月

在每次商务旅行的时候我都争取在途中能够阅读一两本书。几年前,大概是在机场候机的时候,我看到了《普利茅斯开拓史》这本书,浏览了一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又重新拾起这本书,再一次感动。

一、该书作者及主要内容

1、该书作者威廉.布拉福德,是“五月花号公约”起草人和签署者之一,五月花号清教徒登上美洲大陆建立的普利茅斯殖民地的第二任总督,并连任超过30届(一年一届)。作为北美早期历史的权威见证人,他记录了清教徒们执着于信仰自由,坚忍不拔地追求建立理想王国、开创一个崭新世界的惊险历程。让我们看到一部浓缩的历史。这本书的文献价值很高。是研究美国精神源头的必读文献。

2、该书的主要内容是:以“五月花”号抵达美洲鳕鱼角新普利茅斯港为界,分上下两部共36章,记录了这次横渡大西洋航行前后自1608到1647年近40年的故事,上部大量记述了这场冒险历程的历史与宗教背景,以及清教徒们在去普利茅斯之前,为追求真理,饱受磨难的许多感人故事,在所到各处留下受尊敬的见证;下部讲述到达美洲之后他们所经历的所有重要事件,如种族融合、州界划分、开拓西部、美国独立建国、战争与结盟、联邦制、联邦军队等。

3、不同的读者,从不同视角、不同人生履历,就会有不同的解读。

有的人关心政治,是为了研究了解所谓美国民主、所谓美国精神的起源;

有的是关心宗教,感动于清教徒执着于信仰自由、追求真理光明,而展示出虔诚、守信、坚定、勇敢、忍耐、宽容、开拓、进取、勤劳、务实等优秀品质;

作为一个人性的人,我们每个人都会为之感动,尤其是你认真阅读这些清教徒们的往来信函以及作者作为一个清教徒的平静第三人称叙述,你会为其展现出来的人性光辉而感动,也会为他们经历的种种苦难,疾病、饥饿和死亡而悲天悯人;

我们也会看到清教徒们可能有的种种弱点和缺失,“五月花号公约”的签订者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也有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充满罪性的人。这小群人中,有小偷小摸的、有说谎欺诈的,还有谋财害命被判死刑的。但是你无法否认的是,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黑暗背后的光明,人性幽暗背后的正能量。清教徒并不都是超级英雄和超级圣徒,他们有那么多的纷争和软弱,但关键是他们充满了感恩之心;

你在书中还会看到众多真实事件展现出来的整个社会人性的丑恶一面,私欲、欺骗、贪婪、罪恶等。该书下部花大量篇幅记述贯穿该殖民地发展十多年的合同纠纷,内部私欲膨胀者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来自假信徒、假牧师、无神论放纵者等人裹挟国教势力而来的外部攻击,还有与法国人、印第安人、其他开拓者的群体冲突。这让人在清教徒心中的天国之外,看到了人间的各色丑陋。

4、我是从企业创业、企业家领导创业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给创业有很多启示。

我看到的是一幅恢宏的创业史。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其名著《论美国的民主》中写道:那些在新英格兰海岸落户的移民“并非迫不得已离开故土,而是自愿放弃了值得留恋的社会地位和尚可温饱的生计。他们之远渡重洋来到新大陆,决非为了改善境遇或发财;他们离开舒适的家园,是出于满足纯正的求知需要;他们甘愿尝尽流亡生活的种种苦难,为的是使一种理想获致胜利。” 荷兰是当时世界上生活水准最高、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具备了勤劳和节俭品格的清教徒移民群体,生活质量又高于荷兰的平均水平。他们深知当时的新大陆只是一片蛮荒之地,跨越大洋的旅途还充满了各种危险与威胁。但他们仍然决定启程,并为之付出了可怕的代价——登陆之后,“一方面因为长途远航和狭窄的船舱空间导致的坏血病,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有一半同伴死去了,总共一百零几人只剩下五十人,有时一天之内就有两三个人去世。”那些同传统敢于彻底决裂的拓荒者,也正是做好完全准备最敢于拓荒创业的人,正如书中所说:“他们在不幸的苦难中开辟了一条通往新大陆的通道”。“信心的种子已经撕下,新的生命正在成长。分散出去的人和新来的移民要一起把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理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我看到的是对信仰的执著和创业的激情,他们普遍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梦想、坚忍不拔、勤奋务实、开拓进取。

我看到的是创业者的优秀品质和道德情操:面对艰苦环境、面对疾病、饥饿甚至死亡时,他们依然勇敢,坚定,怀着信念和希望。威廉 布雷福德记载了他们刚刚抵达美洲时面临的绝望处境:“朝身后望去,只有那片刚刚渡过的茫茫大海,现在像一道深渊把他们和文明世界分隔开来。此时此刻,除了圣灵和上市的慈爱,他们还能倚靠什么呢?”在他们到达美洲后,“有两年多,他们凭着极大的耐心和喜乐忍受着贫困和缺乏”,“经常在晚上还知道明天能吃什么”;面对欺骗罪恶时,他们表现出来的慈悲、怜悯和宽容。

