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卖个性的工业风已经泛滥 你有想过它为什么无处不在吗?

顾客在社交网络分享图片的喜好、餐厅想要满足顾客对于食物来源求真的意愿以及老建筑保存翻新的需求,催生出了这些个像工厂一样的饭店。

 |  楼婍沁
在波特兰、西雅图和纽约都有的Stumptown Coffee Roasters 图片来源:Scott Beale

在波特兰、西雅图和纽约都有的Stumptown Coffee Roasters 图片来源:Scott Beale

抬头看着天花板上这些暴露在空气里的管道、电线,再看看眼面前摆着的鹅肝、刺身、牛排,尹超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搭调。此刻,他正坐在一个水泥浇筑而成的“沙发”上,在一片“钢筋水泥”的包裹里,喝着红酒、吃着西餐。

“现在有点设计感的餐厅不都是这样吗?”在尹超看来,这种有着冲突感的搭配才是一个好餐厅该有的样子,“早两年,讲究点的餐厅才会走这种工业风,但这两年这个样子的餐厅越来越多了。”

尹超是个85后,出于工作应酬的需要,总在搜罗上海环境出挑的餐厅。他有一张精心制作的Excel表,清楚地记录着上海不少餐厅们的环境、口味、价格。今天聚餐的这家名叫“醉东Oriental”的餐厅就是他表格里以环境取胜的代表。它还是家红遍社交网络的网红店,而走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有工业风室内设计。

醉东

从上海到台北,再把目光转移到的伦敦,一种在视觉上呈现粗粝和原始效果的“工业风”正在许多城市新开张的餐厅、酒店和酒吧中成为流行,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裸露着水泥的墙面、外露的金属管道、未经吊顶的天花板,以及泛滥的爱迪生艺术灯泡。

“工业风是种很有标志性的设计风格,它强烈、直接,能让人记住,也容易在社交网络上引起传播和追捧。”法国生活方式潮流预测家Cécile Poignant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这样说道。

这两年像“醉东”这样走工业风的餐厅的确都能收获不错的关注,比如在上海卖酒的Liquid Laundry以及卖面包的Baker One。它们都是因为醒目的粗犷外观成为了分享在朋友圈、微博里的常客。在很多时候,顾客去到店里不是为了单纯地点杯啤酒或是带走几个面包,他们想要拍照,想要把他们所身处的空间分享给他人。

一来二去,说餐厅成了景点也不为过。而在刚刚结束的2016香港设计营商周“食物与设计”主题论坛上,Cécile Poignant还提到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更容易在做消费决定时受到网络评论的影响。换言之,成为网红店将能为店铺带来更大的客流。

Liquid Laundry

这像前不久总被提到的性冷淡风的餐厅总能收获大客流,餐饮行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刮起一阵风潮。当市面上出现了一两家凭借另类设计引得追捧的餐厅,那么接下来,同行的跟风效仿就会带起一股潮流——比起挖角厨师,又或是拷贝特色菜点,复制店铺设计是个相对而言难度较低的活,收效也较快;赶上了风潮的餐厅能继续生存上一阵子,而来不及做出反应的行业参与者就需要面临很可能被消费者抛弃的命运。

事实上,工业风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如今这一波工业风店铺更像是潮流轮回。若追根溯源,有一种说法是工业风格起源活跃于90年代的纽约SoHo区,更准确地说是叫“Loft工业风”,以指代当时SoHo区那些“由旧工厨或是旧仓库改造而成的,且少有内墙隔开的挑高开放式空间”。最初“Loft工业风”的工业风的兴起是因为这种装修方法更省钱。但在美学上,却又和包豪斯风格所推崇的简单干净一脉相承。

现在,我们通常认为一个室内空间要装修好,墙面就需要是完整光滑的,而通风管和水管也要被藏好。但工业风则反其道而行之,实现着和日本设计师佐藤大所说的“违和感”类似的心理效应:在看似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产品上加一点戏剧冲突,让你觉得有意思的同时,又会觉得印象深刻。

