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拆解FF91:还原“新物种”的阳谋

有些豪赌,不是阴谋,是梦想和信念驱动的“阳谋”。

 |  终端杂谈

贾跃亭并没有食言。1月3日,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前夕,Faraday Future(简称FF)在拉斯维加斯如期发布了首款车型FF 91。因为在设计、动力性能、智能、互联等方面的深度创新与开拓,FF91有别于传统汽车,官方将其定义为“新物种”,并宣告FF开启重构百年汽车产业的征程。

如FF ZERO1一样,FF91首先给人视觉上的冲击,这款车出自宝马i系概念车设计者、FF设计副总裁Richard Kim之手。车顶光刃式对称天线、飞翼式扰流板、绅士门、锋刃式车轮、矩阵式LED大灯、交互式阵列光显系统、尾部立体灯光设计、模块化智能后视系统等,充分融入了审美、科技和空气动力学因素,纯粹、简洁而充满未来感。5250 x 2283 x 1598 mm的长宽高尺寸,和3200mm超长轴距,极其任性。

车和家CEO李想谈到FF91时表示,“前宝马设计师带领团队,把宝马i系列没有实现的理念,都在FF91上得以实现。更像是宝马i系列纯电动的未来旗舰版。FF91作为一辆智能电动车,在设计理念和技术呈现上,很明显领先于传统汽车品牌,这个是绝对值得肯定的。”

除了在视觉上可以感知的设计之外,FF91内在如何?为什么贾跃亭将其定义为一个里程碑式的车型呢?我从电动、智能、互联三个方面逐一进行分析。

电动:碾压特斯拉,领衔高端电动车

发布会现场感知性比较强的一个事件是,宾利Bentayga、法拉利488 GTB、特斯拉Model X P100D、特斯拉Model S P100D和FF91五款车型现场比赛百公里加速用时,大有“不服跑个分”之势。最终结果是FF91以0-60英里/小时(96公里/小时)加速时间2.59秒取胜(在前期场地测试为2.39秒)。

百公里加速是汽车动力的最直观体现。一般2.0T中型轿车成绩在7-8秒之间,而超跑的加速时间都小于3.8秒。现场PK的车型中,法拉利和宾利是售价300万+的顶级跑车/豪华SUV,而特斯拉两款车型是售价100万+、以双电机四驱、动力性能卓越著称的高端电动车。

实际上,我认为作为汽油车的法拉利和宾利只是陪榜,高端电动车特斯拉才是要对标的核心对象。2014年特斯拉将电控技术升级到双电机,加之风阻系数仅有2.4的车身设计,使得特斯拉动力性能超过豪华跑车。

那么,FF91动力性能为什么能够超越特斯拉呢?关键在于电控设计。发布会上并没有讲FF91拥有几个电机,但是从去年1月在CES上亮相的四电机FF ZERO01来推测,FF91应该也是四电机左右的多电机设计。

与多电机设计相关的还有两项创新。一个是电动动力总成逆变器,提供直流充电能力,能够提升功率20%-30%,并加强了电动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于去年3月在美国申请了专利。另一个是花重金打造的基础框架层面的VPA(Variable Platform Architecture,可变电驱动底盘架构)。

VPA作用,一方面能够实现软件控制下的四轮驱动系统,实现更大的牵引力,精准分配动力。这让FF 91能够输出最大功率783kW,超过特斯拉38%;实现峰值扭矩1800NM,大约是特斯拉的两倍。

另一方面,能够为平台设计师提供一系列电池和轴距配置,可支持全部车型的研发,无论是轿车、跑车、SUV、MPV还是皮卡……可以看出,FF在做基础框架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后期的量产和迭代。

消费者对于电动车最大的痛点在于动力性能和续航能力,这两个方面特斯拉进行了有效的解决,而FF91在这两个方面都在特斯拉之上,可以认为是全球领先。FF 91 电池容量130kWh,超过特斯拉的100kWh;最大续航里程达700 公里,超过特斯拉Model S P100D大约14个百分点。

FF91在动力和电池方面下了真功夫,经得住业内人士和媒体的质疑。实际上,从FF的团队成员配置,也能够大致了解在这方面的实力。FF的前身是Atieva公司,创始人谢家鹏博士在2002年参与了特斯拉汽车公司的创建,是创始股东和董事,并亲自主管特斯拉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去年8月,世界首款量产电动车缔造者、前通用电动动力总成及新产品开发总监Peter Savagian加盟,负责动力系统研发。还包括前特斯拉汽车和底盘工程总监Nick Sampson等业内大咖和资深工程师。