我看到的是“契约精神”:最突出的是《五月花号公约》所代表的“契约精神”。试想一下,这批移民垦荒者是在什么一种情况下签订的管理契约。经过两个多月的海上拼搏,焦虑、劳累和營养不良使所有的人早已疲劳到了极点,淡水和食物早就靠配给才得以勉强维持,眼看就要山穷水尽了。海岸就在眼前,一般说来任何人在这个时候都会狂奔上岸,岸上有淡水、有食物、而没有海上的拥挤和颠簸。就在这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清教徒们并没有狂奔上岸,而是在超出世俗功利的信仰支撑下,忍饥捱渴坐下来讨论如何管理未来的新世界,这群饥疲交加的清教徒的从容、慎重与睿智令人叹服!该公约的内容是这样的:“在本公约上署名的众人,蒙上帝的恩典,为了上帝的荣耀并促进基督信仰 及国王与国家的荣誉,远航至弗吉尼亚北部地区开辟首个殖民地。根据本公约一同在上帝面前庄严盟誓,彼此联合,共同组成公民政治体,为了保持良好秩序及推动实现前述的目标,需不时制定、颁布法案或拟定公正、公平的法律、法规、法令、宪法框架及设立管理机构,并对殖民地普遍适用,我们承诺完全服从并遵守。”在“五月花号公约”之后,全体居民和他们的领导(殖民地官员)之间签订了第一个条约,里面明确规定:“殖民地官员一方应服从所有为公共利益所制定或即将制定之法律、命令。”对于政府官员的选举,总督和他们是这样一种理念:“如果这对当选者是一项荣誉或有利可图的事情,那其他人就只适合来分享;而如果这是一个责任和义务(毫无疑问就是),那其他人就应该平等地承担。” 还有一种是心灵的契约,他们作为一个风雨同舟的团体,有着和睦、友善、彼此相爱、互相尊重的心灵契约。

我看到的是经济模式、经济活动的实践,比如股份制、合资、国际贸易规则、股票交易、私人财产制、汇票支付、清偿协议、委托代理等。几百年前他们就熟练运用的很多市场化的体制、理念和工具,我们今天还在不断地学习。

我看到的是在收分配和激励机制上如何以人为本。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平均主义在资源极度贫乏等一些特别的时候是可以存在的,因为分配的不均会造成员的死亡,从而对群体或者说每一个人造成危害。但是平均主义基本上不可能使群体摆脱贫穷。清教徒们定居的头两年尝试过公社制,但结果是饥荒。之后立即将农业和种植业改为个人单独种植、个人收获盈利,只将贸易权公有,用以偿还出发时就欠下的债,以及支付费用,以供本社区在荷兰尚未出行的亲友来美洲定居。这一改革因让人人努力的目标明确——为自己努力,导致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利用一切时间,付出所有精力料理土地。改革当年后,就再没出现过饥荒。布拉福德对“公社劳动试验”的评价可谓入木三分:

“他们持续了数年的那种公社劳动试验还是失败了,而实践者都是一群虔诚正直,诚实本分的人。这也证明了柏拉图和一些古典作家理论的无知,这些理论还被后来的一些人所推崇。通过国家剥夺私有财产权,把私有财务纳入公社,这种做法会让“国家”和“政府”享受到繁华盛世的愉快,仿佛他们的智慧已在上帝之上。在这种情况下,公社财物(直到用完)会引起诸多混乱和不满,使得人们无法及时就业、参加劳动,阻碍、延误了许多可以给人们带来好处和帮助的工作。最能干也最适合劳作的年轻人不愿为别人的妻子和孩子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劳动,因为没有分文回报。身强体壮、才智出众的人和那些身体羸弱的人所分到的食物和衣物毫无分别,而后者能做的工作只相当于前者的四分之一,这是不公平的。上了年纪的老人和身份卑微,年少的人同样工作,同样得食、分衣,这对他们多少显得侮慢不敬。男人的妻子们被吩咐去帮其他男人做工,如洗衣、做饭之类,她们认为这是一种奴隶劳动,也令很多做丈夫的不能容忍。如果他们是一群品行低劣之徒,这样的状况会变得更糟。如果所有人分到的一样,所做的一样,所有人都完全平等,人与人毫无分别,那么,就算没有实际上废除上帝为人所设立的特殊关系,至少也已经大大降低了人与人之间本应保持的、非常重要的相互尊重关系。不要说这是人性的弱点使然,而要归因于这种共产主义生活方式的设计规划。我想说的是,上帝洞悉人里面的缺点和不足,上帝以他自己的智慧看到有另一种生活方式更适合他们。”

