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会把实体经济跟房地产对立起来,但是对于很多金融人士来说,房地产本身就是实体经济的组成部分。
作者:刘德科
信达你听说过的吧。信达这一两年在全国几个热点城市拿了几宗地王,变得名声鹊起。
信达是央企,是做金融,而且是处理不良资产的。这些特征跟房地产联系起来,就显得特别有戏剧性。有戏剧性就有传播力。
现在,信达在土地市场上好像已经好久没出手了,毕竟现在的风向不一样了。但是,不妨碍我们继续讲它的故事。
信达脱胎于中国建设银行,既然建行滋生出了信达,那么工行、农行、中行呢?没错,当时为了应对 1998 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国务院果断剥离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大约 1.4 万亿元的坏账),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控股:建行弄出了信达,工行弄出了华融,中行弄出了东方资产,农行弄出了长城资产。
信达在房地产的故事,一度成为焦点话题;那么,华融、东方资产和长城资产呢?他们怎么看待房地产?他们也玩房地产吗?
一年前,东方资产一度收购了上海的证大地产,股权超过了 50%,但是半年后就转手了。本来,东方资产要收购的绿城,那时候,「融绿之争」闹得不可开交,但最后收了绿城的是央企中交,而不是央企东方资产。
所以,一转身,东方资产就去收购了证大——证大创始人戴志康和绿城创始人宋卫平是旧交,戴志康早期曾在杭州造了一个楼盘,叫做湖畔花园,马云在里面创建了阿里巴巴。
事实上,在收购证大股权之前,东方资产就已经收购了证大在南京的两个楼盘,一个就是南京南站边上那个气势恢宏的大拇指广场。今天我们站在南京南站的进站平台上,能看到这个楼盘。
从工行滋生出来的华融,似乎不怎么直接收购房企股权或楼盘,而是让房企成为他们的「基石投资者」。
2015年 10 月,华融在香港上市,远洋地产花了 53.04 亿港元认购华融,成为华融在港 IPO 上市的最大基石投资者。当时,华融董事长赖小民表示说:「长期看好中国房地产业务,在未来也将继续支持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实体经济发展。」
通常,我们会把实体经济跟房地产对立起来,但是对于很多金融人士来说,房地产本身就是实体经济的组成部分。正视房地产行业的性质,正视房地产对经济的正向作用,楼市才会更健康。
其实今天我们聊信达的兄弟们,是因为前些天有条新闻,关于长城资产的——从农行滋生出来的长城资产。
12 月 11 日,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股份制改革的收官之作,接下来就是上市的节奏了。也就是说,信达、华融和东方资产都已经率先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其中,信达和华融都已经在香港 IPO 上市。
据透露,长城资产已累计收购处置不良资产债权总额 1.7 万亿。自 2007 年开始,根据国务院要求,长城资产开始商业化转型,现在差不多拥有了金融「全牌照」。现在,它管理着大约 6500 亿的资产。
长城资产怎么看房地产?今年 11 月,长城资产副总裁周礼耀在一次发布会上说,,长城资产成立了 3 支百亿规模的母基金,分别专注于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并购业务,以及房地产「去库存」任务。
当时他还说,未来 3 年内,在 3 支已经成立的百亿级母基金下设立 100 支子基金,每支子基金规模 30 亿元左右,形成一个 3000 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集群,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实体经济。
他透露,长城资产已制定了五条具体落实措施,其中一条是「以城镇化『四改一保』和养老房产为切入点,通过基金模式,助推房地产『去库存』」。
玩房地产,玩得最高级的,还不是这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而是安邦,它玩得很低调,但是今天我们在台面上看到的那些房地产大新闻,基本上都离不开安邦的加持。我们下回再分解。
本文版权归“德科地产频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