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新西兰家庭财富有这18层

适当的差距对社会的发展有好处,但阶层也不能因此固化。

 |  新西兰微财经
图片来源:The Independent

图片来源:The Independent

这是一个讨论社会公平性的严肃话题,但是,我们通俗地开始,假如把新西兰的财富等级分成18层的话,你会住在第几层?确切的说,这个楼地面以上只有16层,因为还有地下1层和地下2层,分别代表家庭财富不到0元的,也就是净资产为负值的家庭。貌似这是个残酷的问题,但是已经有人做了这个统计出来了。

我们都知道,新西兰一直是一个很看重“公平”的社会,但即便这样,在最近一些年里,贫富差距加大的趋向,和世界各地是基本相同的。所以你可以想象,这个楼的1层楼住了超多的家庭。当然,顶层的也不少。

“家庭收入级别”

社会一半财富握在10%的富人手里,但情况还是比美国好。下表按照每10万为一等级,统计出不同财富等级内的家庭数量,形成了一个18层的财富之楼。财富值是根据新西兰统计局的“家庭净财富”(Household Net Worth)统计。

数据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居住在地下一层7.6万户净资产在0- 负10万之间,比负10万更穷的还有不到1万户。

而大部分家庭居住在1-5楼之间,其中家庭财富净值在0-10万之间的为423107个,他们是居住在1层的大多数。

如果你的财富净值在20-30万纽币区间,恭喜你已经到了第三层,一共有15.4万家庭和你的情况接近。

而如果你想到顶层看看风景,在新西兰,财富超过150万的家庭有139571个,他们是属于最富有的家庭。

在新西兰,收入最高的20%的家庭掌握了全社会70%的财富,而站在顶楼的那10%的家庭则拥有全社会一半的财富,达53%。而位于财富楼层低端那40%的低收入家庭财富,总量只占到了社会总量的3%。

这一差距超过了经合组织(OECD)给出的平均水平,但情况比美国好。在美国,76%的社会总财富握在最富有的10%的家庭手里。

“收入不平等指数”

上世纪80年代末至2000年差距明显拉大,但在发达国家还算过得去。

衡量社会公平的标准有很多,但不管按什么标准,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新西兰的收入不平等问题都明显地增强了。

下表展示的是新西兰历年不平等指数趋势表。不平等指数衡量标准之一的P90/P10值是指顶层10%与底层10%的财富比值(蓝色)。打个比方,假如指数4.0,就意味着,要成为收入最高的那10%的家庭是最低的那10%的家庭收入的4倍。P80/P20值则指20%收入最高家庭的财富总量与20%收入最低的家庭收入的比值(红色)。

数据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30多年来新西兰的不平等指数明显增高,P90/P10值从1982年的3.2一路上升,在2005年左右出现过下滑,之后又在2011年猛增达到了4.2以上,2013年以后至今稳定在4.0左右。

4.0在国际上是个什么水平呢?我们可以做个比较:根据经合组织(OECD)2013年的数据(下图),美国的P90/P10值为6.4,韩国为4.7,加拿大为4.4,英国为4.2,德国为3.6,丹麦为2.9。

基尼系数

一涨再涨,2015追平历史最高值,但还没有达到警戒线。

让我们再来看看衡量社会平等的另一项重要数据:基尼系数。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组织的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为极低,0.2-0.29表示指数等级低;0.3-0.39表示指数等级中;0.4-0.59表示指数等级高;0.6以上表示指数等级极高。

数据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从上表中新西兰的情况来看,自上世纪80年代来,其基尼系数整体呈上升趋势,2013年到2015年,从0.33一路上涨追平了历史最高值0.35。

跟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这似乎也有点偏高。美国在2013年的基尼系数是0.396,英国是0.358,加拿大为0.322,德国0.292,丹麦0.254(下图)。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超过这条“警戒线”时,贫富两极的分化较为容易引起社会阶层的对立从而导致社会动荡。还没有突破“警戒”,算是新西兰的一个安慰吧。

“加上住房成本”

住房问题加剧收入不公平性。

然而,以上数据还没有将住房成本纳入考虑。而我们都知道,对于收入较低群体来说,住房成本占他们收入的比例更大。一旦把住房成本加上去,不公平指数值会更大。

数据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如上图所示,红色的P80/P20值,在纳入了住房成本后,指数明显增高(蓝色曲线所示),特别是近年来,一路上涨达到了3.0以上。

可以说,高昂的住房成本加剧了社会收入的不公平性。

所以,当“新西兰最富的两个亿万富翁比30%的穷人加起来还有钱”的消息出现在众人面前,就立刻成了最热门的话题。这两个新西兰富商的财富超过了新西兰30%穷人的总和:

有人说,适当的差距对社会的发展是好的,没有差距都没有动力;也有人说,层级的流动才是社会活动的关键,社会有差距是一方面,但关键要可以流动,而现在这种差距缩小,很多不是靠能力实现的。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西兰微财经(ID:webiz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