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多家基金公司均否认了爆仓传闻,但未来债市再现剧烈波动,很难避免不会爆发连锁的风险事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近日资本市场最火爆的消息,莫过于国债期货的暴跌引发债市一片哀鸿遍野。12月15日,银行间债市遭遇大跌,5年期和10年期国债期货开盘不久后,便双双被砸至跌停,这也是国债期货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跌停。
与此同时,有坊间传闻,某大型基金公司货币基金爆仓亏损6亿元,当前的债券市场俨然进入最严峻的时刻。
针对这一传闻,华夏、易方达、银华、博时、天弘、上投摩根、华宝兴业、广发、建信、中银、南方、兴业全球等20家基金公司均紧急辟谣,明确表示旗下货币基金未出现巨额赎回。
华夏基金在传闻当天即给出了澄清:“市场传言某大型基金公司货币基金爆仓,涉事基金公司需要用自有资金填补亏损。目前我司旗下所有货币基金均正常运作,申赎照常,无任何特殊情况。”
界面新闻记者查询天天基金数据显示,华夏旗下各货币基金前日的万份基金单位收益较为稳定,其中,华夏现金增利A最近3天(12月15日、12月14日、12月13日)的万份基金收益分别为0.6738元、0.6568元、0.6517元,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为2.4190%。
尽管传闻中的爆仓主角尚待核实,业内外同样好奇的是,货币基金是如何出现爆仓的?原本货币基金没有亏损这一说法,每日收盘的净值都是1元票面价,相比之下可能比保本基金来得更“保本”。
界面新闻记者向多位业内人士了解,货币基金爆仓的原因可能在于,基金经理的操作过于激进,错配了不少久期较长的低评级债且加入了一定的杠杆,货币基金的收益就会出现波动,一旦踩雷,将很难回归净值。
虽然多家基金公司均否认了传闻,但未来债市再现剧烈波动,很难避免不会爆发连锁的风险事件。
“风险点来自于公募基金,特别是混合型基金,如果债券下跌导致基金规模出现赎回,一些基金会被迫抛售资产来保证流动性充沛。”有分析师表示,“如果一些产品的杠杆较高,债市的暴跌将可能进一步诱发流动性风险,就像去年的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一样。”
从10月份见顶以来,十年期国债期货已经暴跌逾7%,五年期国债期货也跌去4%。就在12月15日,国债期货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十年期、五年期合约盘中一度跌停,创上市来最低价与大跌幅。
超过九成的债券基金在此期间是负收益,其中,近两成债基收益由正转负,导致近11个月积累的收益损失殆尽。截至上周末,在不到700只可统计债基中,有660只净值出现下跌,其中多只债基跌幅超过6%。
Wind数据显示,自10月24日债市调整以来,已有206只债基收益由正转负,占据全部可统计基金总数量的17.56%。在全部206只收益正转负的债基中,2016年新成立的债基数量为135只,占据收益正转负债基总量的65.53%;其中,今年下半年新设立的债基为119只,占据上述债基总量的57.76%,这意味着,在近两成收益由正转负的债基中,一半以上的都是今年新成立的债券型基金。
中信证券指出,由于此前资产荒带来的资金堆砌效应,造成部分银行委外资金涌入债市,进而推高债市杠杆,而国债期货跌停所带来的债市暴跌效应,或将对高杠杆债券资管产品和部分公募基金带来较大影响。
海富通基金债券基金经理何谦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目前债市的下跌尚未结束,但对明年的债券市场并不悲观。“资金面的冲击已大概率告一段落,但资产的调整往往是以季度为周期,短期内债市调整难言结束。”何谦表示。
本轮债券牛市持续了将近三年,何谦将债券牛市的成因总结为经济基本面对债市的支撑、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银行理财的发展,而明年上述三要素都在发生改变。“目前的弱势调整很可能要持续到明年一季度,此后市场或将逐步企稳回暖,迎来转机。”何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