顺便一提,这个公司从特斯拉挖过来的人还不少,如前特斯拉Model S制造业务总监Dag Reckhorn、前特斯拉采购总监Tom Wessner、前特斯拉人力资源高级总监Alan Cherry等,特斯拉联合创始人和第一任CEO马丁·艾伯哈德还是这个公司的技术顾问。所以在技术等方面对标并超越特斯拉是可以想象的到的。

智能:实用与噱头兼有,FF91走在自动驾驶第一阵营

当前,整个汽车产业的智能化都在投入研发阶段,已有的智能功能噱头居多,实用的较少。

发布会上,贾跃亭准备演示自动泊车功能,但FF91没有反应,颇为尴尬。会后工作人员安排一些媒体人体验了寻找车位并自动泊车和驶出功能。从我了解到的消息,还无法判断在非常复杂停车场,是不是也同样可以实现找车位并停车。特斯拉、奥迪A7拥有相同的功能,但前者需要在39英寸范围内。停车场自动泊车的功能全球领先的车厂都在做,如大众、雷诺、本田等方案。所以包括FF91在内的在2018年交付的车型中,领先车企的一些品牌应该具有全自动泊车功能。

打出“不需要车钥匙概念”的汽车品牌有FF、上汽互联网汽车荣威、比亚迪等,比亚迪采用的是蓝牙钥匙方案;荣威是基于阿里YunOS系统,可以使用同系统服务的手机、手表开车;FF91需要用手机进行“唤醒”,初步判断应该是蓝牙钥匙或者类似的方案。

“车主身份识别”概念,上汽荣威通过操作系统实现,数据在云端进行流转,FF91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和相关的传感器来实现,并称数据会留在本地。面部识别技术在其他领域应用比较多而且较为成熟,如在智能手机上。在汽车上使用,FF是第一家,识别率高低待评估,以及识别之后的应用场景有待开发。

相对于自动泊车、无需车钥匙开车、面部识别而言,自动驾驶更能够体现汽车的智能化程度。截至去年10月底,在对无人驾驶比较开放的加州,有18家汽车企业/互联网企业拿到了无人驾驶牌照,其中包括谷歌、特斯拉、大众、奔驰、通用以及中国的百度、蔚来等企业,还有FF。

FF的自动驾驶团队相对低调。2007年美国国防部下DARPA自动驾驶大赛上,冠、亚军车队的关键人物Jan Becker和Hong Bae,目前都在FF从事自动驾驶的研发工作。前者曾从长期供职于第一大汽车供应商博世,是自动驾驶领域的顶级专家,在斯坦福大学教授驾驶辅助及自动驾驶方面的课程,在该领域拥有超过50项专利;后者曾担任Fisker的首席工程师,目前是FF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副总裁。二者是FF强大的自动驾驶团队的缩影。

Hong Bae在发布会上表示,FF91将搭载实现Level 4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Level 4是全自动驾驶阶段,当前特斯拉处于L2阶段,福特等传统车企预计在2019年L4技术实现,2021年批量生产;国内的百度通过与其他车企合作,也是在2019年实现L4级别。如果2018年交付的FF91直接支持L4,那么在诸多做自动驾驶的车企和互联网企业中,属于领先者。

值得一提的是,FF91采用的是激光雷达方案,能将周围环境数据信号合成3D地图,通过传感器(包含摄像头、雷达和超声波在内超过30个)数据的整合和融合算法,更加智能的决定如何操控汽车。脉冲激光智能绘制周围地图能排除天气因素的干扰,提供最安全的驾车体验。但是激光雷达系统成本较高,当前还没有企业能够量产,谷歌等自动驾驶同样受此约束,2017-2018年是激光雷达量产交付的关键节点,自动驾驶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人工智能是汽车智能化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关键在于深度学习、主动交互。Hong Bae表示,“FF91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来定制适合你的驾驶方式,开的越多,汽车越是了解你。机器学习可以提前预测你的需求。”这一点,大型车企尤其是互联网企业都在强调,当然实现的程度需要在具体的体验中才能感知到。

互联:EUI生态入车,还有一段路程要走

在互联方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汽车可以访问移动互联网;第二个层次是以人为中心的多设备互联;第三个层次是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互联。

特斯拉在第一个层次,它与运营商AT&T合作把3G或HSPA+连接到车上,通过调制解调器和SIM卡,能够分享性能数据,获得更好的远程诊断和维护服务,乘客能浏览网络、看视频、获得实时的交通信息。

