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工作时间,小心给你的上司留下坏印象

虽然弹性工作时间经常被视为公司福利,但是研究结果却表明,事实上对习惯晚上班的员工来说,他们的业绩考核很可能会受影响,因为晚上班的印象容易掩盖他们在公司的实际表现。

 |  NUS商学院

“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裕和明智”,这句谚语来自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富兰克林作为一个作家、画家、政治家、邮递员、科学家、发明家、演说家、外交官,最重要的是“美国国父”之一,对他来说,早起工作也许是最不用犯愁的事。

但是,对大多数只做一份工作的我们而言,上班早晚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会有影响吗?新国大商学院的学者最新研究发现,有弹性工作时间的企业里,晚上班的员工,职场前途要堪忧了。

放眼全球,传统的“朝九晚五 ”的工作模式正在改变。科技为远程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很多公司,特别是科技公司,正采取更具灵活性的工作时间,以给予员工决定何时上班、何时下班的自主权。

不过工作模式发生了改变,人们的观念并没有与时俱进。

我和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两位研究员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在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度的企业里,员工上班如果晚一点,他们的职场前途就有些堪忧了,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上司的眼睛里。

弹性工作时间对企业和员工是“双赢”

一般来说,灵活的工作时间对员工和企业来说,应该是“双赢”。有些企业招聘员工时,常将会把弹性工作时间制度作为一项员工福利,因为灵活的工作时间,有助于员工在工作日协调好家庭或者其他事情,或者避免上下班高峰期的交通拥堵。

比如,谷歌(Google)就允许很多员工自行设定工作时间,而微软(Microsoft)则允许员工自由选择何时开工,只要上班时间在上午9点-11点时间段内就可以。

这样的公司当然也因此受益。

研究结果已经表明,弹性工作时间会让企业的生产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更高,离职率更低。

“晚班族”员工的业绩容易获差评

弹性工作时间看起来是不错,但是除了上述好处之外,会不会也有人为此付出了代价呢?

我们的三项独立研究发现,在那些采用弹性工作时间的企业,公司高层通常对那些上班较晚的员工评价不高,在他们的印象里,晚上班的员工比起早上班的员工,对工作不够尽心。

因此,在业绩考核时,晚上班的员工的业绩评估都比较差。而相对来说,早上班的员工,就容易获得上司认为的“突出业绩”。

即使两组员工的工作时间和生产率完全一样,结果也是如此。

此外,相关研究也考虑了诸如年龄、种族和性别等人口特征,以确保个人差异不会影响上述研究结果。

对于那些遇到上司是“早班族”的员工,这种差异会尤其显著。不过,如果“晚班族”员工的上司也是一个“晚班族”,那么这种考核观念的差异就不存在。

因此,虽然弹性工作时间经常被视为公司福利,但是研究结果却表明,事实上对习惯晚上班的员工来说,他们的业绩考核很可能会受影响,因为晚上班的印象容易掩盖他们在公司的实际表现。

这种固有偏见意味着,员工采用了弹性工作时间晚上班,却在不知不觉中,给上司和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 随着业绩差评的累积,“晚班族”员工的职业发展自然就会受到影响。

随着员工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公司可能会无意间迫使员工尽早开始工作,而这样就会让弹性工作时间制度这种公司福利变成一纸空文。

另外,一些有天赋的员工有可能是“夜猫子“,他们是晚睡晚起晚开工型。如果由于这种观念迫使这些“夜猫子”不得不早起早上班,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如何扭转对“晚班族”的偏见?

面对这种情况,公司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公司必须让管理层意识到,他们对晚上班员工的不良印象是个人偏见,要让他们做出调整。

一个方法是,公司建立更加客观的考核标准,让管理层对上班早晚的员工偏见减到最低; 另一个方法是,鼓励员工在工作效率方面与上司进行探讨,让双方明确,上班早一点或者晚一点,并不是那么重要。

总之,企业应该意识到,弹性工作时间制度本身可能容易引起一些误会,产生一些值不良后果。事实上,如果公司的业绩考核制度和其他制度没有相应地改变,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可能最后只会适得其反。

(编译:王彤、张金萍)

英文原文首发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Think Business,原题为Flexible hours: Benefit or curse?

作者 任启智|Sam Yam, Kai Chi 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管理与组织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判断与决策,领导力,组织行为学,商业伦理

部分配图来自网络

*本文内容来自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官方机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