而他们将生活方式改变为个人单独耕种后,所有人都想方设法,几乎全年都在勤奋耕种。从那以后,他们中间再也没有发生过普遍短缺或者严重饥荒的情况。中国当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彻底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与此何其相似。后来,普利茅斯又实行给每个居民分配一英亩土地永久持有。

我看到的是领袖的力量。作者是“五月花公约”起草人之一,也是第二个签字者,来到美洲后第二年起被推举为总督,之后又连任了30届总督。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出众的智慧、忍耐和勇气,是普利茅斯殖民地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他年轻时没有接受过正规学院教育,但是通过长期自学及丰富的个人经历,他精通荷兰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和希伯来语,对神学、哲学、史学、文物学都有很深的研究。在领导普利茅斯的经济、政治、社会、外交、军事等方面,既能看到他的领导决策能力和远见卓识,又能在困难危急时刻总是可以看到他的身影,率领着居民克服了无数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和挑战,不但得以立足,而且还发展壮大,成为楷模。

我还看到书中很多智慧的语言和闪光的思想:

“所有伟大和光荣的行动都伴随着巨大的困难,必须以负责任的勇气来面对,并战胜困难。”

“任何事情要具体执行起来总会困难重重,尤其是当许多人必须一致行动的时候更是如此。”

“财富不应是用来炫耀,而是要成为力量。”

“金钱也许还会失而复得,但生命却不可能再作补偿。”

“当一个国家最优秀的政治家热衷享受、耽于逸乐,那你从他们身上就可以看到这个国家必要走向衰落。”

“必须自己警醒,不要犯罪绊倒别人,也不要轻易就让自己跌倒。”

“你们应确确实实地把对工作的热爱与对公共福利的关心连接起来。你们个人本应过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因此要避免让雇佣工作摧毁这种生活,不要让你们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精神在其中被湮没。每个人还需压制自己内心的私欲,因公共利益总是容易遭到反对,所有出于个人的偏见,总是与公共利益相左。”

“当我定睛去看前方的快乐,就可以忍受现在遭遇的一切。”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变幻莫测,反复无常,没有什么是靠得住的。人们每天都在经历虚空,却还是要把心思意念都放在这个世界上。”

“你坚守到最后,才会发现其中的意义”。

二、为什么想起这本书——首创创业史的相似

1、缘自于对首创创业历程的思考和总结。

首创曾经一无所有,默默无闻。我们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艰苦奋斗,历经了各种磨炼,终于把首创发展起来了,如今首创成为一家具有影响力的中国500强企业,也算是新国企的一个典型。

2015年,首创发展进入到第二十个年头。我们准备举办一个文化节,总结首创发展的历史、价值、经验和文化,还要谋划未来的长远发展。当我们仰望天空、展望未来的时候,我想起20年前来时的路,那时我们一无所有,我们也在仰望苍穹,然后是坚守创业的梦想,承受了很多的苦难艰辛,一步一步、坚忍不拔地走过来,然后是有了收获,有了成长,有了今天的品牌和影响力。我是首创的创始人之一,算是元老,是首创发展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人,1995年首创重组成立时和我一起创业的一大批干部那时都很年轻,那时都才三、四十岁左右,现在,有的已经退休了,今年,这批干部中一大批人相继到龄,首创到了新老交替的时候了,面临着薪火传承和持续创新的关键时刻。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能有时间把我亲身经历和掌握的企业发展的若干史实客观记录下来,并通过我的角度讲述首创的故事,能够为首创人、为其他创业者提供一个参考,让首创的创业创新精神,如火如炬,照亮未来首创人前行。

2、缘自于对改革开放以来创业潮、创业活动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人的主体性得到解放,人的主体性的提高又通过创业来实现,而随着市场经济地位的逐步确立,出现了真正意义的创业者,创业活动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早是以城市边缘人群个体户和农民创办乡镇企业为特征的“草根创业”;后来是以体制内的精英人群(科研部门的科研人员和政府部门官员)下海经商为特征的精英创业。再后来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大量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为特征的“海归”创业。这主要是对民营企业一次创业、二次创业的概括。与此同时,伴随着国有企业三年扭亏和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许多国有企业也提出了“创业”和“二次创业”。因此,对中国过去的创业进行总结反思,有利于搞好未来整体经济发展。

3、缘自于中国正在掀起新一轮创业浪潮。

首先是金融危机以后,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大环境下,出现了大量海归回国创业潮;第二是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和新技术革命催生创业高潮,阿里巴巴上市、微信、腾讯提供了很好的案例;第三是官方鼓励大学生创业;第四是现任政府大力推进简政放权、金融改革,消除创业障碍,改革红利逐渐呈现,引发了新一轮创业浪潮;第五是资本市场激活IPO、VC/PE的并购退出。

几天前,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讲话明确提出,“中国经济要行稳至远,要用好政府和市场的两只手,实行双引擎”,一方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培育打造新引擎,这个新引擎就是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未来中国将掀起创业创新的高潮。因此,我们应该有对创业有各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