FF91与特斯拉一样,具有一块较大的中控屏,从官方表述的可以在车内使用社交、娱乐、游戏等应用,可以初步判断,FF91已经具备第一层次的能力。

比特斯拉更高级一点的是,每个FF91车主有一个FFID,它的定位是用户在不同生活场景中共同的虚拟身份,如在看手机、看电视,以及进入车内,应该是相同的身份标识。不过从目前的实现情况来看,初步实现车内虚拟身份及与手机的联通,是否与其他多屏打通,有待考量。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在乐视生态系统当中,EUI是生态的枢纽、是统一的体验界面。贾跃亭曾表示,EUI将成为未来汽车的神经中枢。基于EUI和乐视的云服务,可以让用户在不同的屏幕之间使用同一个的虚拟身份,获得真正无缝的移动互联网生活体验。而2016年出乐视与FF达成战略合作,合作内容中EUI系统研发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项。

在本次的发布会上,只提到FF数字生态系统,并没有EUI。我的判断是,EUI及乐视生态完全融入车中,还有待时日。因为EUI是基于谷歌Android开发的系统,而一般的车企并不愿意让Android系统进入到汽车底层,无法判断当前的系统是那种,但与EUI的融合应该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当前FF91的互联性能应该在一层半,当然未来是覆盖三个层次,打造不一样的出行方式和交通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互联电动车,“新物种”昭示未来已来

《中国汽车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5)》指出,未来汽车发展趋势正呈现出“三化”:电动化、智能化、互联网化,这在全球汽车产业界也基本达成共识。具体而言:

电动化是指,电动汽车取代传统能源汽车的步伐正在加快,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被推向市场,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在逐渐提升,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大范围铺开。

智能化是指,汽车从电子化升级为智能化,具备的不仅是电子系统,而且是能够辅助驾驶甚至无人驾驶的智能系统,汽车的计算能力将大幅提升。

互联网化是指,汽车从一个独立封闭的系统演进成为互联终端,车与网络之间、车与车之间、车与道路设施之间能够实现无缝连接

在2016年乐视“前所未见”战略发布会上,提出了乐视汽车的生态全景图,基于“三化”+社会化进行全面布局。在LeSEE计划中,缓解交通拥堵、共享交通能力及保护环境等社会课题,都是乐视汽车所关注的。

有人会问,乐视汽车和FF不是一回事。其实纠结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意义。从汽车产业发展历程来看,FF91充分体现了电动化、智能化、互联网化的布局,而且其技术储备与实现情况和乐视汽车生态布局的节奏是完全匹配的。无论是乐视汽车还是FF,背后有着相同的贾跃亭的“DreamCar”,也标志着,能够代表未来的汽车已经出现。

随着乐视或FF以及各大车企、互联网汽车的深入探索与布局,汽车将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去年马云在阿里+上汽互联网汽车发布会上提出,未来汽车80%的功能将与驾驶无关。而贾跃亭在FF91的发布会上强调,未来汽车的核心价值将被重构为计算能力,AI及自动驾驶系统,互联网及云和电动力系统。新的时代已经开启。

如期交付?这或许是一场“波音式”的豪赌

按照发布会与特斯拉的对标分析,FF91的价格预计在100-150万元之间。据了解,首批汽车限量300辆,将于2018年交付。发布会后已经开始面向北美和中国大陆地区接受预订。1月6日,FF宣布,FF91的预订量已经达到64124辆。

可见,FF91对于它的目标用户群体还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不过随着发布会结束及预定量公布,出现不少质疑的声音。一些人认为,FF搞这么高大上的发布会,是因为乐视想继续“圈钱”,也不乏业内人士冷静的分析认为,明年交车并不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时间点,因为供应商的技术发展与成熟是有节奏的。

这里不去辩驳,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自波音747总设计师乔萨特先生的回忆录《未了的传奇——波音747的故事》。

波音747从1965年正式开发,而且一上来就比当时最大的商用飞机波音707容积大了2.5倍,同时当时巨型发动机还在纸面上,推力要从当时最大的1.6万磅提升到4万磅,还没有公司能保证按时拿出合格的发动机,厂房也还没有着落。

波音747的整个研发过程就是一场豪赌,边研发、边建设厂房、边生产原型机,高度并行。而且预算超过了波音当时的净值,大部分通过借贷完成,同事当时人们都看好波音707超音速客机项目,认为亚音速的747即使侥幸研发成功,也不过是通向超音速航空的过渡品,只能装货。

如果放在今天,放在任何一个传统的大企业,决策上都是通过不了的,因为技术跨度太大、经济风险太高、应用前景黯淡。然后60年底的波音,就是以惊天地泣鬼神的速度实现了。65年立项,68年底下线,69年2月首飞,70年交付。在当前技术相对成熟的情况下,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飞机ARJ21-700从立项到交付用了15年时间。

无论是波音造飞机还是乐视或FF造汽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点,那就是执着的信念力。有些豪赌,不是阴谋,是梦想和信念驱动的“阳谋”。有时候,改变世界的并不是技术,而是技术背后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