Baker One

而工业风能被餐饮空间大量应用,也因为它契合了来用餐的人对“真实度”的要求——哪怕这种真实是人为刻意营造的。

“现在的顾客都想知道食物的来源和制作过程,工业风设计追求的真实和不修饰,正好也能匹配这一趋势。”2016香港设计营商周“食物与设计”论坛的演讲嘉宾、英国餐厅设计师Tina Norden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工业风餐厅盛行的原因。顾客喜欢曝露的管线和原汁原味的水泥墙和砖墙,而工业风的空间还使得厨房有了光明正大出现在食客眼面前的机会。

杭州一家叫作“朴素”的创意餐厅就是个好例子。餐厅的正中央由砖块垒砌出一个可视厨房,使得顾客从进门开始到落座,都能看见食材被加工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对于外出就餐食品安全的顾虑。而这种安排丝毫没有突兀的感觉,因为玻璃窗内厨房里的各种金属设备和用具,正好能和餐厅入口处的“工厂大门”、墙上挂着的各种工具、水泥墙面上的机械涂鸦都相呼应。

朴素餐厅的中央厨房

Norden自己在伦敦国王十字车站设计的一家叫作German Gymnasium的餐馆同样在餐厅的中心位置摆上了一个大大的开放式厨房,为的就是让工作人员备菜、烹饪和上菜的全过程都对食客清晰可见。而这样大的阵仗,在“工厂”的大空间里也显得合情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案例里,工业风的运用可以说毫不费力。因为餐厅所在的建筑早先就是一个废旧的工业建筑。在整个餐厅的设计过程里,Norden保留了整个老建筑的结构、横梁和墙面。即使经过翻修,这些部分还是保留着最初的风味。

“这么多餐厅会做成工业风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越来越多的老建筑被改造成了餐厅,而它们本身就是工厂或者工业建筑。”Poignant把这看作是整个社会重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表现。

German Gymnasium
大阪的理发店Vinyl's Mix

除了餐厅,其它商业空间也在这两年呈现出追捧工业风室内设计的趋势。比如,前不久我们报道过的可以喝咖啡的北京汽车服务中心,又比如那个只有30平米却舒适、方便的北京胡同民宿,还有日本大阪那家开了美术馆和图书馆的理发店,也许你还对西班牙的这间漫画店有些印象......

不过,泛滥的工业风看多了,顾客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不可避免地减弱。“设计师可能希望以这种风格为消费者带去视觉冲击和吸引力。但是很可能很多人是不喜欢这样的设计的,因为它不真实,也显得刻意。”Cécile Poignant说。

想想尹超的话,又或是去翻翻上述店铺的大众点评评论就会发现,“工业风”已经是普通顾客都能评论上几句的风格,早就不再是件酷炫时髦的新鲜事了。甚至,也许再过不久,可以做出合理的猜测,一成不变、比比皆是的坚硬、冷漠、灰暗反而会引起顾客的烦感。

“我妈妈就不喜欢工业风的餐厅,觉得气氛不好,”Norden说,“而我再举个例子,你如果让一个要吃12道法餐的顾客一直坐在一个工业风的冷硬椅子上,也一定不是一个好体验。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在工业风里加入丰富的色彩、柔软的质地,或是揉和别的风格。”

这好像就能解释为什么German Gymnasium的部分坐席区使用了颜色素雅、质地柔软的沙发凳,以及那些大束大束粉色系的花朵装置为什么会成为这家餐厅空间内最抢镜的装饰。

“这是一家法式创意餐厅,从提供的菜品出发,我们需要做些优雅的装饰,”Norden解释道,“但现在的人更喜欢轻松随意的就餐体验,这是一种新趋势,特别是年轻人已经不再喜欢坐在铺着白色桌布的桌子前就餐。”于是,工业风成为了Norden来中和法国餐厅正经范儿的利器。

说到这里,还记得尹超吃饭的那间“醉东”吗?它看上去像是在工业风里混搭进了日式极简风。

“对,我觉得日本冷静的设计风格和工业风很搭,就像厕所的那棵枯树,还有我座位边上摆着的土罐花瓶摆着都很合适啊。”尹超说。

此刻,酒足饭饱的尹超买了单正准备离开。和来的时候一样,他要经过一道自动门。这扇门开得隐蔽,也不似朴素一类餐厅的门那么壮观,但为整家店添了些隐世的神秘感,加之横向自动移门的设定,也让人看到了日本风。

醉东洗手间门前的日式枯树

这会是下一个席卷街头巷尾的风格吗?